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守娥 《辽宁经济》2007,(10):66-67
随着住房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居民的住宅需求得到很大的释放。在全国房价节节攀升的趋势下,稳定房价已成为现阶段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西北省会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指标的组成和分布特征,从不同住宅面积、不同收入家庭和影响住房支付能力指标因素的敏感性诸方面,探讨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结合前人对我国一类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研究资料,阐明了西北二类城市与我国一类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差异性,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西北省会城市之间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大部分城市居民购买适合的住宅支付能力仍然较差,购买小套型面积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较好,大部分城市中等以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较差,西北省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低于我国东部一类城市,并且住宅面积越大和收入越低的家庭,这种差距越大。研究认为,房价收入比中住宅平均单价的敏感性高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现行的住房可支付性指数的评价标准可能偏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30年来的得与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30年来,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带动了国民经济增长,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但是,也存在着住房市场化过度,房价过高,住房保障制度和政策没能切实实施等问题,完善我国住房制度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4.
吴晋晶 《辽宁经济》2010,(10):60-6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大城市,而住房制度的改革,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拥有了私人住房,高收入群体也将购买住宅作为保值投资的手段。尤其是通货膨胀、金融危机以及实体经济不景气,使得房地产市场更加火爆,致使房价一路飙涨。  相似文献   

5.
犀利 《发展》2005,(4):17-18
民生问题是今年“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与代表的重点话题,这也体现政府正在关注民生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在城市居民住房房价上涨过快;教育费用居高不下;医疗费居高不下;城市就业问题依旧突出,社会保障体系脆弱;农民收入的增加不快,“三农”问题突出等。  相似文献   

6.
购房和租房是城市居民实现住房消费的两种主要手段。结合厦门市房地产租购市场,通过实地问卷调查,提出非厦门户籍人口购买住房行为的影响因素;同时,应用Log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得到预期房价、住房归属感、迁移可能性、工作稳定性、在厦门居住时间、购房首付的承受能力等是显著的正面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面对高涨的房价,一些城市的中等收入居民既无足够的支付能力也不符合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条件。本文以上海为例,通过否定国际惯用房价收入比4~6的合理取值范围,分析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来确定房价收入比取值范围。同时对现行房价收入比指标进行修正和改进,以反映中等收入城市居民真实的住房支付能力现状。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价格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经历了2007年二、三季度的房价大涨,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涨幅趋缓,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开始出现回落,一些房地产企业开始打折销售,市场观望气氛弥漫。2008年3月,央行对北京、上海等七大城市居民购房意愿的调查,均呈全线下跌的态势。这种现象能否说明,我国长期供不应求的住房供需状况是否就此将出现逆转呢?回答将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房价长期居高难下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房价问题发展到今日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已经上升为一个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有效抑制房价,改善城镇居民住房状况,关键是要创新住房建设与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0.
[香港《亚洲时报》8月29日]房价飙升,城市居民分化成两大派别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各主要城市房价的持续飙升已使城市居民分化成有房族和无房族两大群体。这两大群体对房价的未来走势有着截然不同的期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滕代颖 《中国经贸》2011,(8):158-158
住房公积金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住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持普通城市居民购买住房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在政府调控住房需求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12.
从房价收入比看天津市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天津经济》2010,(5):19-22,74
针对目前天津市房价的上涨幅度远远超过居民收入上涨幅度,而住房保障政策作为房价过高的解决之道已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的现状,本文提出用合理方法计算天津市各收入阶层房价收入比数据,结合现阶段住房保障政策,从定量分析角度检验了天津市住房保障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并据此提出了更为有效解决各收入阶层住房保障的政策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住房商品化的国际借鉴──住房购买力与住房金融杜政清一、住房购买力现阶段房价与收人之比远远高于国际水平的下限,低收入与高房价形成强烈反差,影响住房市场和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应确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快存量住房商品化与微利房的市场投放。1.房价与家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房价上涨较快,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导致了对住房支付能力的大量探讨,一个反映住房支付能力的很常用的指标就是房价收入比。文章首先建立收入分布函数,再以收入分布函数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房价收入比函数。并以上海市为例,探讨了上海市收入分布和收入密度函数曲线及其变化,然后求出了上海市的房价收入比函数曲线,分析了不同收入阶层的房价收入比及其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由于房价、收入分布的变化对房价收入比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对住房支付能力及其变化有了一个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从2003年开始全世界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房价高涨现象,在我国房价也呈现了逐步上升的趋势,城市居民住宅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也日益强烈。在房价快速上涨的步伐下,居民的住宅购买力问题引起广泛的重视,从而合理的评估城市居民的住宅购买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笑 《中国经贸》2010,(6):122-122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把消费作为阶层划分的一个重要依据,开始成为社会分层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将城市居民住房消费作为一个分析路径,来说明城市居民住房消费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玲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4):119-120,192
在房价不断攀升很多人无力承担房价的今天,住房保障问题是社会公平公正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解决好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对重要民生问题的解决,也是对我国服务型政府转型的一个考验。文章分析了目前在建构住房保障体系和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上海集体经济》2008,(1):24-27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通过住房改革,仅以较低价格便使原住“公房”成为“个人产权房”,享受到了改革成果。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许多居民因为有了“售后房”这一块,水涨船高,也使进一步改善生活条件具备了基础。而农民则由于房产无法流转,土地如经营农产品收益不高,改变用途又不能得到直接补偿,因而陷入一种“守土不富、离土亦穷”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9.
赵秀池 《特区经济》2011,(9):291-292
粮价、房价以及前段时间发生的"盐慌"问题是最近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本文在分析一般商品价格调控原理基础上,通过比较粮价、盐价与房价的调控,提出房价调控的政策建议:增加住房供给,尤其是增加中小户型住房的供给;限制投资性住房需求和投机性住房需求;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况伟大 《世界经济》2013,(6):145-160
本文使用2011年对北京市1040名城镇住房所有者进行的"房产税对房价影响"的调查问卷,在住房所有者特征基础上考察了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若不考虑房产税开征与住房所有者特征的相互作用,开征房产税对房价的抑制作用有限。其次,房产税开征越早,对房价调控效果越好。再次,拥有3和4套住房以及有其他负债的居民,认为开征房产税对预期房价的影响较小,与经济学直觉不一致。最后,相对于"其他职业",绝大多数职业的住房所有者认为开征房产税对预期房价的边际效应很小。若考虑房产税开征与住房所有者特征的相互作用,则不同房产税开征时间与住房数量的相互作用对预期房价的影响不同。若房产税1年内开征,拥有2套以及5套以上住房的居民认为开征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很大,但拥有3和4套住房的居民认为开征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