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姚程 《现代商业》2014,(15):282-283
最近几年,我们发现全球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多,并且这些活动可能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具有影响作用。在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另外也使得中国有了一个更自由,更开放,更完善的金融市场。因此,中国经济变量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也越来越有预测能力。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来研究中国经济变量对于中国股市收益率的预测能力。从投资角度来讲,这些发现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
叶小果 《网际商务》2014,(11):92-92
你们这样不行啊,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得太少了。不接地气,跟不上潮流。一群中国人被一个外国人这样批评时,被批评者谦虚地说,我们会努力多了解一些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若无其事地说:OK。我会帮助你们的,毕竟我是个中国通。  相似文献   

3.
黄升民 《广告大观》2006,(12S):27-28
消除对中国广告业的行业歧视 中国广告行业的核心问题是,必须消除对中国广告业的行业歧视。媒体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对广告人持批评态度,甚至把广告人同吸毒这一类不法分子联系起来。我们再回头想一下,对医务人员、律师这样的人群,媒体会随便批评吗?这就是对中国广告业抱有的歧视态度所造成的。对中国广告行业必须抱有正确的态度,强调广告业对营销、信息乃至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在这个前提下正视中国广告行业的一些不良现象并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众说纷纭,从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广播电台的一项全球调查出发,归纳出了两大类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际形象的认识,分析了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外人的眼睛往往也是我们审视自身的一面镜子,因此,关注西方媒体对中国市场的观察,对我们审视中国商业世界也有着不可否认的意义。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整个世界来说,2007年都不是平静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进入西方媒体关注视野的中国现象有哪些?他们又如何反应?借助外人的眼睛,我们将能看到一个不同的中国,而理解这些看法本身,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市场将有意义深远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新财富》2007,(3):66-67
高盛最早提出“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概念,不仅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打下理论基础,而且高盛更是以自身的行动实践来证明它的判断。以“金砖四国”.之首中国为例,高盛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属于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投行之一。前任总裁亨利·鲍尔森自1992年以来到访中国不下70次,甚至有人认为鲍尔森与中国领导人的关系亲密程度已经超过某些美国政府高官,而现任总裁布兰克凡也认为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金融贸易体系,中国将继续经历快速的发展和持续的繁荣。可见高盛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已十分必要。本文以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战略特点以及实施成果进行了简单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紧接着提出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最后针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对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策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8.
关田刚司 《华商》2014,(2):84-84
我来中国15年,中文已相当流利。别人以为我对中国语言的理解无可挑剔,事实是,我仍常碰到很“囿”的时候,因为中国人的“潜台词”是比中文更玄妙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吴晓波 《商界》2006,(12):70-77
在1978-2008年这30年的中国现代企业史上,中国市场上主要存在着三股力量:国营公司,民营公司,外资公司,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它们的利益切割以及所形成的产业,资本格局,最终构成了中国经济成长的所有表象。 中国现代商业变革是一场由国家亲自下场参与的公司博弈,在规律上存在着它的必然性与先天的不公平性,但对这种制度上的缺陷进行客观而公允的评价并不容易。 也许,只有对中国企业这30年的历史进行全景式解读,才可能透过奇迹般的光芒,拨开历史深处存在着的那些迷路雾; 国家在这次企业崛起运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为什么伟大的经济奇迹没有催生伟大的公司? 中国企业的超越模式与其他超越型国家之间有何差异? 30年时间,足以让中国企业界对超常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效应进行重新思考。为便于中国企业界进行这种思考,本刊从本期开始以连载的形式推出《1978-2008:中国企业史》,对中国企业这段不平凡的历史进行全景式解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李彬 《中国物价》2011,(6):53-55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这些成就的取得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纷纷探讨中国奇迹的原因。2004年清华大学雷默教授“北京共识”的提出掀起了一股对“中国模式”研究的热潮。针对目前学术界对“中国模式”的争议.本文提出了“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及其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了WTO(世界贸易纽织),对中国的整体发展而言,既是一个机遄,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中国杠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论文就中国加入了WTO对中国农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井针对一些挑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以促进中国在国际社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卢一平 《上海商业》2003,(12):16-17
经营会展业25年、家具业10年时间的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明亮先生,对中国乃至世界家具业的历史、现状了然于心,与中国家具协会十年的合作,共同打造出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这一著名品牌展会。正因着一份对家具业的执著和热爱,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俨然已成为中国会展业的标杆,更是中国家具业的风向标。“我首先是个展览人,然后是个家具人!”怀有浓郁家具情结的王明亮先生对记者道出了心里话。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9月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这对全球来说是百年一遇的危机,但同时危机也蕴含着机遇。笔者认为,对中国来说机遇甚至大于风险,对中国企业而言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有可能把风险转化为机遇 。本文旨在剖析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发掘危机中蕴含的机遇,探讨中国企业如何将危机转化为机 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CAFTA建设的推动作用,东盟及世界有目共睹。中国-东盟迈入“钻石十年”,中国会一如既往的积极推动CAFTA的建设。新时期,中国推动CAFTA建设的项目开始启动,并且中国对CAFTA建设做出了全面的规划,这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促进东盟国家的发展,促进区域外国家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无疑已经进人高危时期。说起来,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好”,属于“盛世”,说“高危”似乎危言耸听。但略有认知能力、对中国现状有基本了解的人都不能否认,中国现在确实危机多多,愈来愈多的群体性事件就是最明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巴曙松 《商界》2009,(10):102-102
近一段时间,中国股市的大幅度向下波动.体现了市场对中国经济二次探底强烈的担忧。  相似文献   

17.
访问中东欧的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外界看来俨然成了一位中国的“超级推销员”。欧洲媒体对他成功“推销”中国的高铁技术,赞叹不已。实际上,自2013年3月出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李克强每次出访,都不辞辛劳地向世界推介中国品牌,让“中国制造”高调亮相海外。  相似文献   

18.
盘点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让我们振奋不已。“改革开放”四个字中,两个字直指中国外贸,可见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起飞的一翼。  相似文献   

19.
《WTO经济导刊》2005,(4):10-10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外贸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外贸2004年更是坐到了“老三”的位置,各种舆论始终对中国表现出的“大”与“强”纷争不止。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白酒,越来越凸显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国粹”地位。一部中国文学史,离开“诗与酒”,它会显得苍白与失血,而当今中国人的生活,如果离开了中国白酒,生活的快乐指数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