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围绕跨国并购对我国钢铁企业的影响,阐述了应对跨国并购的途径,提出了提升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是规避并购风险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2.
《化工管理》2011,(10):4-5
<正>全球来看,国际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主要有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多年以来,70%到80%的投资方式是跨国并购。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新建投资,跨国并购在中国吸引的FDI中占非常低的比例。2004年跨国并购交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中联重科的并购战略进行了分析,并以其跨国并购意大利CIFA公司为案例,分析其并购交易及并购后整合的成功经验,提出其对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求跨国并购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外部环境、企业和交易3个层面研究可能影响我国高技术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采集中国大陆A 股上市的高技术企业在2010~2015 年间的跨国并购案例,运用回归方法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我国高技术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主要包括:相对国家竞争优势、制度距离、财务风险3 个因素与我国高技术企业的跨国并购绩效有显著的负相关影响;行业相关性、以往跨国并购经验、管理层能力、企业规模、相对并购规模5 个因素对我国高技术企业的并购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败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更多的中国企业会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国际化.本文先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又深入剖析了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原因,最后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对策.这对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物流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建立了基于ISM模型下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影响物流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企业文化差异因素、商业文化差异因素、民族文化差异因素及文化整合外在因素;并为跨国并购的物流企业文化整合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一轮的全球资源整合势在必行,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面临着跨国并购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有效地控制跨国并购的风险是至关重要的。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包括对跨国并购的真谛缺乏深层次认识所带来的风险;对目标企业选择不当以及缺乏科学评估所带来的风险;对目标企业所在国的国家战略、需求状况、文化背景及劳工法律制度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对本企业及本企业所在国的状况缺乏客观评价和科学分析所带来的风险。基于并购交易流程视角的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控制应注重跨国并购前的科学规划与缜密筹备;讲究跨国并购成交的谈判技巧;注重跨国并购后的资源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8.
跨国并购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每一次大规模的并购都会促成一些企业的快速成长。本文分析了跨国并购对中国企业的启示,对中国企业的成长及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私募基金参与跨国并购:核心动机、特定优势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深入发展,私募基金参与跨国并购的交易数目和交易金额不断上升,逐步成为跨国并购的重要主体。有别于传统跨国公司的并购活动,私募基金并不意图掌控被并购企业的长期经营权,而是利用各国资本收益率的差异,对被收购企业进行财务重组后在资本市场上套利。本文对私募基金参与跨国并购的机理进行理论解析,分析私募基金参与跨国并购的核心动机与特定优势,探讨私募基金主导的跨国并购对东道国相关产业及被收购企业的影响,并就私募基金并购或注资国内企业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臣  李颖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0):115-117
跨国并购是否能够达到既定目标,与企业对并购活动的风险评价密切相关。在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自有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跨国并购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时的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案例进行了说明。为企业进行并购决策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并购与大型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大型国有企业为并购对象是近期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活动的一个新动向,因此,对于跨国公司并购与大型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就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跨国公司并购和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目标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就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展开讨论,深层次揭示跨国公司并购对大型国有企业改革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并从政府管制和企业管理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The payment choic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s) influences firm performance and facilitates wealth transfer to shareholders and realises synergy through stakeholders' implicit contrac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hoice of payment methods and firm-level characteristics of UK M&As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referring to the business-to-business (B2B) market in a broader sense. Further, conceptualising social innovation as a process-outcome-value construct,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choice of payment methods and firm-level characteristics of M&As through the len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stock payment method is favoured well over a cash payment method by the acquirers of M&A firms and firms that are pursuing social innovation through CSR activities. The results further document that a volatile market affect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reacts to the financing choice of M&As, making a sizable impact on firms' capital structure,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cquiring firms that opt for stock payment methods register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ir firm-leve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market-to-book-value, deal value, growth, and CARs compared to the cash payment method deals.  相似文献   

13.
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司控制权转让行为,其实质是对较为稀缺的控制权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对公司控制权转让行为进行效率评价,主要是看对这一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否改善和提高了公司价值,从而增进了社会福利,本文在对获取公司控制权收益的主体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一个对公司控制权转让效率进行分析的总体框架,运用该框架对集中和分散两种所有权结构下的公司控制权转让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论为:在促进有效率的公司控制权转让发生方面,集中的所有权结构要优于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但在防止无效率的公司控制权转让方面,分散的所有权结构则优于集中的所有权结构。  相似文献   

14.
“逆向跨国并购”(即并购发达国家企业)已成为中国企业获取海外战略性资产、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跳板”。然而,与传统跨国并购相比,逆向跨国并购呈现“以弱并强”甚至“蛇吞象”的独特特征,导致并购双方存在显著的身份落差。身份落差使得并购后的“组织身份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因为不恰当的身份管理模式会对并购整合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综合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与大样本统计方法,探究中国企业逆向跨国并购后的组织身份管理模式。研究发现,组织身份落差的方向和强度是决定并购后组织身份管理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高强度身份逆差与“单一隔离型”模式匹配,低强度身份逆差与“双元联邦型”模式匹配,身份顺差与“统一吸收型”模式匹配;不同身份管理模式在话语建构、业务运营、权力关系、象征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大样本统计研究表明,身份落差与身份管理模式的匹配关系具有较高普适性,但也受核心业务相关性、业务分割等因素影响。本文不仅揭示身份落差与身份管理模式之间的匹配关系,构建逆向跨国并购后的组织身份管理理论,也对中国企业在逆向跨国并购后有效管理双方组织身份、提升并购整合绩效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积极应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和问题,主张以全新的理念积极应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一并提出了中国积极应对跨国并购的思路和战略。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a firm's intangible resources in medi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We hypothesize that previous empirical findings of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may be spurious because the researchers failed to account for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intangible resource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no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merely an indirect relationship that relies 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a firm's intangible resources. We demonstrate our theoretical contention with the use of a database comprising 599 companies from 28 countries.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井购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产权交易活动,是并购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前提下所进行的信号博弈过程。由于企业井购双方信息不对称性所导致的逆向选择,企业并购市场会出现分离均衡、混同均衡和准分离均衡三种状态,其中只有分离均衡是最理想和最有效率的均衡。文章建立了目标企业与并购企业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提出克服并购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估价是实现分离均衡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1~2017年沪深两市建筑行业中的11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并购活动产生的商誉对该行业的企业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购商誉的金额越大,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同时,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了产权性质影响并购商誉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购商誉对企业盈利能力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并购商誉并未对企业盈利能力形成显著影响。最后,本文针对相关研究结论,结合建筑行业特点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hinese firms have been engaged in acquisition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China. Nevertheless, ou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 activity is limited because a majority of M&As in the past 100 years have been performed by firm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t is those M&As that have been the focus of prior research. Thus this paper aims to address the following research questions: What are the new insights gained from Chinese M&A research? What are the emerging future directions of Chinese M&A research? To address those question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thorough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most recent M&A research in top journals and studies of M&A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China. Consequently, we identify both new insights from Chinese M&A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gaps that Chinese M&A research needs to fulfill compared with general M&A research in top journals. We further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an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As and call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外资并购中的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资并购不仅促进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而且加速了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趋势,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重要经济资源。与此同时,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过程也面临诸多障碍。本文分析了外资通过并购国有企业以取得无形资产的动因.归纳了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面临的三大约束,即体制转轨约束、评估理论与方法约束和交易主体博弈约束,并探讨了隐性无形资产显性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