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农民工自身的素质问题和农民工群体的现状,也包括用工单位运作不规范的问题,还包括政府监管不利及政绩工程造成工资拖欠的问题。本文试着从农民工产生的原因、特点和用工各方主体的特徵及政府的作用和角色入手,结合近年来中国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大量事实,从制度的角度追行分析,运用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契约理论及相关知识封三方主体造成工资拖欠的深层原因进行剖析,特别是封农民工因为在与雇主就劳务问题的谈判中所处的劣势地位而放弃合约的签订及建设资金运作缺乏监管的问题和政府作为合约监督的第三方不作为行为的分析,寻找工资拖欠的内在原因和本质。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贵文  张洪海 《城市建设》2009,(11):171-171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用博弈论理论分析了承包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关键因素,从博弈论的角度为我国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个稳定的劳务分包企业是建筑企业顺利发展的保障。劳务费的拖欠是建筑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必须协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拖欠劳务费最终会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如果处理不好会引发农民工集体上访或农民工群体恶性事件,这会给企业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试图结合中建新疆建工集团各子公司的实际情况,谈谈拖欠劳务费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珠三角地区实地调查数据,文章分析了农民工社会关系网以及朋友圈对其工资的影响。在研究农民工社会关系网对其工资影响的基础上,文章探讨朋友圈中的教育网差效应和职业网差效应对其工资的影响机理和程度。研究发现:整体上看,农民工个人社会网络对其工资有正向影响;农民工最好朋友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对农民工工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更进一步,朋友圈内教育网差效应的表现跟农民工与该朋友的社会距离有关,社会距离越近,此种效应相对越大;而职业网差效应的表现跟农民工与朋友的社会距离关系不大。在排除自选择因素以及考虑教育的内生性问题、工资与教育网差及职业网差的联立关系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5,(12)
文章简述了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状,分析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2003年12月,全国在建设领域掀起了“清欠行动”,为广大建筑农民工追讨欠发的“血汗钱”。据初步统计,全国拖欠工程款、工资近千亿元,其中拖欠农民工的工资至少占1/3。数目如此之大,令人震惊,这正是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制度、法律、道德多方面存在的顽症,才滚出这么大的“欠款雪球”。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中国农民工工资拖欠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析形成这一社会现象的成因,这既与政府相关制度体系不健全有关,还与用工单位法人资质、恶意作为有关,当然还有农民工自身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工等三个方面进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由来已久,近几年该问题在建筑行业日趋恶化,在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该问题应该尽快解决.本文从分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入手,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拖欠问题的对策,为政府及社会各方解决该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有关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现象,近年来在各地时有发生,在有些地方还因此而酿成了惨剧并引发了社会问题。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对此也多有指示、措施,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资料统计显示,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累计拖欠农民工工资在1000亿元左右。为此,日前建设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建设主管部门从2004年2月建立解决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情况报告制度,以便及时掌握各地解决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保证清欠工作的落实。同时,在当前进行清理拖欠工程款的工作中,重点做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房地产开发项目拖欠工…  相似文献   

10.
吕炜  杨沫 《财经问题研究》2016,(10):101-109
本文基于职业流动和职业内工资同化的双重视角动态研究了迁移时间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利用CHIPS2007城镇住户和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扩展的明瑟方程进行估计,实证结果显示:从职业间来看,农民工无法通过延长迁移时间来实现从低收入职业向高收入职业的流动;从职业内来看,在高收入职业内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不存在显著的工资差距,在低收入职业内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存在显著的初始工资差距且无法通过延长迁移时间实现工资同化。培训和社会关系对职业流动没有影响,但能显著加快职业内工资同化速度。本文的研究表明,由于95%的农民工从事低收入职业且其职业固化现象严重,因而绝大多数农民工无法融入城镇地区。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博弈论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建立农民工与雇主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农民工与雇主在各个前提条件下的博弈和得到的结果,认为市场信息欠缺、社会监督力量薄弱、对雇主惩罚力度小和农民工上诉成本高是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披露和传导机制;建立雇主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监督和惩罚制度;建立农民工维权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各行业特别是在建筑业领域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相当严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犯.要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首先要在建筑业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体系,在开发商和建设单位申办开工手续时,向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交纳建筑造价金额1%~2%的工资保障金,不交保障金不允许施工;其次,由开发商或建设单位直接给农民工发放工资,减少中间环节;最后,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格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给本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动态同化(assimilation)的新视角,研究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文章针对该问题特有的数据结构,构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工具变量回归方法,对移民工资同化研究中固有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纠正。实证结果显示,农民工在城镇每多待一年,其相对工资将增加1.4%。这表明不同初始工资的农民工需要经过10—58年后才能达到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工资水平。高学历不会显著增加农民工的工资同化速度,只是增加了其初始工资水平,培训和社会关系对农民工的工资同化速度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农民工不仅初始相对工资低,而且工资同化速度慢,因而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将长期处于劣势地位。这反映出改善农民工务工环境、消除工资歧视的迫切性。同时,本文也揭示了增加社会培训在农民工中的覆盖范围和加强农民工就业指导服务将对"农民市民化"的进程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目益凸显。党中央和国务院开展的清欠专项整治工作虽然有力地遏制了这一问题的蔓延趋势,但鉴于专项整治手段毕竟是短期的行政手段,难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其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分析吉林省解决拖欠工程款和清欠农民工工资的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长效机制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成因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靖 《经济师》2005,(1):66-67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目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成了各级政府以及学者探讨的论题。文章从社会、法律制度、农民工自身等角度分析了该现象的成因,并针对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工资拖欠不仅对农民工本人带来了伤害,也对行业、社会、经济等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层层转包的用工制度。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在取消这种用工制度的基础上,将农民工纳入企业统一的人事管理,实行按月发放的工资制度,进而逐渐规范诸如劳动合同制度等其它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认为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工的身份仍是农民;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社会歧视仍然存在;就业环境差、待遇低、工资被拖欠、克扣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保障权利不完善。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对策:深化户籍制度及其配套设施的改革;建立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体系;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刘玲睿 《经济师》2009,(11):30-31
城市化是在“两难悖论”的复杂博弈之中推进的,城市化给人类社会带来文明与进步的同时,随之而来产生了诸多新的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化席卷农民工群体涌入城镇社区,由于思想观念、经济地位与人际网络等差异,农民工逐渐被城市社会边缘化。以城市农民工廉租房制度实施的现状为表述对象,从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取向与覆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提出“国家-社会”合作供给农民工住房公共品的整体吸纳路径。  相似文献   

19.
当代农民工的生活面临着很多困境,如工资拖欠、子女教育问题等。这些状况的存在,不仅给农民工带来了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也对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了不良影响,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建筑市场的产权制度向雇主提供了侵害农民工私人产权有利可图的“共同知识”,分散于全国各地的雇主便由此在侵害农民工私人产权问题上达成了合谋条款。分别实施这种合谋条款表现为每一雇主在其与农民工事实上签订的雇佣工资支付契约中含有谈判地位不对称、“裸体工资”和拖欠支付等三大侵权条款。由于这三大侵权条款是严格遵循现行产权制度达成的并与这种产权制保持高度一致,必然会得到国家强制保障及实施,因而农民工工资纠纷案的发生不是国家强制实施的失败,恰恰是国家强制实施的成功。要从根本上阻止拖欠行为,维护农民工的各种权益,最好的选择在于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