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边投资协定旨在为企业跨境投资活动提供制度性保障作用,在双边国际投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与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4?2018年140个国家的国别面板数据,基于渐进型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双边投资协定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的意愿并购,并提升了并购成功数量.(2)在动态效应上,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效应具有长期性,且促进幅度逐步提升.(3)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效应在亚洲和非洲地区更为显著,对高制度质量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促进效应更强,且对非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4)拓展性检验发现,双边投资协定的文本质量对中国海外并购具有显著促进效应.(5)内在机制检验发现,通过对投资协定具体条款进行分解和量化后,"投资定义与范畴""公平公正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是影响双边投资协定促进中国海外并购的关键性条款.文章丰富了双边投资协定与海外并购关系领域的理论研究,并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及新一轮双边投资协定实践提供了政策启示,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涉及国民待遇、资本自由转移、征收与补偿、国际争端解决等多项核心议题,在推进双边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同时,也带来诸如行业竞争、资本流通、国家赔偿等风险。中国应制定自己的投资协定范本,就可能对现有社会秩序及国家经济利益造成重大威胁的条款坚决采取保留,在提高国内环保、劳工、知识产权等法律标准的同时,敦促美国在双边经济往来中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待遇与透明化原则,避免经济问题政治化。  相似文献   

3.
双边投资协定是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最重要的国际法手段。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主要的投资输入国和输出国,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意义重大。国际金融危机后,中美两国投资协定谈判立场逐步趋于一致,国民待遇和投资转移条款方面的分歧并不会构成谈判的重大障碍,在协定内容上具备达成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条件,中美两国应当在谈判中保持灵活性,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尽快完成中美投资协定谈判。  相似文献   

4.
双边投资协定是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最重要的国际法手段。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主要的投资输入国和输出国,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意义重大。国际金融危机后,中美两国投资协定谈判立场逐步趋于一致,国民待遇和投资转移条款方面的分歧并不会构成谈判的重大障碍,在协定内容上具备达成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条件,中美两国应当在谈判中保持灵活性,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尽快完成中美投资协定谈判。  相似文献   

5.
双边投资协定、制度环境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政府为了促进和保护双边投资签署的协议。作为特定的联系两国的双边制度因素,双边投资协定给企业提供了不同于国家制度环境的保护,因而对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产生影响。本文建立了关于双边投资协定、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母国制度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作用的研究框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本文有三点发现:首先,双边投资协定能够促进企业到签约国投资;其次,双边投资协定能够替补东道国制度的缺位,对于促进企业到制度环境较差的签约国投资的作用更大;此外,双边投资协定还能够弥补母国制度支持的不均衡性,对于帮助非国有企业到签约国投资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日益增加,已经由资本输入国转为资本输出国。但与主要投资目的地国家的投资保护协定中,部分条款内容落后、待遇偏低、开放不足,已不符合现阶段对外投资的发展需求。宜基于我国与主要投资目的地国家的双边投资关系,针对投资存量和流量相对大的国家,缔结更为开放自由、全面、高标准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以与国际投资协定的最新发展趋势接轨,更好维护我海外投资利益,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由于国际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通过签署双边投资协定(BIT)来吸引FDI,但BIT在吸引FDI方面的有效性值得检验。本文基于47个发展中国家的双边投资协定和国际直接投资数据,利用STATA10.0计量软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BIT对发展中国家吸引FDI的影响,同时,为了更全面研究BIT对吸引FDI的影响,还考察了BIT与制度质量、单边投资自由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BIT有利于发展中国家FDI流入的增长,且与制度质量、单边投资自由化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鲁青  冯涌 《经济导刊》2009,(11):49-51
近20年来,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Investment.缩写为FDI)迅猛增长。因为FDI具有跨国性,促进与保护国际投资.仅靠各个国家的国内法还远远不够。一个国家鼓励与保护投资的法律规定,如果没有国家间的合作与配合,是难以奏效的。双边投资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缩写为BIT)是以保护和促进国际直接投资为目的的专门性协定,是目前国际投资领域最普遍的国际协定。  相似文献   

9.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是各国保护企业海外投资利益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国构建海外投资利益保护机制的核心与关键内容。当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签订的,这一时期中国主要从投资东道国立场出发,缔结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内容较为保守与谨慎,对投资者提供的投资保护程度相对较低。中国当前亟须与相关的"一带一路"国家启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升级"谈判,并在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投资的实际情况及潜在趋势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基础上缔结"平衡范式"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相似文献   

10.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嬗变,全球价值链引致贸易形成机制和形式变化,使得自由贸易区理论基础、影响机制和功能效应更替。本文基于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深度演化以及相较于其他区域贸易协定的深度异质性研究,将公司产权理论纳入自由贸易区理论框架,形成双边自由贸易区内全球价值链效应的多维理论机制,并且运用适应全球价值链发展的修正引力模型和世界银行的贸易协定内容数据库对理论机制假设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总深度对区内成员国之间的全球价值链关联产生正向影响,相较于贸易相关条款深度而言,投资相关条款深度影响更大。此外,自由贸易区对象国差异性也会影响双边自由贸易区全球价值链效应的发挥。根据对象国不同选择差异化的自由贸易区深度在双边自由贸易区构建中重要性凸显。本文将为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对象国选择、自由贸易区模式选择等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海外商标注册数据和联合国贸发组织的双边投资协定条款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包含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规则的投资协定对跨境商标注册的影响。研究证明负面清单对于品牌国际化有着显著正向影响,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准入前最惠国待遇都对品牌国际化没有显著影响,基于贸易协定规则扩散的工具变量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的稳健性。这一发现印证了异质性企业理论下,高水平企业以市场开放作为核心决策,而较少受到投资成本影响的相关假说,为丰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准确预判高标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综合影响,完善相关外资招商政策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国际能源领域投资:冲突、安全和可持续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投资体系的复杂性在缺乏一套管理国际投资关系的多边规则的情况下,现有的国际投资体系已经演变成为由诸多双边区域投资协定以及其他处  相似文献   

13.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已进入了实质性谈判阶段,该协定的签署意义堪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对外开放较早,协定谈判及签署将带来积极影响,包括:有助于吸引外资、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高;推动产业发展和升级,促进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带动国内企业主动提高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推进企业更好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为了做好下阶段交通运输领域应对谈判工作,建议应合理评价入世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利用FDI绩效、全面分析中美两国交通企业竞争优劣势、听取国内交通企业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4.
宾建成 《生产力研究》2005,(3):102-103,106
WTO协定对双边FTA等区域贸易协定的缔结作了许多原则规定。为了保证双边FTA与WTO规则相一致,WTO还加强了对双边FTA等区域贸易协定的审议和监察。双边FTA虽然与WTO多边贸易体制有不同之处,但二者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二者所体现的原则和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基本一致,双边FTA有利于促进WTO所主张的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实现,而且,双边FTA终将融入WTO多边贸易体制。  相似文献   

15.
双边投资协定"投资"定义的范式定位应以缔约国兼具资本输入与输出国的双重角色为依托,更精准地界定"投资"范围。定义的结构范式包括"开放式"与"封闭式",二者涵盖范围大致相当,受采用的数量却不成比例,原因在于其所在条约的目标定位有投资保护与经济一体化之异。内容范式包括投资的内涵界定、外延列举与限制性要素,其中对投资范围起实质性限定作用的是限制性要素。中美谈判应采用"开放式"结构范式,以"资产"为基础加封闭式类型列举清单,并结合国际投资争端解决实践对限制性要素予以细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投资规则正处于激烈变革期,国际投资协定的内容和方式正发生深刻的变化。文章通过梳理国际投资规则的演变过程,比较分析双边、区域和多边投资协定的差异,针对当前国际投资规则新的发展趋势,中国国际投资规则谈判中面临的困难与分歧,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制度设计,基本观点是避免重复征税制度,凸显了带有分配矛盾的协调博弈的策略结构。协定主体间投资流的流动是不对称的,而这决定了税收收入的分配结果。再者,因为人们将投资流分成两类,所以双边谈判可最好地消除了双方国家对税收收入分配和其他同税基相关经济利益分配问题的担忧。此外,因为双边协定中没有严重外部性问题,所以该制度设计也同样可行。与此同时,多边组织需要以协定范本的形式(这为双边谈判提供焦点)发布信息和共享行为。协调博弈的策略结构也可解释重复征税避免制度没有必要有第三方执行能力的原因。相反,人们将相互协商程序(MAP)视为处理以下事实的一个工具:重复征税协定(DTAs)为不完全契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别从资本输出国与东道国间达成的双边投资协定(BITs)数量对FDI的影响、BITs影响FDI的机制、BITs质量(BITs新内容,反映谈判、签署BITs新趋势的条款设计)测度和BITs质量对FDI影响的差异三个角度,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通过评述已有文献,本文发现提高BITs质量是促进FDI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BITs质量对FDI的促进程度还会受到东道国及资本输出国制度环境、跨国企业所处行业特征和企业特性的影响。未来应深入对本国签订BITs与2012年美式范本在具体条款设计上差距的定量评价及其对FDI影响方向和程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美国BIT2012范本较BIT2004范本而言,在多个方面的规制力度有了明显提高,TPP投资条款与BIT2012范本一脉相承,绝大多数条款内容一致,BIT2012范本部分内容甚至超出了TPP投资条款内容,可以说BIT2012范本是参加TPP投资条款的充分条件。现阶段,中国应集中精力进行中美BIT谈判,中国需要应对来自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金融服务、国有企业等多个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规则对双边价值链关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优惠原产地规则限制程度与双边价值链关联存在倒U形关系,优惠原产地规则能够通过提高出口产品本地化含量、优化区域内中间品配置效率有效促进中国与缔约国双边价值链关联的提升;但过高的限制程度也会提升企业利用优惠政策的成本,进而对双边价值链关联产生抑制效应。相比一般性原产地规则,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限制程度对双边价值链关联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协定之间规则异质性和协定内部规则异质性两个维度,对RCEP优惠原产地规则限制程度及其价值链影响进行了拓展分析,为我国进一步优化原产地规则设计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