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以校园和植物固"二园合一"思想为主题,以文化生态和学术生态为核心,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为辅,从而优化高校整体生态环境,努力构建一个内涵丰富的生态校园.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3,(9)
随着对城市生态问题的重视、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及校园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高校校园的生态环境建设,在近年受到共同的关注,其主要问题集中在高校校园的生态环境上,文章结合循环经济的理念,利用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着重探讨如何利用高校现有的资源以及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来加强高校生态校园环境建设,以及在建设中如何引用循环经济的主要思路,创造一个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和谐的生态校园。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是全国的生态屏障,为全国提供着生态公共产品,但由于西部地区生态固有的脆弱性,再加上人地矛盾的突出,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阐述了西部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以生态环境的重建,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以西部经济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互动。  相似文献   

4.
科普旅游能够满足人们在闲暇游憩之余获取知识的欲望。昆明植物园是国内最早建立和规模最大的植物园之一,对昆明植物园科普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其优势大于劣势,机会胜于威胁,劣势可变成分多,威胁可以在开发中通过提升吸引力,加强管理,得以防范和制约。采用一节一叶精品开发战略,开发参与性类和体验类的科普旅游产品,在开发中加强管理和游客的生态环境教育,从而减少威胁,能够实现昆明植物园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国内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和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甘肃省为例,建立符合生态脆弱区科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互动关系模型以及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度整体呈上升趋势;(2)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水平始终小于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因此,为使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提出建设科学价值体系,建立科学激励机制,重新设计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推进产业生态转型,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东北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36个行政村农户为调研对象,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群众参与生态管理活动意愿为调研内容,分析农户对当地农村生态环境的认识水平和参与生态管理的态度、意愿,并在调研数据汇总和计算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生态产业链的会计核算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琴 《经济师》2003,(6):174-175
生态产业链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增大可更新资源存量、改善生态环境。这要求立足于微观经济组织系统地开展生态产业链的会计核算 ,以整个生态产业链系统为一个会计主体 ,把生态环境纳入会计核算体系 ,确认会计要素、计量会计要素、反映和披露对生态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东南海岸带,具有漫长的海岸线,拥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该地区开发的根本与切入点。本文分析了海南岛东南海岸带地区经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指出该地区应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生态宣传教育,以重点项目为契机加快生态经济建设,按生态功能区优化生态经济结构,以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选取了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现均匀度、景观破碎度等景现生态学指标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全校的景观多样性指数比较高,水域景观对整个校园的生态环境起支配作用,景观类型以乔灌木为主,景观破碎度较低.通过分析总结,适当调整各功能区的景观类型,积极发挥水域景观的生态效益,进而达到校园生态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旅游生态足迹可定量反映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根据"生态足迹"的理论基础,以湖南娄底市为例,选取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生态安全、万元旅游GDP足迹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以对湖南娄底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娄底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给旅游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娄底市旅游生态的供给与需求矛盾开始日益突出。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控制旅游生态足迹的需求,是娄底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发展生态旅游是海南发挥独特资源优势的正确选择。本文以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生态旅游为案例,认为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大力推广和开发。  相似文献   

12.
《植物园设计标准》是一部关于植物园设计的国家级技术标准,其制定对完善中国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保证植物园设计质量,全面发挥植物园的综合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对《植物园设计标准》编写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如当今我国植物园的定义、展览温室的设置是否应该进行硬性要求、如何合理规定植物园的用地比例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希望对《植物园设计标准》的逐步完善起到一定作用,并为相关政策制定和规范标准编写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支南  浦正宁  李明 《技术经济》2020,39(5):116-124
为考察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基于2000—2014年全球102个经济体相关数据,探究了全球价值链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贸易深化了国际垂直型分工,显著提升了国际经济周期的协同性;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价值链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协同性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侧面反映出服务业也在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价值链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效应主要体现于发展中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同性受其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自然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在自然境域中开展学习自然知识、建立自然情感、爱护自然行动力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推广生态文明理念和促进教育改革的一种很好补充。基于当今自然教育中商业运营机构多、受教距离远、受众范围小的问题,分析了社区花园作为自然教育载体的可能性及现实意义,提出了社区花园景观化、多元化、共治化和可持续性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策略。以湖南农业大学娃娃农园为例,展示了其作为校园教学实践基地的同时贯穿于教学科研、科普互动、设计创新及施工运维中的自然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生活环境需求的提高要求景观绿地不仅要加强观 赏性和体验性,同时要满足生态可持续的目标。城市更新下 社区花园呈现迅速发展趋势,然而其景观设计与生态修复的 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基于此,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切入点, 结合社区花园的景观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植物生态景观营造 研究,提炼出基于土壤重金属生态修复的社区花园植物景观 营造目标与原则。从社区花园的空间分区设计、植物群落层 次、植物组团配置及重金属污染分级修复进行植物景观设计 的探索,提出基于土壤重金属修复下的植物生态景观设计策 略。以期为社区花园的长远发展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景 观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和阐述"生态园林"理念的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古今这两种园林思想在人与自然相和谐方面的不谋而合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探讨了生态园林文化对自然与人类共存的促进作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7.
现代城市园林具有艺术性、技术性、综合性、时空性、安全性、后续性、体验性、生态与可持续性等特点。为了改善现代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形成结构优、功能全面、景观优美、效益好、健康的具有现代城市特色、整体水平达到国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园林格局,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现代城市园林工程。从园林工程概、预算定额的角度可以将园林工程划分单项园林工程、单位园林工程和分部园林工程,根据国家、省加强园林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可以从源头上推进园林工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和廉政化,提高投资效益,保证园林工程建设质量,全面提升现代城市园林工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博大精深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进行现代园林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在追求多元化,多种文化交流融合与碰撞中,如何在现代环境小品设计中有效地融入民族传统元素,是值得我们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蕴含丰富而独特的健康思想与经营理念,其理论与思想有待深入阐释与梳理归纳。通过查阅古籍资料、结合传统医学理论,挖掘与分析古典园林营建中康养思想的生成环境与养生内涵,并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例,探析其在健康思想引导下的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为目的的园林建构活动与健康生活。从健康科学含义出发论及知觉、感觉、肌体三大方面,从健康环境决策、健康园景营建、健康园居生活等方面进行论证,进而获得现代语境中古典园林健康思维的生成机制,并对其在当代健康园林设计中的理论价值进行总结与展望。研究成果对充实当代健康园林理论,促进以健康中国为导向的风景园林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已完成的华中农业大学校园规划进行反馈调 查,分析校园生态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的实施效果,提出对总体 格局进一步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改进措施。即以最 优景观格局理论对校园进行格局优化,以景观生态效应理论建 设生态廊道,采取紧凑式建筑布局减少建筑占地,在规划设计 中保护并利用多种景观边界。以栖息地保护为核心,通过修复 校园自然景观要素、重建部分栖息地以及引入城市农业等措 施,将校园生物多样性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