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聚焦城市住宅价格的波动幅度、波动周期和波动方式等方面,从住宅价格波动现象自身来研究其透露的信息。通过住宅房地产市场的实体经济属性和虚拟经济属性,进而把握住宅房地产市场的真实状况,并通过确定住宅价格的正常波动区间,来对住宅价格波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波动点进行界定,从而对趋势的判断和调控的时点把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重要产业。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厦门市近年来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和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国内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数、居民收入以及价格指数对厦门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变量与房地产价格进行多重共线性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科学的解释了经济基本面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重要产业.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厦门市近年来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和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国内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数、居民收入以及价格指数对厦门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变量与房地产价格进行多重共线性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科学的解释了经济基本面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构建住宅价格、经济基本面与住房支付能力关系模型的基础上,以区域差异、收入差异为视角,利用2000-2006年我国29省市的数据检验住宅价格、经济基本面对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住宅价格、经济基本面对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住宅价格在西部地区的影响低于东、中部,收入和食品消费支出在东部地区的影响高于中、西部.住房贷款利率和居住消费支出在中、西部的影响高于东部地区.医疗消费支出在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教育消费支出在中部地区的影响明显大于东、西部.政府应该根据各地区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差异、影响因素的不同制定政策,提高居民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5.
货币冲击的动态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泽 《当代财经》2006,(9):36-42
基于一个发展了的允许货币冲击存在短期真实效应的货币数量论框架,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来考察货币冲击对我国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的动态效果的理论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冲击在长期内是中性的,但对短期产出水平具有真实效应。不过,与实际冲击的作用比较起来,货币冲击对于解释我国实际变量的波动并不重要;然而,货币冲击能够解释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实质性部分。数量历史分析还显示,货币冲击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时间轨迹以及历史上发生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地供应管制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实际修正传统的存量—流量模型,选取1999—2007年中国30省市的季度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分析土地供应管制与住宅价格波动的关系,并比较不同的土地供应管制强度下投机因素对房价影响的大小。研究表明:(1)中国的土地供应管制对住宅价格水平及波动都有显著影响;(2)土地供给管制环境的宽松与紧缩影响投机行为作用的大小,当土地供应管制加强时,投机因素对房价波动的影响更大;(3)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从严从紧"的紧缩供地政策,通过预期效应作用于投机行为,进而传导给住宅市场,对平抑房价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住宅市场和土地市场快速发育的过程中,政府干预对住宅土地价格的影响备受关注.本研究检验了政府干预对城市住宅土地出让价格的影响,研究的中心假设是政府干预可能是一个捆绑束缚,它将导致住宅土地的价格扭曲.利用1999年至2005年杭州市出让的146宗住宅土地数据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容积率增加1%,将会导致出让单位价格增加0.611%;出让地块面积增加1%,将会引起出让单位价格下降0.138%.因此,政府干预对住宅土地市场上的出让价格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和扩展空间句法(s DNA)对传统的特征价格模型进行改进,进而提出基于路网的局部特征价格模型(NLHM),并对2014—2015年广州市路网形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进行时空分析。研究发现:(1)不考虑路网变量影响时,地铁、物业管理费、是否精装修等变量对住宅价格的正向作用显著。(2)广州市中心城区主要位于接近度和穿行度的前景网络核心,城市郊区主要位于接近度和穿行度背景网络。(3)接近度与住宅价格呈正相关关系,穿行度与住宅价格呈负相关关系,接近度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大于穿行度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二者对住宅价格的影响都随着计算半径的增加而减弱。(4)接近度系数空间格局具有跨尺度相似的特征,呈现出"郊区高,中心区低"的空间格局。穿行度系数空间格局具有出跨尺度变异的特征,中心城区在局部尺度上体现为穿行度系数绝对值的高值区,而在混合尺度和全局尺度上体现为低值区。(5)地铁变量系数随路网形态变量计算尺度的增加而减小,物业管理费、车位配比、是否精装修等变量系数变异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区域经济间的关系——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张所地  夏天舒 《技术经济》2011,30(10):81-86
采用VAR模型,对1990—2009年山西省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区域经济基本面变量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影响房价波动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识别。研究表明:山西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房地产投资额、城镇化水平与商品房价格存在协整关系,且前者均是商品房价格的Granger原因;市场主体预期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要大于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最后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比较价格水平是用来衡量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测算各国GDP水平的偏差程度的指标。比较价格水平偏离越大,则说明两种方法的测算偏差越大。本研究深入探究造成两种方法测算世界各国经济规模偏差的原因,分别从汇率水平和价格水平两个角度出发,总结了市场分割、贸易壁垒等7个汇率水平造成的差异以及定价机制、经济规模等9个价格水平造成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经济自由度指数、人均GDP、经济增长速度、人均家庭消费支出、对外开放度和汇率制度安排等6个指标变量,作为比较价格水平的解释变量。采用88个国家2000年至2003年的真实数据,实证检验各个指标变量的合理性,并确定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最后,本研究计算出不同发展水平下相对应的比较价格水平,来描述比较价格水平的发展轨迹,从而归纳出发展中国家比较价格水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依托江苏各城市房地产信息上报系统与统计局的公开数据,对江苏住宅价格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多种计量经济研究手段,从住宅价格与经济的协调性、住宅价格结构合理性及住宅价格增幅合理性三方面,论证了2005年江苏住宅价格的合理性,对当前江苏住宅价格认识中存在的部分误区进行了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研究》2017,(8):94-109
本文通过放松Lucas(1978)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完全理性假设,构建了投资者的经济基本面认知偏差对证券价格影响的计量模型。当投资者主观认知和市场实际运行机制存在偏差时,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诸如消费增长率同股权溢价的相关性、累积超额收益等传统资产定价模型无法量化的诸多中国股市难题。本文还推导出了适用于非理性期望的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克服了现有GMM方法只能在完全理性期望下使用的局限性。基于该方法,本文以中国和美国为例,模拟检验了投资主体的不同认知偏差对股价和债券价格的差异性影响程度。结果显示,中美投资者的主观预期形式并不完全相同。美国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信息均值的变化反应较敏感;而中国投资者却对经济基本面波动的变化反应较敏感。该结果从认知偏差角度解释了中国股价长期背离经济基本面的现象,为政府规范股票市场的发展,促进股市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公共资本品规模与城市舒适度密不可分,它是改善城市交通、人文和生态环境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决定住宅价格的主要外部因素。本文利用特征价格模型和2006年天津市内六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公共资本品规模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交通资本特征变量中,地铁对部分地区住宅价格有显著影响,而公共汽车线路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不显著;人文公共资本品变量和生态公共资本品变量对住宅价格影响较小,居民对人文特征、生态特征的意愿支付值较低;公共投资的社会溢出效应较低,居民的住宅需求仍以基本需求为主。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的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洪彬  王秋兵 《经济地理》2011,(6):1008-1013
通过借鉴国内外特征价格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构建反映城市住宅用地市场现状的土地特征价格模型,并对2007—2009年南京市公开出让的156块住宅用地的出让价格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探讨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城市中心影响度、土地交易条件、土地交易方式、容积率、政府公共服务设施、医院、企业、金融密集度、公交站点、时间因素对南京市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有显著影响,并且城市中心影响度为负向影响;②邻里特征对城市住宅用地土地出让价格的贡献率为53.4%,个别特征为31.1%,区位特征为9.7%,其它特征为5.8%;③公交线路对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政府公共服务设施、金融密集度、企业、土地交易方式、医院、城市中心影响度、土地交易条件、容积率。据此,从转变土地管理部门职能、科学确定住宅用地出让价格、合理地确定住宅用地价格指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研究住宅价格的成因及其理论模型,对于保持住宅价格在合理范围内变动,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对住宅价格的非理性变动引起的危害分析入手,全面介绍了住宅价格理论研究的七大理论模型,简要分析了七大模型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并指出了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是宏观经济变量、微观经济变量、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安辉  王瑞东 《财经科学》2013,(3):115-124
本文采用2002年1季度至2011年3季度的经济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并重点研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基本面已经很难解释当前房地产价格的走势,房地产调控政策成为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因素。其中,土地政策和保障房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虽然存在一定时滞,但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长期的且效果明显;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投资者的反馈型交易策略和学习机制是如何影响资产价格演化的.首先,运用Markov链方法刻画了反馈型投资者的信念更新机制;其次,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正反馈及负反馈这两种交易策略在市场中的演化;最后,构建了市场由基本面投资者和反馈型投资者构成的风险资产价格演化模型,分析了基本面投资者的信息收集成本对其套利行为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基本面投资者的信息收集成本较大时,其套利行为受到限制,持续预期交易者在与基本面投资者的博弈中生存下来,并逐渐将基本面投资者和反转预期交易者赶出市场,使得资产价格持续偏离基本价值,持续预期交易者的财富逐渐增加,而基本面投资者的财富急剧减少.本文提出的模型为泡沫及反泡沫产生的原因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同时表明,市场监管部门应尽力减小投资者的信息收集成本,从而增强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证券市场价格与货币供给量互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使用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价格和货币供应量的关系,以期研究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直接的相互关系,检验货币供应量这一中间目标在我国中央银行调控证券市场过程中的适用性.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证券市场价格和M0、M2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证券市场价格可以用货币供应量M0和M2来解释,而证券市场价格变化不是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原因.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供应量和证券市场价格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关系,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调控证券市场的中间目标,灵活调控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决定房地产价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运用了计量经济理论的方法。选择房价指教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GDP,CPI,竣工套数,住宅投资。人均收入作为解释变量。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房地产价格的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绿色住宅市场长期处于"推而不动"的局面,消费者购买意愿是推动其发展的动力根源,而信息是影响购买意愿的本质。文章以西安市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建立绿色住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同时考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阻碍作用,将信息传递途径融入模型之中,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价值感知及生态价值观可影响购买意愿,且价值感知效应更高;(2)经过内化的具体收益信息、质量保证信息、绿色住宅特征信息可影响心理变量;(3)政府、第三方认证机构、开发商对绿色住宅特征信息的传递被消费者认同;(4)第三方认证机构、入住住户对绿色住宅质量保证信息、具体收益信息的传递被消费者认同;(5)绿色住宅价格对生态价值观及价值感知到购买意愿的传递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