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李萌 《中国财政》2014,(4):68-69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一项重大问题,对于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都将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要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遵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更突显了财税政策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发展现状(一)老年人口及社会养老服务情况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14.3%,其中农村老年人口有1.12亿,占农村总人口的17%。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抚养  相似文献   

2.
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不仅要健全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的投融资机制,还应关注社会养老服务劳动供给的实现问题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国的养老政策十分重视社会养老功能。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提出,"建立家  相似文献   

3.
《礼记·礼运》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有所养,一直是自古以来社会所追求的一大理想、普通百姓心中的美好愿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礼记·礼运》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有所养,一直是自古以来社会所追求的一大理想、普通百姓心中的美好愿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养老服务需求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使其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养老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城乡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和生活节奏加快,中青年一代正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照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力不从心,迫切需要通过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来解决。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扩大消费和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对照料和护理的需求,有利于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的形成。据推算,2015年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4500亿元,养老服务就业岗位潜在需求将超过500万个。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出台政策措  相似文献   

4.
《中国财政》2014,(3):21-23
截至2012年底,江苏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24.7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8.9%。面对"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空巢多"的严峻形势,江苏省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作为各级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实事之一着力加以推进。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把支持和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一起谋划部署,坚持上下联动,切实加大投入,抓好责任落实,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夏洪 《中国保险》2012,(9):17-19
居家养老仍将是主要的发展趋势《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预计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将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但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缺乏,供需矛盾突出。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转变日益迅速,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对及时性、灵活性、多样性、便捷性养老服务的需求。然而,"互联网+"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将会为这些难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工具和思路。为此,本文以"互联网+"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深度融合为切入点,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别以政策基础、技术基础、经济基础、心理基础这四个视角来剖析在我国构建"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可行性,从而为"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的数量激增,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到猛烈冲击,家庭赡养功能的日趋弱化,家庭养老越来越依托社区服务,逐渐向社区加居家养老模式过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成为社区建设中的当务之急。本文在结合调研结果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苏州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然后结合了沧浪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邻里情"虚拟养老院的有益实践,进而提出了关于苏州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期间我国老龄化程度步入加速期,预计2015年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2.21亿,占当期总人口的16%,2030年老年人口则将突破3.5亿。如何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必须超前科学设计的重大政策和制度变革问题。财税政策是政府养老服务体系改革的基本内容,既事关总体目标的实现方式选择,也约束各类制度安排的落实程度。因此,必须从战略和顶层设计角度去制定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财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快速高龄化是新时代中国老龄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5—2014年的数据,通过长期多维健康贫困指数的度量与分解,考察了高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病残趋势、健康不平等以及社会养老保障与服务在改善老龄健康上的政策效果。结果发现:高龄老人长期"带残生存"的问题不容忽视,自理能力与认知功能受损对总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突出;女性、农村及低收入等弱势群体更容易陷入长期多维健康贫困;医疗服务可及性与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降低长期多维健康贫困的发生风险。鉴于此,政府应在提升医疗及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和均等化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社区长期照料服务和老年认知功能的早期筛查与干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相应地使社区养老服务面临着不均衡发展。本文以调研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失能老人与非失能老人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不同,并分析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最终发现,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年龄、患慢性病的种数、子女数量等因素影响着老年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从2010—2014年,无论是老年人口的数量,还是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都有了明显的增长,老年养老服务需求缺口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将利用2010—2014年北京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以及最新有关养老服务行业方面的数据,从居家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两个方面现状进行分析,由此提出应延长退休年龄、深化养老服务内涵、合理引导养老服务市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上海面临"未富先老"及家庭保障功能持续弱化的严重问题,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在社区居家老年护理服务模式的探索中,上海建立了一批以社区为依托的老年服务中心,在实践中积累了社区居家养老的经验。未来构建以社区支持系统为基础的老年护理保障服务体系是上海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黄晖 《金融博览》2022,(7):14-15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养老金融业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22年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及9个方面具体工作任务.2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又...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2025年超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龄群体疾病类型转变、护理需求剧增的状况,同时减轻医疗与介护保险的财政负担,自2014年起,日本在现有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成立了社区医疗护理综合确保基金,提出要推动"地域医疗服务体系"和"社区综合护理体系"的协同发展。本文围绕日本"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历史演进、主要内容、财务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借鉴日本经验,从制度分析视角探索"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未来发展以及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未富先老现状、庞大的潜在老龄人口和养老业处于初级阶段的国情,使中国养老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诸多难题,如何解决中国养老的困难与瓶颈,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时代金融》本期策划以当前中国养老业现状和面临问题为主线,介绍国外的养老经验和国内的养老尝试,试图为中国养老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可供借鉴的模式。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真正实现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这三种养老模式在顺应中国传统文化,适宜中国水土的同时,机构和赡养人能够承受日益沉重的养老支出。  相似文献   

16.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在这样的形势下,养老服务产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变成了能否完成养老产业新一阶段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通过中国目前老龄化现状及养老服务需求分析明确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就业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就业定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保险》2011,(2):7-7
据近期民政部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称,我国到2015年要基本形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直接新增养老服务就业岗位500万个。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相似文献   

18.
失能老人是一个特殊且迅速增加的弱势老年群体,关注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问题对解决我国复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当前在资源总量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现有的长期护理服务资源,建立全方位的、专业的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正是通过建立社区、社区卫生服务、家庭三维一体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为依托"的白天托管式长期护理服务模式(以下简称"白托模式"),为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也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分析社区居家养老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互联网+”智能化互动式社区居家养老发展模式,其能有效解决目前养老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最后介绍“互联网+”智能化互动式社区居家养老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社区居家养老人群提供智能化、互动式、一站化的养老服务,让每一位老年用户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一种养老护理保险政策及服务体系,并以多层次护理服务网视角,检视目前的老人护理体系。本文首先研析人口老化趋势及老年护理内涵;第二,就目前的养老护理中的服务提供,以居家式、社区式、机构式等三面向,加以检视服务提供的现况;第三,从正式及非式资源二面向,探讨目前老年护理资源上概况及其供需平衡关系;最后,以多层次护理服务网的概念,针对养老护理保险政策提出几点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