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在深入总结区域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区域科技创新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大地区的10个典型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展开分析与讨论,指明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利用我国2002—2006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区域一般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明显存在,且东部较高、中部次之、西部不明显;但对区域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仍然存在着某种替代甚至是挤出的负面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FDI对我国创新能力提升作用存在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和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并揭示了FDI的梯度转移是激活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跨国公司通过其内部化及关键技术黑匣子化等对核心技术实现控制值得关注。论文最后还就进一步扩大FDI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2004年3月份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概念,此后“中部崛起”相继进入中央最重要的决策文件。去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标志着中部地区崛起进入了更具操作性的实施阶段。国家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正在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4.
中部崛起窥斑安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寰 《中国纺织》2006,(8):58-63
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是中央做出的统筹区域发展和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决策,安徽作为中部六省中的重要省份,农业和部分工业有很强的基础,除具有东临长三角,西接内地的区位优势外,安徽还是产棉大省,纺织原料丰富,有一定的科技基础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因此,传统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在安徽经济崛起战略中,注定将承担重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规划着重于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确定崛起总体目标和任务,完善各项政策和措施,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部  相似文献   

6.
《煤炭经济研究》2005,(10):93-94
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武汉演讲时说,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制造业是努力的方向,对中部崛起来说,最要紧的就是在装备制造业方面能不能进入前列。  相似文献   

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中部地区持续崛起的有效途径。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持下,"十一五"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态势和新特点,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崛起发展阶段,但依然存在着整体化意识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滞后、发展环境严峻等诸多问题。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要求和中部地区区情出发,文章提出了构建以内源型为基础、以经济一体化为突破口、以产业集群发展为内在驱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并探究了中部地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城市群建设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推动中部崛起的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备受关注,在分析其六大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给予各城市群明确的功能定位,应由"强化核心、沿轴发展、辐射推进"模式的"点轴圈"论互动机制支撑六大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并通过等级、规模、职能、空间布局方面的优化促进中部地区各城市群整合,引导其发展前进,最终促进中部崛起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产经要闻     
<正>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家信息化和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重点规划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审议通过"十三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国家信息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规划,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结构升级。会议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对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的内生化过程。本文通过研究城镇化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发现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按照目前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随着城镇化率的继续提高,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速会放缓。本文建议要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1.
区域冲突与区域合作是区域关系的两种重要表现形式。由于受地方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以及在区域利益协调、要素流动及分工合作等领域还缺乏相应的制度基础,中部地区各省间的各种区域利益冲突时常出现,区域合作严重缺失。在“中部崛起”及区域合作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中部各省需要化解区域冲突,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7,(3):103-103
为积极促进中部崛起,国家将在中部六省的部分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基于此,本文选择2007~2017年相关数据作为样本, 使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制造业创新效率, 并进一步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于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 我国整体制造业创新效率有所提升, 其中东部地区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最高, 西部地区次之, 中部地区最低; (2)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信贷可对制造业创新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政府支持和风投支持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科技金融对于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3) 科技劳动力水平和外资可对制造业创新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最后针对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背景下科技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复合系统协同创新的机制,构建了协同视角下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我国2011~2020年相关数据,利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度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水平,并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协同创新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上升,但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各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东部地区水平最高,中部和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差。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我国数字经济背景下区域协同创新协同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3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6.
刘善壁委员日前在发言中指出,真正实现中部的早日崛起,除了中部各省“内联”,共同探索、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东靠”,主动迎接东部的辐射,实现借力发展,“西进”,拓宽西部市场,服务西部大开发外,更离不开中央的重视、引导和扶持。他建议中央尽快启动和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相似文献   

17.
<正>【新华社长沙3月20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日下午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18.
中部工业崛起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部工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对我国工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中部工业已经落后了,影响着我国工业的全面及均衡发展。重新崛起的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中部工业崛起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定位、发挥区位优势,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的跨区域经济增长极等对策,旨在加快中部工业的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城市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基础,但科技创新活动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廓清城市创新系统因素的内部结构与作用路径机制,对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措施,提升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本文采用结构化方程构建城市的创新系统结构模型,进行城市创新系统中的变量作用分析及影响机制研究,并基于路径系数权重实现全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排名。区别于以往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公共制度、内部平台是最重要变量,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城市创新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全球联系对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比较积极的正面影响;城市的创新能力最终是通过创新影响因素的相互协同作用形成的。这些结论对相关决策部门制定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公共政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纺织服装产业由沿海及发达省份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已初见成效。在中部地区六省市纺织行业承接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梯度转移中,江西省是发展势头最猛的地区,一大批纺织企业落户江西,带动江西纺织服装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