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构建了兼顾主客观指标的省际旅游产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测度结果显示,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效率较高却非最优;规模效率在综合效率变化中起主要作用;规模收益阶段同旅游产业效率具有密切关系;动态效率经历了先抑后扬的演变趋势,技术进步是主要原因。为促使中国旅游产业效率提升和转型升级,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理论主要用于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三峡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资源、规模、品牌等优势,而巫山地处三峡,作为全国旅游强县,如何更好地发展当的旅游产业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在已有旅游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基础上,阐述了巫山旅游产业发展概况,结合笔者前往巫山实地调研的情况,提出了巫山在产业集群化背景条件下发展旅游产业的启示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结构及集群效应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及空间集聚与区域布局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一份额法对滨海旅游产业部门结构与竞争力进行分解,全面分析产业整体结构效益和竞争优势,构造了旅游产业集聚能力与产业关联程度测度公式,对我国滨海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及特征进行定量测度,并系统分析滨海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品牌和创新效应。进而,基于集群的区域协作、融合发展、投入引导及竞争优势的视角,探讨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权TOPSIS法对中国2001、2005和2010年各省市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价,进而采用马尔可夫链和MORAN空间自相关法对中国旅游产业集群时空格局演变及区域差异变动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发现:近10年来,中国旅游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迅猛。从空间格局来看,各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正向集聚效应,并且东、中、西部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层级具有自东向西依次递减的规律性}从区域差异来看,各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不断拉大。同时区域间相对差异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旅游资源丰富,然而与资源排名极不相称的是山东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文章依据旅游产业竞争相关理论,构建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测度与评价,将山东省的旅游产业竞争力与大陆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横向比较,并量化出山东省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在全国的排名。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增强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及其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目的,提出“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福利效应”的这一研究主题,并深入分析了该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从正反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外、国内相关学者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福利效应的研究脉络及其最新研究成果;从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福利效应的产生机理、CGE评价模型构建、社会福利效应实证测算、提升对策四个方面提出该研究的基本框架;从旅游产业发展规模与社会福利的协调性、区域差异性及其制度与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综合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效率、结构、环境系统三个维度构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2003—2012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行测度,揭示其总体水平及各子系统质量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运用空间关联指数方法分析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分异及其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0年间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整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且子系统质量水平与整体水平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邻省域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质量水平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域,并向内陆扩散,质量水平冷点区域集中分布在西部省域,且省域数量不断减少;进而提出提升旅游产业效率、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强人才、知识、创新的促进作用等对策建议,为推动中国旅游业长期可持续稳定发展、提升旅游经济增长质量和发展效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在我国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此时,各个旅游产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方式。由此可见,旅游产业的集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才会不断发展出更多旅游产业,而在旅游产业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才会使当地的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旅游产业与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的相互结合对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以及影响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为今后对旅游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配合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南京玄武湖景区旅游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是景区旅游活力的源泉,而集群理论是提升区域产业优势的"金钥匙"。在玄武湖景区旅游相关行业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区位商、最近邻点指数、赫芬达尔—希曼指数、变异系数的测算,从空间和产业关联的角度分析景区旅游集群。研究表明,玄武湖景区区位商为0.46、旅游相关企业最近邻点指数R为0.52,主要行业HHi指数趋于0,旅游产业集群已具雏形,但仍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及企业间联动不足、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经典的产业集聚理论,本文从行业和区域两个不同的视角测度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均衡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发展极不均衡,无论从行业层面还是区域层面来看,我国制造业主要集聚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地区之间发展差异甚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