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使公司内的不同利益主体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和相互制衡机制。因此,清楚地认识和理解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先决条件。股东和经营者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应当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聘用经营者来替他们负责公司的管理和运作,替股东的利益服务。但是经营者有其自身的利益要求,这种利益很可能会导致背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甚至出现所谓的“经理控制”,产生高昂的“代理成本”,从而损害股东的利益。经营者让他们的股…  相似文献   

2.
张琰  郝玉柱 《经济师》2000,(10):121-122
一、法人治理结构是适应企业产权社会化要求的权力制衡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规范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之间的权力与责任的制衡关系。从广义上讲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公司外各种相关利益者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法律、公司文化和规章制度等。公司治理结构表明 ,在公司众多的利益关系者 (诸如股东、董事、监事、债权人、经营者、职工、供应商、用户 )当中 ,由谁来控制公司 ,由谁决策 ,由谁执行 ,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成员之间进行分配 ;公司经营的目标 ,不能仅局限于股东利润的最大化 ,还应考虑同公司利益相关的职工、债权人、供…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公司融资结构,是公司融通资金不同方式的构成以及融资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股权和债权不仅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融资工具,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治理结构;融资结构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因此,设计和选择合适的融资结构,充分发挥其治理作用,对现代公司至关重要。二、公司融资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形成的基础1.公司融资结构决定着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公司融资结构决定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权利配置,是企业各种权利配置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当企业负债率较低、债权人权利相对较小时,通常外部控制权市场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形成股东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而企业负债率相对较高、债权人权利较大时,债权人会重视内部治理的作用,形成债权人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同时,融资结构的调整,会引起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之间控制权的重新分配和争夺,并促进相机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企业融资结构变动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动决定着融资企业的控制权在股东和债权人间的分配,决定着股东和债权人对融资企业的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的强度,这必然会影响到公司治理结构,具体表现为:激励效应、信息传递效应、控制效应;这种影响是通过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外部接管市场以及代理权竞争实现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表现于公司董事会的组成与行为——如何对公司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政府以及员工利益加以及时与全面的考虑,广义而言,也就是对公司所处的法律与商业环境的综合反映。各国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与实现目标都不一样。英美法系国家更为关注股东利益的创造和增加。大陆法系尤以德国为主,除了关注股东利益外,还关注供应商、债权人、客户尤其是员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表现于公司董事会的组成与行为——如何对公司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政府以及员工利益加以及时与全面的考虑,广义而言,也就是对公司所处的法律与商业环境的综合反映。各国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与实现目标都不一样。英美法系国家更为关注股东利益的创造和增加。大陆法系尤以德国为主,除了关注股东利益外,还关注供应商、债权人、客户尤其是员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债权人市场、债权人保护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债权人市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1.债权人保护机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是一张由股东、债权人、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及其他有关利益主体共同组成的“契约网”。契约本身所内含的利益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公司的利益主体之间应该是平等、独立的关系,而企业的效率只能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平等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股份公司是一个由股东、经营者和职工等所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关系网络。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视角。私营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对资本所有者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私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体系,具体包括对职工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社区的责任和慈善行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是股东、债权人、经营者等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一系列代理契约关系的联结。企业经营者为了解除自己的受托责任或为了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声誉以获得丰厚的酬金,会向股东、债权人等利益主体披露会计信息的激励约束机制。但这种机制是不充分的,因为在委托代理关系巾信息的不对称性、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目标的不一致性以及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本身固有缺陷等经济利益而故意歪曲客观事实,报告虚假的会计信息。投资者根据不可靠的信息所采取的投资决策行为就无法起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功效,甚至会扰乱市场经济的秩序。  相似文献   

10.
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权力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结构的选择实质上是股东、债权人和经理博弈的结果.股东和经理之间主要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投资者通过观察公司负债率来判断公司的质量以决定是否投资.通过对股东、债权人和经理之间博弈的研究,可以看出公司治理结构达到有效运转是股东、债权人和经理相互博弈的结果.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结构的设置和选择以保持有效的约束与监督,从而达到股东、债权人及经理各方面利益的均衡,以保证企业效率的提高和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目标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目标模式是用以处理不同利益集团,即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社区等之间利益格局关系,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目标模式不仅在于确定公司治理的目标,即公司治理为谁服务,而且还在于它直接决定了公司治理的主体、公司治理的结构、公司治理的机制等。本文分析批判了流行的两种公司治理目标模式,即股东至上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S-O-E公司治理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公 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的基础 ,内部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又进一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正确发挥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企业内部会计体系的各项职能必将促进企业的发展。一、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的公司制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当一方(委托人 )对另一方 (代理人 )的行为具有依赖性 ,并且获取关于后者行为的信息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时 ,就会产生道德风险。因为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是不一致的 ,前者更倾向于谋取自身利益。企业理论认为 ,有关的代理关系是指 :所有者与经营者、股东与债权人、企业和非投资的利害关系人 ,例如雇员、供应商以及顾客之间的关系。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地位及其所拥有的信息量的不同 ,从而引起以下代理成本 :(1)签约成本 ;(2 )监督和控制代理人的成本 ;(3 )确保代理人做出最优决策或者保证委托人由于遭受次优决策的后果而得到赔偿的保证成本 ;(4 )不能完全控制代理人的行为而引起的剩余损失。这种代理成本的存在使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提上了议事日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由具有不同职能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公司在经营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3.
所有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   总被引:183,自引:4,他引:179  
本文对股东、债权人、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作了一个简要的框架性分析 ,指出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具有相对中心或主导的地位 ,而民营公司的治理则可能要优于国有公司的治理。文章认为 ,市场经济条件下债权人的存在或融资结构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委托代理关系与公司控制权的争夺 ,因而融资结构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治理结构。文章还对董事会作为一种治理机制的合理结构与规模问题提出了看法 ,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越小 ,其绩效可能越好。  相似文献   

14.
钟海燕 《经济与管理》2012,(11):60-63,70
通过建立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的通径模型,研究以股东﹑董事﹑债权人﹑经营者为参与人的各种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分析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债权治理机制及其相互作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负债融资的治理效应主要是负面的;另一方面,虽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独立董事比例等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债权治理机制发生相互作用,但并没有对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形成有效制约,导致内外部综合治理效应也是负面的。因此,要想有效发挥企业债权治理的作用,不能仅从外部债权治理入手,还应将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债权治理有效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吴春平 《时代经贸》2007,5(12Z):187-187,189
所谓筹资,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及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并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集为企业所需的资金。资本是一个企业产生和发展的不竭动力,现实中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市场价值,其合理与否会影响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与企业资本结构、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资本结构指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在产权意义上,企业的资本结构体现了企业治理主体的权力基础,因此合理的资本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企业的经营绩效和企业治理的有效性。资本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机理,不仅体现在股权融资或债务融资本身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上,更重要的是,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数量之比,直接决定着公司控制权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分配与转移,从而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7.
管理层融资收购与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内部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产权现状分析 (一)产权与企业内部治理的关系 内部治理即通常所说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者钱颖一在文章<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改革>中,综合了经济学家对公司治理的理解,"在经济学家看来,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制度安排,用以支配在企业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债权人)、经理人、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8.
企业融资结构治理效应弱化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骏  张华 《经济论坛》2004,(1):13-14
企业内源融资的不足产生了外源融资的需要,进而涉及到企业与出资者的关系,如何协调这种关系引出了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分析融资结构的治理效应对我国加快进行国有企业融资结构改革和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都有重要意义。一、不同融资结构治理效应分析企业融资结构是指企业各项资金来源的组合状况,即企业不同融资方式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融资结构之所以成为财务研究领域一个重要课题,原因之一是因为融资结构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即经理、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企业治理结构的分类标准很多,但明确地阐述了企业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债务融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决策行为,企业债务融资重要的决策是如何选择债务期限结构。债务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之间的构成比例关系。不同的债务期限结构代表了不同利益相关主体的意志,它体现在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选择的倾向性上;不同的债务期限结构将产生不同的融资效应,其变化直接影响公司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所有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中的内部监督机制直接发生作用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并且也对外部治理机制产生间接作用。企业所有权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对中国证券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分别从股东、决策者和经营者、职工、债权人、客户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角度提出了完善证券公司治理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