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维 《江南论坛》2007,(8):46-47
大学精神是什么?陈寅恪定义的大学精神第一要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蔡元培先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奠定了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精神,他在1919年6月15日的《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里,提出了中国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和自主的;第二,大学应当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第三,大学学术与思想自由需要相应的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北京大学现任校长许智宏认为大学如果没有精神,该大学就失去了它的精髓,大学精神在今天应该体现在它的人文精神、它的科学精神、它的国际化视野.  相似文献   

2.
电子货币的私人发行使得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和"自由货币"的观点再次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形成了自由银行学派。虽然当前电子货币私人发行的格局有些类似学者们构想的竞争性货币供给制度,但是回顾货币史,深入分析自由银行制度,不难发现它并不像自由银行学派学者们所描述的那样完美,在货币金融领域贯彻自由竞争思想是不可行的。当前电子货币分散发行的现状是各国央行基于技术竞争的考虑而采取的权宜之策,中央银行以卡特尔方式垄断货币供给的货币制度并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学术自由:伦理基础、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征 《开放时代》2005,32(5):45-53
学术机构和学者渴望学术自由。但什么是学术自由?为什么学术机构和学者应该享有学术自由?我们对这些问题实际上还缺乏清楚的认识。另外,不同个人的学术自由、学术机构的自由和个人的学术自由有可能互相冲突。不加以合理的限制,学术自由难以实现。本文试图从教育哲学和教育法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学术自由是有限自由,是权力与责任的统一,要保障学术自由的繁荣和实现,需要建构学术自由的双重保险,即学术自律与学术他律。学术自律指使得学术自由在学术界内部得到保障,是保障学术自由繁荣的基础。学术他律指学术界以外的外部因素即政府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对学术自由的限制。是保障学术自由真正实现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经济秩序与伦理秩序是人类秩序系统中两大子系统,从根本上来说,造成人类秩序问题的正是这两大子系统关系上的紧张.自从亚当斯密"经济人"本性在理论上获得道德合理性论证以来,"经济冲动"也就在实践上拥有了超强的道德合法性.然而,"经济冲动"带来的却是社会领域的断裂和人的深层意义的消解.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由"经济冲动"所带来的"领域的断裂"与"大分裂",西方一些学者用一种与"经济决定论"截然对立的文化学的方法重建人的存在道德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乏普遍的思想意义.但是,这种"关系式"的思考方式仍然脱离不了工具理性主义的窠臼,其理论的结果只能是人在获得伦理本位的同时并没有得到真实的自由.因此,只有真正把握自由的道德意蕴,把思想的视角从经济转向伦理的同时再从伦理复归向道德.才能实现物质和精神、权利和义务、个体和整体、自然与自由的和谐统一.而可以用来和解经济与伦理之间紧张关系的就是生态伦理哲学思维范式.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来说,我们在获得经济建设长足发展的同时必须重建社会的伦理文化.这也正是和谐社会建设之时代课题的生态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学术精神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表现在学术研究中即“为学术而学术”的原则。如何在现有社会经济环境下,重拾学术精神,提高学术创造力是学术界面临的一大难题。学术管理制度功利化,学术目的功利化,以及学术研究能力的弱化是当下学术精神缺失的主要致因,而扭转这一局面就需要从学术管理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变革入手。  相似文献   

7.
自由的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的精神根本上是自由和权威、活力和秩序的兼容精神.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享廷顿的告诫可谓苦口良药:“主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 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在自由与权威、活力与秩序之间寻找平衡.  相似文献   

8.
诺奇克是一名自由至上主义者,主张个人权利与个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诺奇克的国家理论就建立在其权利至上和自由至上的原则基础之上.他论证了"最低限度国家"产生的过程,认为"最低限度国家"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其发展经过了保护性社团、 支配性社团和超低限度国家的三个过程,最后发展为"最低限度国家"."最低限度国家"在形成的过程中并没有违反自由至上的原则,因此是合理的、 正义的.同时,诺奇克进一步提出"最低限度国家"是唯一合理的国家形式的观点,认为罗尔斯式的拥有功能更多分配国家和拥有功能更少的乌托邦国家都必将侵犯个人权利,违反自由至上原则,只有"最低限度国家"才能最少的侵犯个人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9.
经济秩序与伦理秩序是人类秩序系统中两大子系统,从根本上来说,造成人类秩序问题的正是这两大子系统关系上的紧张。自从亚当斯密“经济人”本性在理论上获得道德合理性论证以来,“经济冲动”也就在实践上拥有了超强的道德合法性。然而,“经济冲动”带来的却是社会领域的断裂和人的深层意义的消解。 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由“经济冲动”所带来的“领域的断裂”与“大分裂”,西方一些学者用一种与“经济决定论”截然对立的文化学的方法重建人的存在道德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乏普遍的思想意义。但是,这种“关系式”的思考方式仍然脱离不了工具理性主义的窠臼,其理论的结果只能是人在获得伦理本位的同时并没有得到真实的自由。因此,只有真正把握自由的道德意蕴,把思想的视角从经济转向伦理的同时再从伦理复归向道德,才能实现物质和精神、权利和义务、个体和整体、自然与自由的和谐统一。而可以用来和解经济与伦理之间紧张关系的就是生态伦理哲学思维范式.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来说,我们在获得经济建设长足发展的同时必须重建社会的伦理文化。这也正是和谐社会建设之时代课题的生态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思想进入我国,我国的人民越来越追求自由.思想决定行为,思想自由处于人们追求自由的核心地位.然而,就在人们思想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自由的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存在根本的矛盾呢?新时期的思想破治教育该如何开展呢?本文将对思想自由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作出解释说明,从而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价值无涉"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概念,但是对此学术界却存在严重误读。本文从韦伯构建学术公共领域的角度,认为韦伯"价值无涉"的"客观性"原则具有双重含义,既是为了破除普世性的理论神话,也论证了价值判断需要"科学"的论证,而经验事实需要在与文化价值的关联中获得意义,这是学术伦理存在的基础。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韦伯阐明了他的"理想类型"是对经验事实的逻辑整理,而不是"客观"反映,这是"价值无涉"的第三个含义。本文还讨论了韦伯的新闻思想及其实践与学术公共领域的关系,并提出今天重读韦伯的意义在于构建中国的学术共同体和学术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2.
刘涛华 《时代经贸》2011,(14):60-6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思想进入我国,我国的人民越来越追求自由。思想决定行为,思想自由处于人们追求自由的核心地位。然而,就在人们思想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自由的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存在根本的矛盾呢?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该如何开展呢?本文将对思想自由与思想驶治教育的关系作出解释说明,从而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与阿马蒂亚.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虽然在哲学基础和某些观点上具有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存在着分歧。前者所阐述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在消灭分工和私有制的前提下实现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阶段,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后者所阐述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在承认分工和私有制的前提下实现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实现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环境,因此,我们应在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国情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吸收阿马蒂亚.森思想的科学成分,以解决商品经济阶段的人的片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于自由与必然的辨证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其明确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是以认识客观规律和必然性为前提的,自由不是一种理念的玄思,而是实践产物.这些观点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裴艳 《财经窗》2003,(12):43-44
从16世纪起,以儒家为代表的先秦各家著作相继传入欧洲,欧洲思想界深受其影响,在西方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思想,这与先秦儒家推崇的自由经济思想实在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6.
高胜 《经济师》2006,(8):56-56
虚拟空间的表达自由造就了海量信息的迅捷交流,自由是网络的生命,责任是网民的本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网络文明,维护网络世界的秩序与自由,必将有利于我国互联网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正当行使,使其能根据客观情势作出合法、合理的行政处罚,有利于有效维护金融秩序。本文分析了人民银行行政处罚自有裁量权的体现,并对规范控制行政处罚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9,(12)
康德的哲学所解决的是自由问题、人的问题。他以形而上学的"哥白尼"式革命,指出人的认知受必然性的限制,不可认识自在之物、但在道德实践领域却是自由的。为解决当下市场经济中面临的道德与自由受限的问题,需要重新回溯康德的哲学思想,考察经济行为与道德自由的关系,探究道德与自由在市场中的本质,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启示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科研评价对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着重要意义,学术影响力评价是科研评价中重要的一环,如何对学者学术影响力进行公平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评价是众多管理部门面对的棘手问题。以学者的论文及其引文作为学者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依据,以SCI-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论文数量、期刊分区和影响因子以及论文被引次数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以后,具有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出现。他们从官僚阶级中脱离出来,出现在不同的岗位上。择业的自由促成了他们活动空间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但是知识分子在自由中又保持了统一,他们所继承的那种传统"士大夫"的人文关怀精神,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意识,又使得他们与社会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知识分子在为整个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而奋斗,在为整个民族的崛起与繁荣而拼搏。在民族危亡时期,他们积极寻求救国真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们举起了革命的旗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征途,知识分子"任重而道远",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