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中国外汇储备的“美元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秀惠 《商业研究》2012,(4):137-142
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导下,中国近几年连年实现双顺差、高储蓄,进而导致巨额外汇储备,其中美元资产占据很大比例。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发行国,近几年实行各种经济刺激政策且毫无约束,在帮助其经济走出衰退的同时,亦导致美元不断贬值,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面临很大的缩水风险。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强推人民币升值:对世界经济复苏有害无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范围内投资者对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前景担忧的缓解,美元作为“动荡时期”投资避风港的地位有所下降,转而开始延续危机前长期贬值趋势。在美元贬值压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又成为国际舆论的中心话题,鼓噪人民币升值声音再起。其理由依旧:巨额外汇储备、巨额顺差、人民币汇率低估和贸易失衡等已被反复证明站不住脚的理由再一次被搬了出来。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持续的顺差以及外国企业对华投资使得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管理遵循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这些外汇储备的管理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由于中国和美国经济上的往来以及美元的霸主地位,我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而这些美元储备大部分都是投资于美国国债。这样的做法可能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敞口风险,也会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产生影响。首先剖析了我国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大小及其动因,并论述了相关的金融理论,从持有国债到影响市场利率进而影响汇率的传导途径进行分析,并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并在最后提出了相关的策略以降低大量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国债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8537亿美元,超过日本的8501亿美元.登上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位置。当今的货币竞争格局,美元是当之无愧的霸主货币。货币地位的不对称决定了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利益分配不对称。  相似文献   

5.
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看中美经济的依存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分行业水平以及产业内贸易类型的量化分析,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中美产业分工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结合质量差异的分析可使产业内贸易水平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变化趋势。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存性在不断上升,庞大的贸易规模对美国的贸易格局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依存性也在不断加大,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急剧扩大,夸大了中国在世界生产及贸易体系中地位的改善程度,也夸大了中国从这种格局变化中获益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导到世界各国,引发美元的全面信用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形成冲击的同时,也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分析,总结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以及全球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实体经济、财富分配严重倾向美国等。本文认为,美联储连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造成这一系列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同时认为,美国贸易逆差的调整是必不可免的,美元必然贬值。中国面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失衡带来的风险,要主动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调整,即改变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策略,扩大内需,分散外汇储备,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同时要稳妥谨慎开放资本账户,保证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赵利利 《中国市场》2010,(39):63-65
中美经济失衡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金融的角度,从美元货币的强势地位、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国际金融一体化和汇率制度的安排四个方面分析了中美经济失衡的成因及其可持续性,得出中美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关系的失衡,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9.
《致富时代》2014,(2):1-2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问题,很多人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原因之一就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适合全球经济发展。新兴市场占据全球经济很大比例,但全球货币体系还是过去几十年前以美元为基础的货币体系,带来的问题是只有美元可作为储备资产。很多的新兴国家为了防止金融危机,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尤其是美元储备。但是,当美国出了问题以后,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就有很多钱流入新兴国家;当美国复苏了,这些钱又流出去,这在过去几年对新兴国家的宏观调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林皓 《浙商》2008,(24):34-34
美国经济的发展历史实际上是“泡沫”不断创造和破灭的过程。从早期的铁路、汽车和飞机“泡沫”、1987年的美元“泡沫”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和2007年以次贷危机为代表的房地产“泡沫”。当华尔街引起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时候,美国当地有句话叫做“穷人缩衣节食,中产阶级深居简出,而富人们正在策划下一个经济泡沫”。  相似文献   

11.
透视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并存的合理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既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需要,也对美国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亦非美国失业率上升的根源,从而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低失业率长期并存。而美元的特殊地位和美国独特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以及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不同统计口径所得逆差数据的差异,也分别从不同侧面解释了美国经济增长中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的合理性。虽然巨额贸易逆差暂时未阻碍美国经济增长,但必须重视其未来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美国贸易逆差以及主要由贸易逆差造成的经常帐户赤字已成为世界经济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美国贸易逆差产生原因的解释众多,本文以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得出美国储蓄不足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的结论。美国国内储蓄不足导致外国资本的流入。外国资本一方面为美国提供了购买力,补充了美国的储蓄,另一方面,美国可用外国提供的购买力进口产品,满足自己的需求。美国的贸易逆差是其储蓄不足的结果。从全球视角出发,其他国家的储蓄增加,为美国补充了储蓄,为美国贸易逆差的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认识美国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可以更有利地支撑美国贸易逆差与中国对其贸易顺差没有根本联系的观点,及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美国贸易逆差根本原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贸易逆差是否削弱了一国国际竞争力:美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贸易逆差通常被认为会损害该国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成因入手,结合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理论、国际分工现状两个方面分析逆差与竞争力的关系,认为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是美国经济增长与旺盛社会需求的结果,同时也是其国际分工、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产物,由此反映出贸易逆差并未削弱美国竞争力。诸如日本、德国及印度等多国经验也显示贸易差额与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分离关系。因此,当前贸易差额已不能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均衡、错位及其矫正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2010年1季度数据,研究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均衡水平、错位程度及其矫正机制。研究发现:长期看,美国经济增长1%、中国经济增长1%、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1%,导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分别增加4.46%、0.81%、0.93%;2005年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导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小幅度增加。中美贸易收支错位的自我修正机制存在,自我修正功能较强。短期看,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升值、我国货币供给减少、美国政府支出增加、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贬值,导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增加。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错位是经常性的,2009-2010年1季度,中美贸易不平衡低于均衡水平。政策含义是:积极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坚持人民币对美元适度升值;策略性地应对来自美国的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15.
解析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美国出现了全球所独有的巨额贸易逆差,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分析其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当今全球贸易的新特点,重点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商品贸易的变化,指出美国信息产业等诸多产业已经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这种全球性的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引致美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降是其巨额贸易逆差形成和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analyzes how the 2008 US economic downturn propagated through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 creating an economic contagion around the world.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global crises, the reach and impact of this crisis is not the same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dependency on the country of origin of a crisis, openness to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role a country plays in the global trading network to explain the variation in the reach and the impact across countrie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avoid future economic contagions or reduce their impact. © 2011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7.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共存的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是其经济增长的内在需要,是美国国际分工、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结果。经济繁荣造就了巨额贸易逆差,巨额贸易逆差则对美国产业结构调整、低失业、低通胀做出了贡献。可以说,贸易逆差是美国经济强大的表现,而不是竞争力下降的标志。从美国经济这一特殊表现来看,我国要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步将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为内向型经济,并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相似文献   

18.
西藏自治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外贸易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本文将西藏自治区的对外贸易分为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剔除边境贸易的部分,即调整贸易,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进行动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边境贸易和调整贸易均对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边境贸易对西藏自治区的正向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而调整贸易的正向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对外贸易获得强劲发展,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持续较低。由此,笔者构造模型对河南省外贸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就如何发挥河南省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贸易融资作为解决付款信用的重要手段,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之背景下,出现巨额缺口,严重威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家的经济复苏进程,而私人部门和国际贸易合同主体提供的贸易融资仅是杯水车薪。国际社会针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贸易融资的支持之多边和区域努力,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已有的融资安排基础上的调整,为贸易融资的国际协调提供了可能性。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则为这种国际协调提供了监管机制。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应积极响应贸易融资的国际协调与监管,以促进本国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