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今年以来,那坡县紧紧抓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发展沿边经济,实现文化、旅游、边贸“三套马车”并驾齐驱,积极主动融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越“两廊一圈”经济区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3年6月18日,中国和泰国签署了“中泰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拉开了序幕。广西农垦处于中国面向东盟各国的前沿地域,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己,是广西农垦当前的重大课题。一、广西农垦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接的机遇(一)有利于广西垦区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广西农垦所属企业分布于广西13个地市33个县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有利于“近水楼台”的广西垦区更快地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圈,通过与自由贸…  相似文献   

3.
2001年11月6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港召开的第6次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朱镕基正式提出了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这一构想正在磋商中,并得到东盟各国的响应。根据协商,至2004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结束谈判,2005年实施税减让计划,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生活中的又一大事。对此,上海应抓住机遇,开拓新的经济增长渠道。 一、以“发展”为主旋律的上海与东盟国家经济往来 上海与东盟各国已经形成了多方面的经济往来,其具体表现在: 1、贸易依存关系发展明显。上海与东盟国家贸易上升趋势明显,1997年至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内外因素决定的必然。从内部角度,中国与东盟之间历来就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而当前中国与东盟之间多元化贸易格局更使得双方增长空间巨大;从外部角度,面对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挑战,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迫在眉睫,而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强大根基。本文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筹建历程、建立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聂影  杨红强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1):44-47,51
中国林产品对外贸易是全国贸易顺差的巨大支撑。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林产品进口重要来源地的东盟区内国家正争取中国更大的出口比重。同时国内的可预测因素也支撑了林产品进口的利好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加入WTO的多哈仪式举行的前4天,2001年11月6日中国与东盟宣布将在未来10内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按照中国和东盟达成的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和东盟之间实现零关税、减少关税壁垒和技术壁垒等、加强沿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建设昆明———曼谷公路和昆明———新加坡泛亚铁路等。很显然,一旦这项计划落实,它将是本世纪的一个重大经济革命。舆论界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使世界贸易三分天下的格局日益明显,而且一旦WTO新一轮谈判受阻…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对广西花卉产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去年10月,与东盟10国明确达成了在未来10年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公识。据有关媒体披露,与我国加入WTO开放市场相比,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将开放服务业和劳动力市场。可以说,我国和东盟诸国将在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内彼此开放至少部分金融市场。 本文试图在思考我国和东盟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对未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金融市场一体化及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温带农产品和东盟的热带农产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将在区域内逐步实现绝大多数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由此本文认为,对于我国西南地区而言,应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机遇,依托地缘优势,加快我国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  相似文献   

10.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中国经济升级版"所规划的中期发展目标—经济协调发展、居民共同富裕,以及"中国梦"所期盼的长期发展目标—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正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在空间。具体来看,八大领域潜在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一直以来将发展对外贸易作为国际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措施在实行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成效,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更加强了国际交流,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国际争端,其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业贸易法律问题即比较典型,这些法律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均有一定的历史或政治渊源,也不排除一些经济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制约了双方贸易往来和国家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东亚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世界贸易一般均衡分析模型,模拟计算五种自由贸易区构建的政策方案对2010年世界经济状况的冲击,即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中日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日澳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在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下的东亚自由贸易区。本研究重点分析在不同方案下中国各种农产品的贸易状况变化,从中得出有关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为中国与东盟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提供全方位指导。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双方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的首要推力。深入分析中国与东盟海洋渔业合作领域,探究双方水产品贸易规模及结构并运用贸易指数对互补性、竞争性进行论证分析,提出对策。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海洋渔业合作领域广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促进了双方海洋渔业合作,水产品贸易增长很快且贸易结构稳定,双边贸易以互补性为主,并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双方海洋渔业合作尚存在养殖方式传统、捕捞技术落后、加工基础薄弱、资源养护程度偏低、水产品贸易品种单一等问题,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渔业经济新常态为出发点、以"走出去"战略为推手、以生态可续发展为根本、以海洋渔业共同体为落脚点挖掘合作潜力。  相似文献   

14.
国家工业化与矿产资源消耗呈正相关关系 ,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过程需要充足的资源保障。中国与东盟国家矿产资源自然禀赋的非均衡性为区内矿产资源合作提供了基础。已经启动的国际大通道建设将为矿产资源合作提供基础设施条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超WTO的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政策为矿产资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因此 ,中国—东盟矿产资源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国内企业在区域内共同市场中将有较大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发展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三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指导方针、发展方向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进一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时俱进地构建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组织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热带水果的贸易现状及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早期收获计划及零关税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热带水果及其加工品进口量的增长,丰富了中国热带水果消费市场,对东盟国家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影响突出,也提高了中国热带水果贸易的经济效率,但同时却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逆差的根源。随着低价格东盟热带水果进口量的进一步增长,中国热带水果生产及加工产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科学测度生态文明对管理者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行之有效的措施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中国三大林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7-2016年数据,运用"阈值—绿值"二步方法,在确定生态文明指标及其权重的基础上,通过指标及其权重依次测算了生态文明基本指数、特征指数、共生度指数、阈值、绿值,依次通过阈值、绿值判定中国三大林区是否"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入门)以及"入门"后生态文明水平,据此揭示中国三大林区生态文明发展阶段与建设水平演化规律,然后通过生态文明"指数"回溯"指标"分析中国三大林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其根源。研究表明:(1)生态文明建设要兼顾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而不能偏废其一;(2)东北—内蒙古林区、西南林区尚未"入门",而南方集体林区虽已"入门",但"入门"后处于深绿文明初级水平而生态文明建设潜力巨大;(2)林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和生态优势,林区要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要求进一步深化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新疆作为连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重要门户,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的实现将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文章基于新疆外向型经济的现状,深入分析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新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综合影响,最后提出加速推进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具体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9.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的保障系统,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水利工程建设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大力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构建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河南省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水域生态"复合系统的协调度。结果表明:河南省水利工程系统与"经济—社会—水域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并且其协调度受水利工程系统、经济子系统和水域生态子系统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为促进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今后应加大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是内外因素决定的必然。从内部角度,中国与东盟之间历来就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而当前中国与东盟之间多元化贸易格局更使得双方增长空间巨大。从外部角度,面对NAFTA和欧盟的挑战,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迫在眉睫,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强大根基。本文从CAFTA的筹建历程、建立后对中国的经济影响、筹建障碍以及发展前景几个方面对CAFTA的历史、现状、未来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