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曾红艳  郁玉兵 《物流科技》2024,(8):100-103+107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构建“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策略、数字化能力)→供应链弹性→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基于PLS-SEM对210家中国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数字化策略对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弹性、供应链弹性对创新绩效均有积极影响,且供应链弹性在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数字化转型通过供应链弹性提高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为企业更好推行数字化转型以构建供应链弹性,从而提高创新绩效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戴建平  骆温平 《财会月刊》2023,(17):137-144
本文立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多边价值创造视角,从供应链数据质量、数据透明度以及数据驱动协同度三个层面剖析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现实问题,并结合平台理论、价值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提出支撑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关键核心能力,即供应链数据处理能力、数据融合能力以及数据治理能力,详细探讨能力内涵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在建构能力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各主体多边价值共创,剖析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机理,提出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一是构建供应链数字化映射,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强化供应链数据质量管理;二是加快数据融合,为数字化供应链提供数据互联共享,提升供应链数据透明度;三是提升数据治理能力,通过数据驱动供应链协同,实现供应链网络化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3.
制造企业是支持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数字化转型能够充分提升企业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政策制度支持和数字基础设施支撑的发展基础,结合人才储备不足、转型路径不明、创新生态欠缺、政策短板日显的转型挑战,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应当强调多主体联动,即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适应性学习机制;培育数字孪生体工具;由政府或行业协会引导,制造企业参与,构建创新型产业生态;政府主导,多主体支持,完善制造企业数字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在线支付系统等数字技术的出现,数字化正在深刻影响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企业动态能力、员工创新行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使用多元回归方法,对11个省市23家数字化转型制造企业的207位企业员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表明:企业动态能力显著影响数字化转型目标;员工创新行为在企业动态能力与数字化转型目标之间起中介作用;组织激励和组织目标一致性调节企业动态能力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调节员工创新行为与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关系。因此,数字化转型企业要积极构建动态能力,激励员工创新活动和培养大数据人才,加强绩效管理引导员工行为与数字化转型目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5.
许龙  周嘉怡  刘兵 《财会月刊》2023,(10):146-152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受制于技术匮乏、路径模糊等因素,大量企业的数字化探索以失败告终。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系统梳理相关研究,基于“资源—能力—结果”框架描述数字技术、数字化资源与数字化能力的协作效应及其对转型结果的影响机制;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构建包含技术融入、数字变革和智能生态三阶段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刻画不同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环境要素、管理实践、效果及结果等。在此基础上,从概念内涵、内部协同、外部共生、治理防治、情景嵌入等角度讨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和数字中国,持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必经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规划、设计与实施,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制造业企业普遍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WF集团的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为例,详述了其数智化转型的规划与实施,以供相关行业企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艾志红 《财会月刊》2023,(17):145-151
本文基于TOE理论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321家嵌入外部创新生态系统的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组态视角选取“技术—组织—环境”层面的6个因素,探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IT基础设施建设、IT业务拓展能力、IT前瞻性能力、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制度逻辑差异均不构成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第二,存在利用式学习为主导的外部环境驱动型、组织双元学习为主导的能力驱动型、能力—组织学习—外部环境内外驱动型三条制造企业高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低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有两条,且与高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第三,利用式学习作为核心条件出现在高数字化转型的三条组态路径中,说明利用式学习对制造企业高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在制造领域的深化与应用,是现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要素结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以及价值来源的根本性变革.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存在着"不想转型""不能转型""不会转型"三重困境,本质上是企业层面数字化转型能力、产业层面数字化支撑能力、多元主体数字化协同能力不足以及整体层面开放共享不充分的表现.鉴于此,应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以提升企业动态能力,通过产业创新与产业融合激发潜在的发展空间,通过多元制造业主体有效对接与高效协同促进制造业体系与信息技术体系的开放共享,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绩效的效应与作用机理进行讨论很有必要。基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2010~2020年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并将动态能力细分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探讨其中介效应,总结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创新绩效”这一作用路径。主要结论如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旧可靠;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且三者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着显著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市场化程度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提供了微观证据,为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动态能力、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明确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构建数字化新能力,目前学界对数字化能力构建机制研究不足。运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探究了数字资源基础薄弱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构建机制。研究发现:(1)不同阶段数字化战略与资源条件驱动制造业企业采取不同的资源编排组合,对应于工具级、流程级、组织级和生态级数字化战略,分别采取集聚式、协同式、整合式和赋能式资源编排组合。(2)差异化资源编排促进数字化能力的快速构建与发展演化,表现为单点突破阶段通过资源—能力转化机制,构建起数字化能力点;流程互联阶段通过资源—能力转化机制与能力—能力复制机制,发展为数字化能力链;网络整合阶段通过资源—能力转化机制与能力—能力拓展机制,演进至数字化能力组合;生态协同阶段通过资源—能力转化机制与能力—能力外迁机制,最终趋向数字化能力体系。旨在丰富数字化能力研究,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9年—2021年财务数据和数字化转型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上市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从管理者能力视角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的绿色创新,包括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数字化转型通过管理者能力路径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传统产业发展的障碍,其自我认知存在误区、转型能力差异较大、转型实践风险大,亟须开展转型能力研究与策略优化。文章在研究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从技术支撑能力、组织敏捷能力、管理迭代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4个维度分析影响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因素,提出能力提升策略,为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作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数据赋能的实现至关重要.现有研究多聚焦于数据如何赋能制造企业,对数据资源的获取方式、赋能能力的内化路径等缺乏理论探讨.基于资源编排理论视角,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探索制造企业数据赋能的实现过程和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制造企业数据赋能的实现遵循"数据资源结构化—数据资源能力化—数据资源杠杆化"的过程;制造企业可通过内部积累、开发或外部购买、合作的方式构建数字元素组合以获取数据资源,数据赋能能力的内化有"连接能力—简单决策能力"和"连接能力—分析能力—复杂决策能力"两条关键路径.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为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齐瑞福  刘超 《企业经济》2022,(11):39-49
我国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增长,进一步催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进而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以深沪两市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利用2011—2020年期间的面板数据,从运营成本和运营效率两类绩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组织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组织绩效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对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有正向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并没有降低销售费用,反而提高了销售费用率;数字化转型对存货周转率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对营业成本率有反向抑制作用。最后,提出了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成功因素、企业管理者要避免管理者短视、加强数据的管理和保护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能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关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与绿色创新。本文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能源企业面板数据,利用企业年报文本分析方法刻画数字化转型强度,并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个方面即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分别考察其对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渠道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整体层面还是生产过程和商业模式层面,数字化转型都能显著提升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强度明显高于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在影响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运营成本、缓解融资约束、强化社会监督,进而增强能源企业绿色创新。数字化转型对国有能源企业、新能源企业以及成熟型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得到更充分的释放。因此,要营造数字化转型良好生态,畅通数字化转型信息传导机制,在转型政策制定和实施中注重精细化和差异化。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转型是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引领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优化行业资源配置、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深化供给侧改革。然而,其数字化转型面临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保障资金稳定供给、推进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优化数字化市场环境、加快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是建筑企业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兴起,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通过文献综述,阐述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特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视角出发,探索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阻碍因素,并对此进行划分,提出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以期为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背景下,加快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主动应对挑战、抢抓机遇的必然选择,而财务战略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应服务于企业总体战略,并顺应总体战略的要求推进数字化转型这一战略重塑过程。Q公司依据“3+3”原则调整战略定位,通过推进平台业务开发、开展物流生态服务、实行四维一体化成本管理等举措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了管理体系变革、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加快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相似文献   

19.
数字经济化背景下,我国传统制造业也在重新塑造盈利、生产和服务等模式,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本文以北京市传统制造业企业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及访谈等方式总结该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核心问题。随后,从人才、企业和行业三个方面探讨了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转型依赖人才支持,企业人力资本能否以及如何驱动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员工学历与技能维度探讨企业人力资本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作用机制与经济后果。研究表明,企业人力资本能够显著促进数字化转型,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企业人力资本能够提升企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并抑制管理层短视,进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本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及内部薪酬差距小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经济后果检验证明了人力资本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与信息披露水平。本文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内容,并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