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通过中介语对比分析法来研究中国学生在写作中“like”的使用情况,以及中国学生和本族语者在“like”使用上的差异。笔者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四个不同语料库发现:中国学生有like误用情况;和本族语英语学习者相比.中国学生倾向于把like用作动词;而且中国学生有不同的语义倾向。  相似文献   

2.
运用语料库方法考察非英语专业二语学习者及本族语者英语作文中动名搭配的使用情况发现,二语学习者使用的动名搭配数量少,名词搭配词的种类单一,而且倾向于过度使用高频动词。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动名搭配的使用在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但高水平的二语学习者能运用更加多样化的名词搭配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英语本族语者与二语学习者英语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探讨了影响英语学习者英语学术写作中模糊限制语使用差异的因素,指出,在英语学术论文的写作中应尽可能避免文化思维差异及母语迁移对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使学术论文写作符合国际规范,达到国际学术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吉尔(Gile)提出的"认知负荷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采用以测试法和实验法为主、以回顾访谈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为辅的综合性实证研究设计,对口译初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英汉视译中的停顿现象进行研究,探讨两组学习者英汉视译中的停顿现象,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组之间停顿现象的差异,并对导致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三种停顿类型对口译初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英汉视译表现中的停顿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高级学习者比初级学习者发生较少的停顿现象。与此同时,结合两组学习者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两组学习者停顿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信息辨析能力、双语转换能力、策略使用能力不同。本研究从视译的角度,部分验证了口译认知负荷理论。此外,能够帮助提高视译的产出质量,并对今后视译的研究、实践、教学以及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比了一组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一年间书面语(议论文)的句法复杂度,分析客观句法复杂度各维度与主观人工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写作句法复杂度存在差异,句法复杂度各指标与人工评分之间在每个子句中的复杂名词性短语数量,每个T单位中的并列短语数量及每个子句中的并列短语数量上相关。  相似文献   

6.
标点符号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在应用语言学界标点符号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尤其是对使用量较多的句末标点的研究。文章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句末标点的情况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冲动反思型的英语学习者阅读策略的实证研究,发现他们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最为频繁,其次是认知策略,而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最低。冲动反思型认知方式与阅读策略的使用无相关性,但冲动型学习者和反思型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有采用不同具体策略的微弱倾向。文章对此提出一些尝试性建议,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方面的指导和训练,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采用恰当的阅读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will和shall二词使用广泛,中国较多大学生对于二词的用法与区别不甚清楚。论文在语料库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生在口语中will和shall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与本族语者的语料库中二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以期发现我国大学生在口语中使用二词与本族语者使用方法的异同,从而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对二词的使用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习者错误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研究理论关于学习者错误的认识有一个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了学习者错误的意义。新的时期,有关学习者错误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与计算机及语料库语言学的结合应该是二语习得中学习者错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由于英语动词受时态、人称、语态等许多方面的严格限制,在英语写作中能否正确使用动词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二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掌握程度.本文通过调查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动词错误使用情况,结合访谈进行分析讨论,发现错误主要来源于学习者母语的干扰以及个人的自主判断失误,并以期本研究能有效地给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模糊限制语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硕士学位论文中都得到使用,且在使用数量上无显著差异,但在模糊意态名词、某些情态助动词以及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种类上存在明显差异,在某些意态动词的使用上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一至四年级本科生的英语写作为语料,通过SPSS软件,分析独立学院各年级学生在写作中双宾构式的变化特征和趋势。研究数据表明:显性给予动词,无给予动词,与格构式在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正确使用频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隐性给予动词却有显著差异;双宾构式的习得突显出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无给予动词使用频率较低,显性给予动词使用频率较高,隐性给予动词使用频率一般,与格构式的使用频率较高。分析以上研究数据的原因并基于研究结果对改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出现频率较高,作为整体出现,表达固定含义,实现一定语法功能的多词单位可以称为词块。商务英语合同中出现的大量词块可以分为名词性词块、动词性词块、介词性词块、介宾短语词块和小句词块。该文探讨了如何运用词块法指导商务英语合同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中国大学生口笔语中情态动词的使用特点,并对比分析在不同语体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笔语表达中都倾向于使用核心情态动词表情达意;(2)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中过多使用如:can、must、should等断言性情态动词,笔语中虽然也存在过多使用can、should的问题,但仍能够灵活使用委婉情态动词may、could、would;(3)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使用的核心类情态动词显著多于笔语中的核心情态动词;(4)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即兴表达中未能熟练运用如dare、need、usedto、besupposed to等边缘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只能过多依赖使用高频半情态动词haveto。  相似文献   

15.
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主题结构在表现方式、出现频率、生成规则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语言特征是英语主语显著、汉语主题显著。把握两种语言主题结构的作用和特征,坚持不同的语法本体观,尊重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语言现实,排除相互之间语法概念和语法规范的干扰,可以进一步识别、确立和完备汉语自身的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面临着学生专业知识不足、专业词汇量大、句子难理解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难易结合,反复讲解,强调重点,帮助学生抓住动词找主句,学会运用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7.
有些大学生英语词汇量不小,语法知识掌握得也较好,但是对在英语写作中如何贴切地用词仍感到很棘手,常常用词不当。这主要是因为在用词的准确性、简洁性和变化性等方面,汉语思维很大地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对此应采取“三多”的策略,即多读、多记、多写,以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诗歌中使用了大量的指示语,目的是强化诗篇的衔接和连贯。指示语在英语诗歌中使用较多,其汉泽中使用较少。英汉指示语使用有对等模式、非对等模式、英语中使用指示语而汉语无指示语的模式、英语中无指示语而汉语使用指示语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语言因其使用目的、场合、交际对象等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语体.语体的差别体现在词汇、句式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了解英语的不同语体有助于对英语语言的准确理解和恰当运用.本文对英文经济合同的语体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该文评述了目前中国法律英译文中一些条款的法律主体缺失现象,讨论了英语国家法律评论家普遍赞同的立法句子的施动性、有生性和主动性的特点,提出了译者在翻译立法句子的过程中要遵循突出法律行为的主体、不滥用被动句、遵守原文的结构等基本的法律文件的英译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