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面对加入WTO后的冲击,发展迅速。但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一个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在加入W凹后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中国汽车工业逐步从制造、研究开发、销售服务、汽车信贷等方面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通过使自身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将获得更加迅速的发展,并且逐步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主要制造基地之一。就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工业也必将获得自主开发的能力,并且逐步提高其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张静 《汽车观察》2012,(7):10-11
法国《汽车杂志》报道: 中国汽车市场是世界最具前景的市场,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中国不断强化的创新能力,旨在使中国成为人、车、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的大国.希望法国汽车企业能够捷足先登,在中国汽车领域"分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东南亚金融风暴擦肩而过,但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必须反身自省,未雨绸缪。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的汽车企业一直在谈论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西方的、巴西的、日本的、韩国的等等。中国人强烈希望中国大地上跑着中国产的汽车,也坚信能够进入中国家庭的汽车必定是中国产的汽车。因此,大多数人都比较偏爱韩国模式。羡慕韩国汽车企业得到那么多的政府支持。欣赏韩国官员全都开国产车,甚至闻听韩国百姓对拥有外国车的韩国富豪施以白眼,也觉得很对胃口。在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依靠国家支持发展。过去有石油会战…  相似文献   

4.
面对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人们透过此消彼长的表象,不由得会问,为什么有的国家能成为汽车工业强国,而有的国家成为依附型汽车生产国?为什么位居世界前列的200万辆级规模的克莱斯勒和日产公司被合并,而100万辆级规模的宝马、三菱、铃木、现代等公司还能独立存在?又为什么现代、大宇、三菱公司与外国公司合资了又解除合资,独立经营?其实,我们从近百年“三次变革,二次政府对策”,二战后的6次企业大重组和30家公司的变迁中,大体可以找出几个主要的原因:一、世界经济危机对全球汽车工业和企业的影响巨大1.冲击大,波…  相似文献   

5.
读编罢朱丽兰部长的这篇文章,我们感觉很振奋。文章的字里行间,展示出了一种决心、信心和气魄,也蕴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这篇文章对编者至少有三点启示。 一是中国人要有一种民族斗志。面对WTO,中国汽车工业自己首先不能乱了阵脚。还没有较量,就轻言放弃,放弃汽车工业这一可以带动和辐射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民族产业,等于是把大片的市场拱手让人,实不可取。二是要抓住机遇,用新观念、新思路创造性地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过去,汽车曾带来了世界的改变;今天,却是一个世界改变汽车的时代。中国汽车工业重要的是顺应时代,找准定位,不安自菲薄,大踏步地往前走;中华民族绝不能失掉自信。三是要结合国情,创出有自己特色的汽车工业发展之路。在开放的条件下,中国汽车业需要别人的技术,但更需要有自己的创新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要在市场引导下提高技术,用高新技术,使“中国怎么改变汽车”的问题,从适合中国国情的清洁燃料汽车中得到解答。 编者特意转发朱丽兰部长的这篇文章,意欲使所有关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人都振奋起来、行动起来,如果还能使有识之士就以上问题发表看法、提出见解,在本刊各抒己见,那么,编者将不胜欣慰。  相似文献   

6.
《汽车观察》2013,(7):67-76
如果说我们遴选出的60年60个汽车人,每一个人都有传奇的故事,那么"60年60车"则是几代中国汽车人努力奋斗的结晶,每一款车都是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的载体,我们从不同角度选出的这60款产品也试图展现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足迹。  相似文献   

7.
《汽车观察》2008,(5):28-47
2008年"两会"期间,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代表提出,要改变中国汽车低价低质的形象,全力打造世界车,也就是符合全球标准的好车,才能重新赢得市场。由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特殊性,中国还没有出现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国民车",但是很多企业将打造"国民车"作为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在国际上,高尔夫和甲壳虫都曾经是"国民车",印度塔塔集团推出的2500美元的汽车也被称之为"人民车"。4月23日,中国北京,一场围绕"中国车·世界车"的话题正在展开并不断延伸。由《汽车观察》杂志和美中汽车交流协会联合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支持、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协办的2008中国汽车观察家论坛上,来自政府、行业的领导及国内外整车、零部件企业的相关人士就中国车如何早日成为世界车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面向市场,为多种车型配套的零部件骨干企业,其技术水平有些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零部件产品基本能满足引进车型的国产化配套要求,并开始进入国际配套市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加入WTO后,整车制造产业将受到世界汽车跨国公司的强烈冲击,汽车零部件工业受到的冲击将比整车更严重。虽然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将它置于全球开放的市场中去,我们就能够明显地发现与国外零部件产业的差距还相当大,这些差…  相似文献   

9.
回顾新中国汽车工业走过的40年艰难历程,我们感慨很多。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汽车工业还很脆弱,工艺还很落后。到目前为止,拥有12亿人口的世界大国居然没有自己的名牌汽车,中国公路上到处跑着外国名牌车。这对于一个能够让卫星上天的大国来说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和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地位也是远远不相称的。我们无意过份苛求中国汽车工业界的人士,他们已经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付出了许多。但是,我们希望尽快拥有自己的汽车品牌,拥有自己的汽车精品。这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针对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界的状况,我们希望:要创造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机电工业》2002,(7):30-32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国家关于振兴机械、汽车等产业的重大决策,确立了汽车工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贯彻实施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在世界汽车工业日趋国际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下,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时期的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加快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既是现实紧迫的任务,也是长期艰巨的工作。“十五”乃至相当一段时期是关键时期。通过有力措施和认真努力,国内汽车…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产品质量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工业经济》1996,(5):41-46
中国汽车产品质量问题浅析国家质量战略课题组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38年的历程,相对日本、韩国、巴西等世界汽车工业后发国家来说,时间不算短,然而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却越来越大。汽车工业的落后,归根结底是产品质量的落后。中国汽车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12.
What is a CAR?     
栾寅征 《汽车观察》2011,(4):84-86,88
什么是一辆车?当汽车的外形和我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发生碰撞;汽车外形代表其身上所被赋予的哪些含义;车的形态如何受到制造条件的限制。这些是汽车设计师们一直要解决的问题,那些世界上顶尖的汽车设计师们又是如何思考的呢?本期"设计"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著名三大汽车设计师之一,ChrisBangle的设计世界。  相似文献   

13.
刘影 《汽车与社会》2014,(16):10-11
2014年北京国际车展E1馆聚集了国内著名自主品牌汽车厂商,主要参展商有中国一汽、广汽集团、北汽集团、华晨汽车、力帆汽车等。 说到中国汽车,不能不提中国一汽;说到中国一汽,就不能不提红旗轿车。红旗55年的兴衰历程,不仅浓缩了民族汽车工业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发展历史,也凝聚了中国汽车人自强不息、独市自主、振兴国车的产业梦想,更寄托了一汽人执着红旗、发展红旗、复兴红旗的刚毅追求。  相似文献   

14.
杨帆 《汽车观察》2012,(12):58-61
作为广州汽车集团新鲜出炉的外方合作伙伴,三菱汽车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三菱汽车)在中国消费者眼中似乎并不是个汽车界的"大角色"."除了帕杰罗,我不知道三菱还有什么汽车."——这是近乎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国消费者对三菱汽车的评价. 其实,三菱生产汽车的历史,甚至早于他的同胞,如今日本乃至世界车坛的老大——丰田汽车.最早可以追溯到1870年,他的前身是三菱重工业的汽车事业部,1917年三菱A型车即进入量化生产,可谓"背景深厚、历史悠久".同样,三菱汽车也是最早与中国结缘的日本汽车企业,上世纪80年代,三菱汽车便以发动机项目开始与中方企业合作.  相似文献   

1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汽车业因此产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中国汽车工业日渐开放和成熟,市场消费环境逐步得到净化和规范,这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证和支持。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在投资环境、市场结构、行业管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迅猛发展,技术创新对企业和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入世在即,世界各大汽车企业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新技术都在汽车上得到采用,中国汽车工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中国汽车工业应如何应对入世挑战,技术创新之路应如何走,我想通过“松花江中意”微车的开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开发“中意”车,哈飞 发展步入快车道 20世纪是管理经济的年代,如泰勒的组织技术学派、马斯洛的行为科学学派、西蒙的管理科学学派等,都是注重管理科学化的。现在是创新经济的…  相似文献   

17.
杨锋磊 《汽车观察》2013,(12):38-39
<正>2006年,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最困难的时候,汽车观察杂志联合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共同发起了"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如今,它依然是中国最早、也是唯一一家针对中国品牌汽车举办的年度测评,并打造出中国汽车行业评选的成熟模式与领导地位。八年来,"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活动始终保持最朴素的情怀,坚持专业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原则,一直伴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成长历程。先后有23个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的累计144款车型参加了评选,所有参与车型95%以上为当  相似文献   

18.
本报讯4月20日~21日,主题为"新增长形势下中国和世界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品牌、国际化"的2013中国汽车论坛将在上海召开。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世界汽车组织支持,其宗旨是打造中国汽车与世界汽车、中国政府与汽车产业界、汽车产业与社会各界探讨产业发展、交流对话的顶级平台。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博士曾称汽车工业是“工业中的工业”(theindustryofindustries)。1990年,詹姆士·沃麦克和丹尼尔·琼斯两位专家把历时5年、耗资巨大的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IMVP国际汽车项目研究成果定名为《改变世界的机器》(TheMachineThatChangedtheWorld),足见汽车工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对相关产业的影响是何等重要。本文试对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略作透视。与美国国家相比,德国的汽车工业起步相对要晚一些。1925年,美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近1750万辆,可是德国才17.1万辆。当年德…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机电工业》2002,(21):26-29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以下称《产业政策》)是具体贯彻十四大精神的纲领性产业文件。国家意识到,必须根据汽车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一个比较全面稳定的政策,创造一个适合汽车工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被动局面,才能实现建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产业政策》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起了最关键、最积极的作用。《产业政策》制定的目的是要把我国汽车工业尽快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变当时投资分散、生产规模过小、产业落后的状况,增强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