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走到今天,已经下了世界上最精彩的一盘棋。但是我们很多人还是不自信,这是非常遗憾的。中国的崛起是以一种西方不认可的方式,即中国模式进行的,今后也会继续以西方不认可的方式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并深刻影响世界的未来。中国崛起震撼了世界,也远远超出了西方话语的诠释能力。中国知识分子不能再唯西方话语马首是瞻,而应该独立思考,凭自己的良知、学识和爱国精神,在吸收世界智慧的同时,摒弃西方新蒙昧主义,共同探索和构建"后西方话语时代"的中国话语体系,为世界新秩序的形成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在中西方有其各自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诉求。西方学者对协商民主的阐述极大地推动了民主理论的发展,为改善和提升政治与政策过程的品质提供了新的路径。在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的价值和定位还存在不少争论。但可以肯定,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有其现实的实践需求和理论需要。面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背景,协商民主的发展特别需要开掘其"治理"层面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发展问题的核心已经从如何实现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下一阶段,即如何建立中国的发展话语权.破旧立新是话语权更迭的必然选择,建立中国话语权首先需要对目前已有的西方现代发展话语体系进行合理批判.西方发展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后殖民特点,通过话语权取代暴力殖民,将第三世界国家纳入发展体系,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操控政治和经济秩序.然而,中国的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此种符号暴力.中国发展话语权建立的核心是多方位的独立自主,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  相似文献   

4.
正在经历了60多年的努力奋斗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成功而独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样的成功和独特告诉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没有理由被唱衰的国家,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没有理由对自己国家的未来感到悲观的。中国需要话语自信,需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话语体系。"我只是恪尽一个中国新闻人的本分,说自己应该说的话,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用习近平的话说,就是"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其核心内容即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破除来自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左右两方面的同一把思想枷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不相容,于20世纪90年代初作出的战略决策.同时,改革开放把中国推进到有中国特色的"三种转轨交织在一起"的转轨时期,其间的复杂性、艰巨性,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所未曾遇到和研究过的.这里,既有制度创新,也须理论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使命,便历史地落在中国人民的肩上.  相似文献   

6.
"民主"的本意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政治民主与经济平等密不可分。但在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制无法解决贫富分化,无法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只能将政治民主与经济平等相互割裂,对"民主"进行狭义化理解。这种被阉割过的西方民主,看似公平,实则很容易沦为寡头民主。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有实行公有制经济,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平等,进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中国要落实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前提是坚持公有制占主导和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互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尽管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谁占主导的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它们的理论分析都表明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文章在对比分析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善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互动理论的基础上,指出经济发展过程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统一过程,而且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方福前 《经济研究》2019,54(5):16-29
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兴起而产生的西方经济学,出生伊始便具有二重性: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提供理论支柱的辩护性和揭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联系和运行规律的科学性。19世纪30年代以后这种辩护性又演变成庸俗性。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假设前提下研究市场经济一般,这些研究成果许多是积极的、有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现阶段主要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它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扎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根据理论的政治性色彩,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划分为政治性的经济理论、主干性的经济理论和基础性的经济理论,通过对这三类理论相应地实施"剔除术"、"整形术"和"移植术",吸收和融通其有益成分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用,将会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9.
广告资助媒体这一制度设计是一种政治选择,即"经过算计的自由化"。西方资产阶级正是通过媒体的商业化和市场自由化来巩固其话语权,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如果中国还希望建立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如果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事业希望坚持党性与人民性一致性的言说,共产党在媒体治理体制和机制问题上,就不得不认清和面对这一现实——如果让媒体走商业化、市场化和资本化之路,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话语体系和资产阶级话语霸权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七十多年的减贫历程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系统阐释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一般框架并总结中国减贫的一般经验,是对全球减贫理论和话语体系做出中国贡献的必经之路。基于对中国减贫实践的历史考察与特征分析,本文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一般框架概括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以发展为中心的政策体系、以协同为中心的工作体系和以创新为中心的工具应用体系,并对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所蕴含的特殊性与一般性进行了辩证分析。进而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一般经验提炼为强化领导、连续规划、动态瞄准、发展导向、多维协作、上下互动,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可能借鉴。  相似文献   

11.
当前,把西方公共经济学理论引入到中国公共经济发展的视阚中,成为我国公共经济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的一种必需。但在中国语境下研究公共经济学,就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话语。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研究公共经济的著作,但其经济思想却体现了对公共经济问题的很多关注,并形成了具有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思想,这些思想可以归纳为“一个逻辑起点、一个建构基础和四大理论内容”。这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支撑。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就必须要求从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上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话语。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那么,我国国有企业将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制度,它与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相比有哪些特征呢?弄清这个问题,对于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是有重要意义的。 人们通常说的现代企业制度实际是西方现代企业制度。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几百年的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经验总结的产物,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科学的企业制度。其运行的规则及某些方式、手段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我们还缺少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同时又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3.
郑传锋 《经济师》2003,(5):12-13
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古典经济学家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 ,此后 ,弗里曼、纳尔逊、伦德瓦尔、波特等均对国家创新体系理论进行了研讨 ,对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与作用进行了阐述。西方国家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直接投资、创造环境、协调创新活动、制定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等方面。我国建立高效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与促进政策、制定整体的国家创新战略、政府直接投资等。  相似文献   

14.
缺席的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兆光 《开放时代》2000,(1):124-127
最近读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著作《民族—国家与暴力》,凡是读到与中国有关的段落,总不免多看上几眼,当然也是因为自己关心的面向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缘故,遇到西洋人的书中有讨论中国事情的,总是格外留意。吉登斯在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中国,想来是讨论全球问题与普遍理论的西方学者视野中,已经有了“中国”的存在,尽管他们常常是带着西方人的居高临下,或者是把中国作为映射自身的“他者”,不过西洋那些顶级理论中,中国总算成了他们叙述中的世界的一部分,不再是可有可无。不过,当我读到下面一段文字的时候,却大吃一惊,突然让我想起了一个疑问:“他们说的是中国吗?”或者真的是本书译校者王铭铭先生所说的,中国只是他们理论书写时的一个“想象的异邦”? 这一段文字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西方改良主义思想,其核心内容是政治民主加经济民主。这种思想是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改造中国的主要理论来源。他们渴望用这种理论调和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协调效率与公平,处理好民主与独裁等一系列问题。但在当时的中国却缺乏民主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也缺乏民主社会主义实现的群众基础,因而其失败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6.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是民主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它从价值层面建构了一个"平等、包容、公开、理性"的理想的协商模式.并在中国引起了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研究:主位意识与具体进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对于中国农村的研究,有两种趋向值得注意。一种研究趋向是以中国农村为"案例"来检验西方某一范式是否具有普适性,其目的在于与西方学术界建立一种"对话"关系,把"中国"或"中国农村"纳入"全球化"标准谱系之中;另一种研究趋向是以中国农村为"材料"来论证某一"话语"是否具有正当性,其目的在于推销(或反对)一种"意识形态"(或价值理念),虽然他们说的也是中国农村,但是其真正的"关怀"、旨趣却在农村之外(准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回答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道路是什么?中国人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能否有效地回答这些问题,不仅涉及政权能否稳固,也涉及国家能否保持统一;不仅涉及对内能否凝聚人心实现中国崛起,也涉及对外能否保持中国文明主体性从而发挥文明软实力,实现中国文明的伟大复兴。文明发展的道路问题实际上就是精神价值的追求问题。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取决于中国人追求的最高精神价值究竟是什么,是共产主义,还是自由主义?是西方现代价值,还是中国古典传统?正是围绕不同的核心价值选择,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而不同的道路选择最终通向不同的核心价值。面对不同价值和道路选择的挑战,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并以此为契机开始系统地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核心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研究纲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裴长洪 《经济研究》2016,(4):14-29,46
在我国对外开放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创立了"开放型经济"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遗传了马克思主义优化培育的基因,深深扎根于我国亿万人民的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经过广大理论工作者的辛勤浇灌,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它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和国际分工理论,创新了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5年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的理论总结。它的理论框架包括: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作为纲要,本文只是提出了理论的基本架构,尚有大量内容需要研究和充实。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中,我们能够从西方国际经济学知识体系中借鉴的内容并不多,可以直接为我所用的更少,因此中国经济学者应当有这样的使命感和自信心,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创造中国自己的学术体系和理论范式。但是,中国经济学研究在西方经济学学术体系的强烈影响之下,要想走出一条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理论发展道路,确实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王玉  程霖 《财经研究》2022,(2):4-17
当前,构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要确定一个整体框架,而且要在各分支学科都构建起"有血有肉"的内容。在土地经济学领域,成立于1933年的地政学派,是集土地问题研究团体和国家经济建设智囊团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学术流派,对近代中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和土地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从经济思想史角度考察地政学派的思想渊源、理论体系和制度设计。研究发现:(1)该学派的土地经济思想是在对中国传统土地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对西方土地学说的采择与变通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孙中山的土地纲领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套思想学术体系;(2)该学派对中国土地经济学进行了学科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土地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涵盖平均地权理论、土地金融理论、土地现代治理理论等理论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改革政策设计方案;(3)该学派在土地经济学的继承、借鉴和构建过程中形成了"古今互动""中西贯通""知行合一"的思想特征,对于当前中国土地经济学乃至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