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Tobit回归模型,首先选取2011年沪深两市具有代表性的18家煤炭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货币资金、流动资产合计、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合计为投入变量,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为产出变量,运用CCR模型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方面对其经营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其次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CCR模型下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计算其超效率值,从而为所有决策单元提供完整的效率值排序;最后,本文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中国上市煤炭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为决策者提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方向和政策。  相似文献   

2.
刘一波  陈灵明 《物流技术》2014,(15):206-208
基于“十一五”期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物流经济发展相关数据,构建CCR、BCC、SE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进行物流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通过多次效率评价构建区域经济物流效率有效性的雁行形态图,对相对有效DMU,采用超效率DEA模型进行效率全排序,对无效DMU,分析其投入要素冗余和调整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Super-SBM模型的污水厂投资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污水处理行业投资的不断增长,污水厂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污水厂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研究污水厂投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传统的CCR模型没有考虑投入要素"松弛"和无法解决有效单元排序问题,运用Super-SBM模型对河南省新建13座污水厂投资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污水厂平均投资效率较高,但在建设单位管理费、征地移民、人员培训、勘察设计方面仍存在浪费资金现象。  相似文献   

4.
秦毅  姜钧译 《价值工程》2013,(21):320-322
为了解决传统CCR模型不能对决策单元进行充分排序的难题,介绍了四种DEA模型,包括自评型、竞争型、合作型、竞合型DEA。分析每种模型的功能与现实意义,由于单独使用每种模型评价决策单元效率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本文采用熵值法来确定四种方法的权重,综合考虑不同DEA模型的评价结论,从而能够对决策单元进行充分排序。文末通过一个算例来证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传统BCC模型基础上构建了非径向SE-BCC模型,并将该模型和BCC模型对比分析了2008年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经营效率。结果表明:非径向SE-BCC模型确实能够对决策单元进行充分评价和排序,其超效率值大小的顺序即是股票相对投资价值的强弱排序。由此可见,非径向SE-BCC模型能为投资者投资中国上市银行提供较高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DEA模型对我国石油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石油行业的整体效率较为理想,但石油行业内的总体效率差异还是比较大的。通过对DEA有效性的分析,可以得出导致石油行业上市公司DEA无效的原因也是比较复杂的,有一些是由于纯技术无效导致的,有一些是由于规模无效导致的,同时也存在着技术无效与规模无效共同存在的情况,并且多数是这种原因。石油行业应该不断地加强经营绩效管理,保持行业持续、快速与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了14家石油行业上市公司,根据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对这14家上市公司2005~2010年度财务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基于财务数据反映企业综合得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对各公司经营绩效做出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了14家石油行业上市公司,根据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对这14家上市公司2005~2010年度财务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基于财务数据反映企业综合得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对各公司经营绩效做出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应用超效率DEA模型并结合CCR模型和BCC模型对我国各省水运业效率加以分析。通过BCC模型求得各省水运业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各省水运业管理现状和所处规模报酬阶段;对比分析了CCR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得到的效率值差异,从中也反映了应用超效率DEA获得效率值的真实性。实证结果表明,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海南、贵州、云南和青海8个地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达到有效;CCR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各省总体均值分别为0.606和1.556,差异很大;最后应用CCR模型松弛变量分析了投入冗余额和产出不足额,给出了各投入产出指标的改进值。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7,(27):60-62
本文运用DEA法的CCR模型和BCC模型,以我国16家稀土上市企业2016年企业年报中总资产、营业成本、职工人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为研究对象,从综合、纯技术和规模效率分析入手,对我国稀土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展开评价。研究发现,我国稀土上市企业总体经营效率不容乐观,平均综合绩效仅为0.516。  相似文献   

11.
姚芬  南灵  周强 《财会月刊》2011,(27):63-66
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BCC模型以及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并分析了2009年房地产公司的投资效率,结果表明:超效率DEA模型解决了有效DEA决策单元不能进行再排序的问题,在应用上更具有公正性与参考性的优势;房地产行业整体投资效率处于上升阶段,目前高投资效率主要源于企业的规模效率,但是要最终做强企业,必须提高经济意义上的规模效应,即提高企业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3,(6):1-3
本文从技术创新效率角度,采用CCR模型和BCC模型,基于2006-201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发展的面板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使用效率进行评价和实证研究。通过DEA方法对2006-201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然后对7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排序,并对各子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可能的原因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浙江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CCR模型对2006年97家浙江上市公司的综合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浙江上市公司整体平均综合效率较低,且效率值两极分化严重;上市公司行业构成不够合理;不同行业综合效率值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梁雯  凌珊 《物流科技》2014,(8):20-2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文章运用DEA模型中的两个经典模型:CCR(判断决策单元是否同时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模型和BCC(判断决策单元是否为技术有效)模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对安徽省2003~2012年的物流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安徽省的物流效率,并对安徽省的物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基于输入的CCR模型和BCC模型,对2010年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效率分析,从整体上分析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运营效率。通过研究发现,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已经达到规模效益,但是还有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在技术和规模上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在经营效率上还需要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房霄虹  周磊山  周勃 《物流技术》2007,26(12):43-45,58
重新整合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在传统CCR模型基础上,补充决策单元(DMU)排序方法.使其不但能够指出各决策单元是否有效及无效的原因和程度.同时得到各决策单元的优先排序。并利用该方法对2003-2004年我国十个行业的企业物流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指出各行业企业物流发展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并对这十个行业的企业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名。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经济效率的测算面临外部性、指标模糊性以及排序三个难题,本文引入区间 DEA 模型和蒙特卡罗模拟法解决以上三个难点并测算京津冀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率。文章依据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构建区间 DEA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排序法,该排序法通过模拟各决策单元的有效生产次数占总生产次数的比重,据此计算各决策 单元的有效生产效率指...  相似文献   

18.
孙红  陈靖 《企业经济》2007,(9):132-134
本文在阐明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含义的同时,对DEA以及DEA中两个重要模型CCR模型和BCC模型进行分析;然后根据DEA的应用步骤,将DEA方法应用于评价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用Lindo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以P寿险公司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9.
许娜 《河北企业》2012,(7):57-58
<正>传统的道路运输效率评价是以提高整条道路的服务水平为目的,但不能找到运输效率高低的原因。覃晏等人在《城市快速路运输有效性的DEA评价方法》中首次提出了利用DEA模型对城市快速路运输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对上海市高架道路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过程中,被评价的快速路段为14个,作为14个决策单元,而DEA评价结果中有效单元为7个,占到了总数的一半,而对这7个有效单元再不能进行优劣排序,也不能找到他们的弱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城市快速路的运输效率进行评价,并对石家庄现有快速路运输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超效率DEA-Tobit模型对我国2008-2013年43家节能环保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处于一个较低水平,规模效率低下是导致技术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公司规模、公司类型、上市年龄和资本密集度对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呈显著的正向影响;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董事会结构、员工素质对节能环保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