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研究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确定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指标选择和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多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析各种因素对城镇化的贡献程度,以此为依据进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将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概括为:综合发展导向型、矿产资源加工导向型、生态旅游导向型、农产品加工带动型4种模式。然后对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的8个乡镇进行综合研究,分别确定其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及区域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佛冈县的土地生态的实际状况,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及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区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8—2008年佛冈县土地生态安全整体状况不断改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1998年的0.2567增至2008年的0.5858,生态安全水平处在从"风险级"状态转向"比较安全"状态的过程;从相关性分析来看,响应指标对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提高起主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需要协调好各方面的矛盾,缓解资源环境的压力,使得土地生态环境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3.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平山县生态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结合EXCEL程序,设计了生态安全预警评价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平山县预警综合指数由2001年的6.451递减至2010年的4.938,其警情由轻警过渡到预警状态,生态安全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预测2015年、2020年、2025年的生态安全预警综合指数分别为4.676、4.354和4.268,均保持预警状态,说明平山县生态安全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改善,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构建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方法,选取了16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建立太原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综合评价该市2009—2019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变化状况。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太原市土地生态压力、状态、响应指数都呈逐步上升的趋势;综合指数从研究期初的较不安全区间过渡到临界安全区间,最后达到研究期末的较安全区间;土地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子将向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方面转移。研究表明太原市政府采取的保护土地生态安全的各项措施和政策有了初步成效,但仍要注重对主要障碍因子的进一步管控。  相似文献   

5.
以国家级生态市建设为政策前提,以平凉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3个方面构建了平凉市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用功效函数构建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平凉市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1年这10年间平凉生态城市综合协调度逐步提高。综合协调度从2002年的0.242(不协调)逐步上升到2011年的0.7588(比较协调),平均以每年0.05168速度在增长,平凉生态城市建设经历一个"不协调—不太协调—基本协调—比较协调"的渐进型发展过程。2011年平凉市各县区的生态协调度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华亭县、崇信县、崆峒区、泾川县、庄浪县、静宁县和灵台县。聚类将平凉市7县区分成4种类型,即华亭与崇信为高度协调型、崆峒区良好协调型、泾川、庄浪与静宁中等协调型、灵台基本协调型。研究结果与平凉市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表明所建立的城市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城市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香  袁汝华 《水利经济》2016,34(6):21-25
基于生态、社会、管理和经济4个维度构建我国农村绿色小水电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村绿色小水电建设成效进行客观的定量评估。最后,将模型运用于甘肃皇城水库水电站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皇城水库水电站绿色小水电建设成效属于良好水平,同时指出其发展不足之处,为农村绿色小水电建设成效评价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土地整治项目效应的研究,多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单个效应上,很少从系统论的角度对"经济-土地整治-生态"联动系统进行综合研究,而"动力-压力-状态(Motive-Pressure-State,MPS)"框架能很好地揭示这一系统工程的链式关系。本文构建基于MPS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GIS、Fragstats和障碍度模型,对广西钦州市辖区已竣工的6个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应进行测度和评价,以期提高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MPS系统进行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应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效应计算和评估方法可行;(2)钦州市辖区已竣工的6个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应以中低等级为主,准则层障碍因子主要为土地整治压力系统及生态景观状态系统。指标层障碍因子主要为土地产能提高值、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规模、土地整治项目投资额及生态服务价值等。  相似文献   

8.
以连云港市为研究区,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结合研究区现实情况,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最后依据综合指数法构建连云港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2000—2015年的连云港市土地生态安全时空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15年,连云港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向好,下辖各区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空间差异性明显。2000—2005年,连云港市西部东海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改善明显,其土地安全等级由Ⅱ不安全级提升到Ⅳ良好级;2005—2010年,连云港市东部和南部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均有所提高;到2015年,连云港市大部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等级达到Ⅴ安全级。  相似文献   

9.
基于PSR模型的佳木斯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基于PSR模型框架,从压力、状态、响应等3个准则层入手构建佳木斯土地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与变异系数的综合确权法测算各指标权重,对佳木斯市2000~2012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划定其安全等级。研究表明:2000~2012年,佳木斯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系统的压力指数整体低于状态指数与响应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形变化趋势,压力指数从0.084上升到0.129,下降到0.041,再上升到0.157;土地生态安全状态指数呈现先增长又下降的变化趋势,从0.158增长到0.251,再下降到0.208;土地安全状态响应指数呈现平缓的增长变化趋势,从0.140增长到0.308;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共同决定佳木斯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综合指数,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呈现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变化趋势,从0.381增长到0.494,下降到0.464,再增长到0.673。考察期内佳木斯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12年上升至较安全等级。该结论为佳木斯市制定改善土地生态安全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东北部农用地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生态健康评价原理,选取土地肥力和相关污染指标对土地健康进行评价,为区域土地利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河南省东北部为例,通过对研究区内土地质量样点实验分析,得到土地肥力和污染物相关指标实验数值,以此为依据计算土地健康综合指数,并给予相应的评价。研究结果:研究区土地质量综合指数居中等以上,土地健康状态良好。研究结论:研究区土地健康综合评价指标较为合理地反映了土地利用、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能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对竹子坪水电站建设项目进行经济评价,计算出竹子坪水电站建设项目动态评价指标净现值ENPV和内部收益率EIRR,运用盈亏平衡分析法对竹子坪水电站建设项目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竹子坪水电站具有投资价值,并有较强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农村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建立一个2层6类共26个指标的农村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调查获得评价指标初始值,再将各个指标标准化并确定各指标的阈值。构建数学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初始权重,进一步得出组合权重,最后利用组合赋权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河北省博兴县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0.743,说明目前博兴县农村水利建设处于现代化中等水平,与博兴县实际发展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包括生态保护压力、生态文明建设状态和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3个子系统、17个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样本城市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及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分析了我国主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地区差异,并提出进一步保持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溪洛渡水电站投资和云南省永善县经济发展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水电建设对地区GDP、社会消费和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溪洛渡水电站建设投资对永善县GDP、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但对永善县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作用不显著。地方政府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以水电开发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将水电开发收益惠及更多人群。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周期不等、评价周期过长、评价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参考现有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指标,采取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确保指标权重的合理性;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某水利施工企业的综合信用评价值,并基于历史数据得到最终的信用动态评价值,最后,利用马尔科夫模型(Markov Model)计算信用动态预测值。研究结果表明,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信用动态评价模型对水利施工企业的信用评价有效可行,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得到的信用动态预测值可以为选择水利施工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泾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环境综合整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综合整治在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生态示范区环境建设的重点任务;在分析泾县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及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拟定了该县环境综合整治的环境目标,从具体项目层次提出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综合治理水污染、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河流功能内涵及分类的基础上,从河流自然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灾害性能四方面构建河流综合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以河流综合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改进的熵权法分别确定各个指标主、客观权重并经线性组合后确定综合权重,建立改进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将河流综合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改进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应用于柏条河综合功能评价中,评价结果表明柏条河综合功能优良,与实际情况相符。由此论证了改进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能够综合主、客观赋权的优劣,并充分考虑各指标之间关系不明确等信息,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