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上海资信、安融惠众、阿里征信等互联网金融专业征信机构或“准征信机构”,P2P 网贷、众筹融资、大数据金融等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迫切需要对众多参与主体进行信息挖掘、分析和共享,互联网金融下的征信机构需求应运而生,并大体可分为互联网征信机构和大数据征信机构两种类型。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应充分利用两者的潜在市场需求,推动两种模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市场诱导性制度变迁的各自优势,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互联网金融征信服务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形式与发展轨迹,也改变了传统征信业务的覆盖范围与应用领域,这为征信业监管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监管机构应结合征信市场参与者、信息采集与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变化,从明确互联网金融中征信业务主体的身份定位和互联网金融征信问题的管理规定,充分关注信用信息社会化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制定社会化信用信息使用法规等方面着手,做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征信业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3.
信用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互联网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是征信.对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征信的内涵、互联网金融征信的隐私保护、互联网金融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信息共享、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用评分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当前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互联网发展的重大课题是要构建互联网金融征信,前瞻性地构建完善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并对如何规范和促进互联网金融征信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比较"平台征信"和"央行征信"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指出央行征信模式是目前快速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从制度支撑、现实需求、有益补充和技术保障四个方面分析了将互联网金融征信纳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可行性,提出要在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互联网金融征信行业标准的前提下,推动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比较“平台征信”和“央行征信”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指出央行征信模式是目前快速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有效途径,并从制度支撑、现实需求、有益补充和技术保障四个方面分析了将互联网金融征信纳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可行性,提出了要在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互联网金融征信行业标准的前提下,推动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背景、变化和创新的研究出发,并以蚂蚁金服有全体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例,总结其发展模式的创新历程。通过对蚂蚁金服互联网生态体系的研究,以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征信和互联网银行的三种视角归纳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来源、实施途径和市场效果,对以蚂蚁金融为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进行整体的总结并得出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建立普惠金融征信体系,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征信信息的覆盖面.现阶段,征信体系建设路径应以政府推动、市场化主导的模式,构建以央行征信系统为主、商业征信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从参与主体、业务模式、运行机制和市场规模四个维度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缺失、监管主体缺位以及风险复杂多样且影响深远等突出问题,建议构建理论体系和政策框架、完善监管体系和加快推进征信业发展,并提出以互联网金融发展推动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内生金融不足是中国农村金融供需不匹配的重要原因。目前新兴的农村“互联网+产业链”金融模式,是一种各市场参与主体通过竞争博弈自下而上形成的、弱政府干预的、金融效率较高的、市场竞争充分的“内生性”农村金融模式。结合农村内生金融理论,对四个典型案例的分析表明,“互联网+产业链”金融模式通过核心企业主导创新、产业链金融支撑、移动互联网覆盖、大数据征信、整合各类金融机构等机制,有效推动了中国农村外生金融内生化发展,促进了农村金融的供需匹配和深化。但由于核心企业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以及发展战略不当等问题,加上我国金融管制力度较大,制约了农村“互联网+产业链”金融模式在全国范围的推广,需要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加以规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征信将形成三大数据体系:金融征信体系、行政管理征信体系和商业征信体系。金融征信体系是以金融业主管部门为主导进行建设,行政管理征信体系是以政府及其主要职能部门为主导进行建设,商业征信体系是以行业协会组织及其会员为主导进行建设。金融征信体系、行政管理征信体系是整个征信体系的基础供应商。在它们周围将会存在并逐渐发展出一批专业的、有一定规模的征信中介机构。这些机构以金融征信和行政管理征信开放的信息为基础,进行综合或深加工,制作出满足终端市场需求的专项征信产品和综合征信产品。这三大数据体系在征信体系中应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它们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每个体系都有自己的侧重点,目的都是为整个社会服务,都是征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正确认识政府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征信体系建设的模式应是公共征信与市场征信同时起步,共同发展。当前政府行政征信管理最主要的问题是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因此有必要建立国家级和省部级交换平台。政府信用信息应在市场成熟的情况下、在政府信用信息合理分类并实现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有条件地、有序地开放。  相似文献   

11.
台湾征信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台湾征信业随着台湾经济的现代化进程而跌宕起伏,从1931年至今已有80年历史。在公共征信与私营征信机构的差异定位、征信市场监管、征信产品设计与开发以及推进征信业国际化等方面,台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大陆征信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评级具有减少信息不对称、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润滑剂作用,因此,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引入信用评级机构十分必要。结合宁夏实际,分析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模式,认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引入信用评级机构应当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人行监管"模式,并且引入后应从提升业务人员水平、完善监管方法、加强业务指导等方面,推动信用评级机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过去十年,征信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但其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对主要服务低收入群体的小额信贷则重视不足。直到2010年底,印度爆发严重的小额信贷危机,征信在减少和预防低收入群体过度负债和信贷违约风险方面的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进一步重视。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快探索适合本地区的金字塔底层①征信建设模式、加大对其支持力度,推动并鼓励在小额信贷组织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扩大现有征信机构的覆盖范围、降低小额信贷组织加入征信机构的成本和制度门槛,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加强了对评级机构和评级业务的监管。目前,我国资信评级业一方面存在立法不完整、监管不明确、恶性竞争现象突出、评级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不够等问题;另一方面,面临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建设需求、双评级制度的实施、行业内资产重组、政府的大力扶持等发展机遇。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立法方面、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评级机构、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促进我国资信评级业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完善的征信体系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信用缺失问题的重要举措。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征信体系,尤以美国最为发达。总结美国征信体系的征信法律体系健全、征信监管框架完备、运作机制市场化、信用评分模型先进等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征信体系的发展模式:坚持公共征信模式,依托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完备的征信业监管框架,采用使用方付费的征信付费方式,采取适度垄断的发展方式并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此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的拙劣表现表明,仅靠信用评级业的行业自律是不够的,信用评级机构应当被纳入金融监管的范畴。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我国应建立健全信用评级法律法规体系,尽快明确信用评级的监管组织体系,制定信用评级行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执业行为,完善信用评级的认可机制,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利用银行工具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化运作是破解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瓶颈的重要手段之一。从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市场化运行状况、技术创新市场化运行工具特点及创新过程中对金融的有效选择等方面,特别研究银行信贷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密切关系。然后,提出利用银行信贷工具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化运行的机制和途径,即建立创新基金、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性金融信贷机构、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等。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评级业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的重要力量,代表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国家地位。分析中国信用评级市场被他国控制后的危害,认为中华民族和中国金融业的崛起必须有独立自主的民族信用评级机构保驾护航,应提高党政干部对拥有信用评级权重要性的认识,立即起草《信用评级法》并整顿被控制的信用评级市场,积极自主研发信用评级方法和评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