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取1996-2012年的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分析中国汽车制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汽车制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很弱,但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并在2008年出现回落。将整体分为零部件、汽车整车两类,本文发现,中国汽车制造零部件的竞争力最强,提高得也最快,而汽车整车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对象和理论框架,选取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价格比等指标研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探寻我国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最后,本文结合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如何提高竞争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轿车、客车、特种车及汽车零部件为主体的制造体系和围绕整车制造形成的汽车销售、物流、人才培训以及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全区现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110多家,整车生产企业4家。  相似文献   

4.
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结合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特点,构建了上市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沪深两市18家汽车整车制造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到了样本企业竞争力的排名,发现我国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竞争力整体偏弱且发展不均衡,进一步采取聚类分析和雷达图等方法和工具,对各类企业竞争力的特征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我国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良好的大环境下.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增长速度大大高于GDP增速,汽车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之一。2004年,中国汽车产量为507万余辆,零部件产业规模基本接近整车水平,创下了4400亿元的新高。按照国际运行的标准,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应为1:1.7,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6.
陈敏 《当代经济》2010,(17):62-63
本文在相关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从产业规模、产业效益、产业研发投入、产业链地位、产业进出口等方面对中国乘用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乘用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的结论,并提出了提高中国乘用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本土汽车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结果表明,在国内市场本土企业经营效率明显低下,在国外市场本土企业产品尤其是轿车和零部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本土汽车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是封闭的生产组织体制和跨国公司的分割式产业组织布局,导致本土汽车制造业陷入升级的低端锁定诅咒。为此,中国本土汽车制造业应通过生产组织体制的创新,实现在全球制造网络当中的将本土制造优势和国际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机协同,逐步获得汽车产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掌控汽车产品的价值势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虽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并建立起了与整车发展相适应、门类齐全的配套体系。但是,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却明显滞后于整车工业的发展。本文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绩效的角度,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在指出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贸实践》2008,(10):28-28
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布局重点区域为杭州市、宁波市、台州市、金华市。集群发展方向为: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动作方式进入整车领域,引进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企业,重点发展中高档客车、经济型轿车及特种车,积极支持电动汽车等新型汽车的研制。推进汽车零部件产品制造向系统化、模块化供货方向发展,进入国际、国内汽车商的配套协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王剑锋  卢岩 《经济》2007,(5):77-77
在4月份举办的第12届上海国际车展上,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汽")携旗下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整体集中亮相,展示了上汽从零部件到整车的整个产业链条,以及上汽从生产上海牌轿车到成立合资企业再到自主研发的整个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为样本城市,综合汽车产业组织特点和数据可获得性,将其划分为一般零部件、核心零部件、汽车车身和挂车制造、汽车整车制造、改装汽车制造和汽车修理6个环节,运用空间分析、生态位宽度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北京汽车产业价值链地域分工特征及形成原因。研究发现:①从平均利润、销售利润率来看,北京汽车产业价值链主要环节利润分布分别呈对称倒"U"型、"波型"曲线特征。②汽车整车生产与改装环节空间分布集中,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布局分散。③一般零部件与核心零部件环节、改装汽车制造与汽车修理环节空间布局具有较高相似性。④地域分工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和产业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所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直接导致汽车零部件产业核心技术缺失,汽车零部件产品技术含量低和产品档次低,严重制约着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汽车强国的发展战略。本文就现阶段上海汽车零部件产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理解和剖析,通过看待问题的本质来给我们的汽车领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省汽车产业基础好,汽车技术创新资源丰富,产业技术创新导向性明显。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链条短,价值增值能力弱;"大进大出"现象明显,零部件自给率较低,配套成本较高;零部件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对整车支持不足等。因此,应延伸产业链条;以新能源汽车发展为契机,实现技术轨道跃升;依靠自主创新,突破技术引进怪圈;强化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合作,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沈里 《经济经纬》2005,(5):38-41
入世后大批汽车零部件制造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对尚处于成长阶段且仅剩下一年半WTO后保护期时间的我国零部件工业而言,机遇和风险并存。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未来一年半WTO后保护期的战略举措包括:建立跨集团的国内零件配套体系;积极参与整车的开发项目、掌握核心技术;建立国家级的零部件研发中心;制定更为严厉的零部件国产化政策;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大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表示要在2005年将进口整车的关税降到25%,在2006年把进口汽车零部件的关税降到10%。自2004年5月,中国先后发布了《进口汽车零部件构成整车特征核定规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特定标准进口汽车零部件的关税提高到和整车同样的水平。自2006年3月30日起,欧盟、美国、加拿大先后正式要求磋商。在磋商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先后要求世贸组织成立专家组,审理中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关税的措施。日本、阿根廷、中国台北、澳大利亚、巴西等作为第三方加入本案争端解决程序。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物流运作方面与发达国家同行差距较大,普遍存在着物流成本过高、信息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竞争力不足的问题.现在,国内各汽车制造企业都在积极引入精益物流,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而制造企业内部物流控制与管理是确保生产正常运行,降低运作成本和对客户需求快速反应的关键.本文以国内某汽车整车企业为例,介绍了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如何基于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精益的零部件物流实施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基于价值链的京津冀汽车产业地域分工及空间组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战略作用,它是国家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象征。文章基于2000—2008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汽车制造企业相关数据,应用Arc 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基于价值链的京津冀汽车制造业空间布局特征及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京津冀地区汽车产业价值链主要环节利润呈倒"U"形分布,整车制造利润最高且增速最快。汽车价值链大部分环节之间的地理联系率较大;整车制造呈"单核→多核→双核"演化态势,汽车车身及挂车制造、改装汽车制造等级结构日益明显,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修理"大分散、小集聚"格局日趋显著。汽车产业价值链已形成"六轴多层次多中心"的空间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8.
周威 《经济研究导刊》2014,(31):257-259
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是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持续有序发展稳定的人力资源来支撑,大多数学者认为实施生产性服务外包是有效提高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时可以获得成本优势、战略聚焦、获取专业服务与满足组织弹性需要等优势,也存在相应的风险。根据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识别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部存在的风险,并提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风险防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骆波 《经贸实践》2009,(11):40-40
玉环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创建于上世纪的60年代,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市场的开放为玉环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玉环汽车零部件产业积极实施向国际市场进军,实现了产业的跃升。  相似文献   

20.
张健 《时代经贸》2012,(7):21-22
北汽集团是中国汽车企业集团中产业链最完善、产品门类最齐全,技术水平最具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近年来,北汽集团形成了乘用车与商用车协调发展、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重,整车制造与上下游产业链关联互动,自主创新与合资合作相互支撑的产业格局。2011年,共实现产销154万辆、销售收入2010亿元,利润158亿元,成为首都经济高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