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IPO盈余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创业板市场的成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创业板IPO盈余管理风险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的动因及存在性,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与建议。对在创业板首年上市的50家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IPO盈余管理幅度不明显,仅在IPO前一年存在通过可操纵流动性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型的上市公司比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型的上市公司在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2.
大量研究表明,盈余管理在上市公司IPO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短时间盈余统计可以使企业成功迈向资本市场并且高价发行,然而以长远的目光看,盈余管理可能会成为上市公司IPO以后业绩的影响因素,继而影响股市行情。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可靠与公允,促进中小企业板资本经济的平稳发展,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必要探究盈余管理问题,尤其针对IPO公司。本文主要剖析了中小板上市公司IPO中盈余管理的识别、动机和常用手段,为进行中小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创业板市场的壮大,创业板市场IPO盈余管理问题日益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过程中,为了使投资者高估企业盈利能力,提高股票发行价格,往往会进行盈余管理。然而严重的盈余管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为有效控制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宁莎莎 《商》2016,(4):11+7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并将创业板上市公司区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文中采用Jones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及创业板公司IPO及IPO前后年度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估计比较,发现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高于创业板平均水平;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是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回归分析发现,上市公司IPO年度盈余管理程度与是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公开发行(IPO)前后普遍进行了盈余管理,借以高估企业赢利能力,提高股票发行价,这使得IPO后企业的经营业绩普遍出现大幅下滑。本文分析了就创业板上市规则及盈余管理的主要特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法,提出了降低创业板公司IPO盈余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兰 《现代商业》2011,(9):264-265
本文应用修正Jones模型,对2009年10月到2011年2月创业板上市的186家公司IPO时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时普遍存在盈余管理,且盈余管理程度平均高于主板上市公司。最后,本文从监管部门的角度对降低企业盈余管理动机,提高IPO时会计报告信息可靠性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盈余管理行为博弈模型的分析结果,以2008—2020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在IPO前后五个重要阶段,风险投资对公司盈余管理施加影响的行为特点。结果表明:在IPO各阶段,风险投资选择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施加影响,二者存在交替和并存的关系,但更倾向于选择对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施加影响;为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风险投资对公司盈余管理表现出侵害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弘艳 《北方经贸》2014,(5):197+199-197,199
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然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企业IPO时的必要条件。为了达到该要求,企业在申请上市时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本文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运用SPSS软件对2010以及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证明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在IPO时有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9.
对于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问题,国内外会计和财务学界已关注多时。很多研究已表明,IPO公司为满足上市条件,普遍存在对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包装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以此获取更高的发行价格、筹集更多的资金。然IPO只是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当中的一部分,这一动机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何影响,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IPO过程中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动机分析以及进行的是哪些盈余管理、不同行业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何差异、如何遏制IPO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0.
私募股权投资入股期限与IPO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上市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的影响日益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由于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且数据不易获得,国内在该方面的全面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2003~2011年间上市A股为研究对象,首次探讨不同期限私募股权对企业IPO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私募股权投资能够发挥正面的公司治理效应,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在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行为。其中,长期私募股权投资能够抑制正向盈余管理,发挥公司治理效应;而短期私募股权投资抑制负向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市场反应与政府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天然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伴生着规避盈余损失或盈余下降的行为,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引发投资者行为变化进而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督进行研究。在以我国2006—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中,我们发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投资者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并与上市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追求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2.
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对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改善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其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再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并提出了一些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方法,最后提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IPO、增发股份、防止停牌、炒作股票和获得银行贷款等多个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展开深入的分析,期望能够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内在原因,从而对其进行有效治理,以此来确保上市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4.
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人所瞩目的焦点。作为盈余管理的“重灾区”,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了中国特色。本试图针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和主要手法,提出减少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渐发展和上市公司的大量涌现逐渐清朗明晰,会计界和实务界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将其作为一个新的课题。盈余管理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使得盈余管理备受关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特别是它的动机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有助于使用者正确理解盈余管理行为,作出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普遍操控盈余管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侵犯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了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判断。但由于我国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为了遵循企业会计准则,降低检查风险,因而逐渐减少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更多的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来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因此,正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有助于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和丰富真实盈余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盈余管理问题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重大,目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发展的一大隐患.而我国证券市场上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其根本动因在于达到有关监管要求、获取上市融资的资格以进行融资活动.从这一点来说,相关的监管制度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诱因之一.本文结合ST梅雁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了监管制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9~2014年间在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392家IPO公司为样本,对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揭示风险投资是否对上市公司IPO过程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是否可以降低IPO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通过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指标直接检验风险投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运用拓展的琼斯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11.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与没有风险投资背景的IPO公司相比,有风险投资背景的IPO公司上市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更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涵义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及表现形式,最后对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宁 《商场现代化》2012,(32):171-172
本文阐述了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包括扩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和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的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并认为会计准则正是在与盈余管理行为的持续博弈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