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计政策变更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既涉及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又涉及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令不少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感到困惑.本文就追溯调整法下会计政策变更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出一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所得税费用影响金额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找出了不同存货计价方法下会计处理及报表所列数据的差异,并指出:会计政策发生变更并不会影响企业应交的所得税,但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3.
刘慧翮 《会计之友》2006,(22):21-22
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引起变化的损益项目,有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之分,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又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之别,因此对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的影响额也存在差异.本文分别分析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引起的损益项目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找出了不同存货计价方法下会计处理及报表所列数据的差异,并指出:会计政策发生变更并不会影响企业应交的所得税,但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5.
会计政策变更的所得税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其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在追溯调整法下,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需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额和对所得税的调整额。其中,所得税的调整额是计算会计政策变更  相似文献   

6.
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引起变化的损益项目,有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之分,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又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之别,因此对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的影响额也存在差异。本文分别分析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引起的损益项目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为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其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在追溯调整法下,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需计算会计政策下的差异额和对所得税的调整额,在这两个问题中,所得税的调整额是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属于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一般情况下,对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不会影响以前年度应交所得税,即不涉及“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相似文献   

9.
孙长峰 《会计之友》2006,(24):25-26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政策变更对投资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关键在于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是否高于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以及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即应付税款法还是纳税影响会计法)的选择,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即成本法和权益法)无关.本文分析了不同情况下所得税的影响额和累积影响数的计算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准则内容的变化使所得税处理也相应发生变化,所得税费用确认和计量的原则、方法也有较大变更。新准则所得税会计出现的许多新观点,是会计实务的新发展,也更加贴近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企业发生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及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从而需要进行前期损益调整时,首先要判断企业是采用应付税款法还是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其次要考虑需要调整的事项构成的是永久性差异还是时间性差异。只有知道了企业所采用的所得税会计方法和差异的性质才能判断前期损益调整事项对所得税处理产生的影响。笔者将上述情况的账务处理方法汇总如下表所示:前期损益调整事项的所得税核算差异情况表1、当需要调整的前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形成永久性差异时,前期损益调整事项不会对所得税费用产生任何影响。这里永久性差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会计政策变更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中所得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谌勇 《财会通讯》2005,(6):47-48
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不因政策变更而调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在应付税款法下,由于所得税等于应交税金,即应付税款法下会计政策变更所得税的影响数为零,不用调整“所得税”和“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无论政策变更后形成的是永久性差异还是时间性差异。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会计政策变更后形成永久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为零,不用调整“所得税”和“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如果政策变更后形成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政策变更对投资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关键在于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是否高于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以及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即应付税款法还是纳税影响会计法)的选择,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即成本法和权益法)无关。本文分析了不同情况下所得税的影响额和累积影响数的计算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4.
谈递延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会计政策变更涉及的递延所得税会计核算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变更会计政策能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时,企业应变更会计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采用追溯调整法对会计政策变更进行会计处理,则涉及的递延所得税会计核算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正确计算两  相似文献   

15.
温玉彪 《会计之友》2009,(14):103-104
本文主要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发生变更的会计处理进行探析,并归纳总结了由于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而发生或转回的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类型,以及进行纳税调整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一、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处理方法(一)所得税在会计实务中,所得税是一个统称,在具体会计处理时,应分为"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现将二者比较如表1。只有明确了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是二个不同的概念,在会计处理时才不会混淆。值得说明的是,高级会计实务主要考核的是如何确定所得税费用。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发展是从1994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中,规定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同时规定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就是允许企业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法"之间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当企业发生会计政策变更、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及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时,经常会涉及到对前期损益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和《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这些前期损益调整事项需在本期编制调整分录,其中对于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直接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对于会计差错更正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损益调整数,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后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在调整分录中,“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核算结果是前期净损益。由于净损益是税后的概念,所以在会计处理时,需要将前期损益调整事项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差额,计算所得税费用并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相似文献   

19.
一、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思路所得税会计是如何将应交所得税确定为所得税的费用,应交所得税是起点,所得税费用是终点。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比较如表1所示。在应付税款法下,所得税费用等于应交所得税,即交多少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就是多少,相当于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取消了应付税款法,所得税的核算只能采用国际上通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一、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思路 所得税会计是如何将应交所得税确定为所得税的费用,应交所得税是起点,所得税费用是终点。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比较如表1所示。在应付税款法下,所得税费用等于应交所得税,即交多少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就是多少,相当于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取消了应付税款法,所得税的核算只能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