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乃企业之根本,如果说这句话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仍存在不痛不痒的感觉的话,那么通俗一点来讲,如果企业内一部分员工突然走掉了,剩下的工作没有人来作,客户的电话、工作的期限、公司所作的承诺,却步步紧逼,作为老板恐怕只有“哑巴吃黄连”的份儿了。相信每个企业老板可能都会面对被炒鱿鱼的那一天,该怎么办呢?“人已去楼即空”自己真真看好的员工,把辞职信就放在你的桌子上,或者干脆不辞而别。不要只顾黯然神伤,对于一个优秀的老板来说,这绝对不是最后的结局,如果真要面对人去楼空那一天,首先认真分析优秀人才“跳槽”的原…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人在自己家楼下的杂货店买东西,给了老板钱,但是老板说你没给。有人会想,应不应该去法院告他去?但是仔细想一下,法院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是无能为力的。为什么呢?法律要解决问题,一定要使得双方当事人能够明确事实之外,法官也能鉴别这个事实。而在这个情况下,杂货店老板说你没交钱,你说你交了钱,那么这个法院是没有办法来判决谁对谁错的。这就是我讲的,一个社会靠法律解决问题是有局限的。大家可能想,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在我们一生中并没有碰到?不是绝对没有,也许你在某一个大街上买了点香蕉,本来应该出五块钱,结果你出了十块钱。为什么在杂货店里边没有碰到这样的事?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杂货店的老板在你交钱以后他说没交钱,你下次会不会再去买东西呢,你就不会买东西了,你还会告诉你的邻居,他是骗人的,你的邻居也不会去买东西了,那么这个杂货店就应该怎么?关门了。这就是我要谈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今天很高兴能够来到杭州和大家谈一谈中国制造业以及消费模式的问题。 一、中国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 我想请各位注意一下,你认为中国的危机是什么?我们第一个想法肯定就是金融海啸的危机,如果你这么想问题的话.那么我相信你对于你的困境应该是了解不够。中国的危机根本不是金融海啸这么简单,而是什么呢?而是从2006年就开始的制造业危机,这才是我们根本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徘徊的灵魂     
世界上有没有灵魂的人吗?如果某个人自称自己是个没有灵魂的人,你会怎么看他?既然如此,我们也是有灵魂的人了!可是,灵魂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文化包涵了企业里的所有文化。 我经常会听到一些老板抱怨,说企业没有人才。这种心情我能够理解,但并不认同。如果一家企业刚成立不久,那么企业没有人才也许可以理解。如果一家企业做了多年,员工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老板还说企业没有人才,那么这个问题也许不是员工的错,而是老板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6.
其实好的企业管理者都清楚:人才不是寻找来的,人才是培养来的,人才是竞争来的。我们常发现很多老板一心想做伯乐,然后发现千里马,我们也发现很多大学生,社会上很多年轻人,包括企业内部的一些员工,他们希望多一些伯乐,能发现他们这些千里马,如果大家都有这种思想的话,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中外管理》2008,(5):111-111
如果认真看完《士兵突击》的话,许三多(一个能力一般却很忠诚的人)和成才(一个能力很强却缺乏团队精神的人),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这两个人物,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心中,做出评判。 如果你是老板,许三多和成才现在去你的企业或者团队面试,你会选择谁留下,或者是两个都要,或者都不要?  相似文献   

8.
看过《秋菊打官司》吗?“秋菊真不简单,打起官司来那么执着,”你可能会想。你有没有想过,在你的打工生活中,也可能会跟公司(企业)打官司?当然,谁也不愿意碰到这种情况,但如果恰好被你碰上了,你准备怎么办?!“刚来广东打工时我胆子很小,根本不懂自己有什么合法权益、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最多敢怒还不敢言。”23岁的打工妹阿杨说。她换过好几个厂,在某  相似文献   

9.
一、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如果你的老板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毕竟不多,我有我的独到之处。”这时你应该怀疑自己的老板了,如果不是他有某些重大的缺点,他不会总是经历失败,一个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又怎么能肯定下次一定会成功。二、喜新厌旧的老板。  相似文献   

10.
经理箴言     
信息化时代要靠个性化取胜在上世纪初,企业谁做得快谁就会取胜,比如福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企业谁做得好谁就会取胜,比如日本制造业崛起;信息经济时代,谁做得对谁就会取胜……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企业,我认为现在都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为什么呢?信息化时代企业要靠个性化取胜,而不能靠大批量的生产,大批量生产变成了大批量定制。但是,如果没有每一个员工的SBU,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以人作为经营单位的话,你没法满足这种定制的关系。变化这么快、这么复杂,你该怎么做?原来企业的组织结构已经根本无法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所以,我…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们推出一种叫做“随便”牌的软饮料,市场的反应将会怎样呢?谁有可能成为它主要的消费者?它是属于一时碰流行性产品呢?还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命名一种叫做”随便”牌软饮料的构想完全是来自于餐厅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您想喝点什么”。”来点什么饮料。”主人问客人。”随便!”“随便什么都行!”客人答道。我想我们自己或多或少就说过类似的话。客人在回答“随便”时存在着可能几种因素一是客气。客人其实是想喝某种饮料(或某种酒)但是怕它价格太贵不好意思点毕竟是吃请嘛。如果有小孩在旁边的话孩子可不会客气一定会脱口…  相似文献   

12.
也许是中国文化的宫本位所致,大多数老板都是属于那种喜欢“下命令”的老板。对企业里的员工来说,老板总是认为:“企业是我的,你是打工的,我是老板你要听我的!”。总认为是自己给员工锻炼的机会,学习的机会,我发给你工资,你给我做事,天经地义。压根就没有想过是员工和老板一起创造顾客价值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其实,  相似文献   

13.
熊茗 《新前程》2010,(4):31-31
假如,我是说假如,生活中真的有人让你滚,你会滚吗?再加一个条件,那个人是你老板,你怎么做?遇到这种情况,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那么较真地"滚掉"吧,因为对方多半只是在逞口舌之快,而不是真的代表他要辞退职工。  相似文献   

14.
一家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长远的规划,如果一个老板过多地在乎眼前的利益,那么你会失去企业的未来. 为什么中国企业大多数发展困难?关键原因在于企业没有稳定的员工,稳定的客户,所以导致企业没有稳定的市场和稳定的利润.大多数企业为何总是年终走人,年前招人呢?因为在年前老板和员工都是彼此寄托希望,合作一年以后却双方产生失望.一边是老板说员工无能,一边是员工说老板无信.所以导致年终双方不欢而散.来年,老板继续招人,员工继续找工作.双方都造成了多少时间、精力和财力的浪费啊!  相似文献   

15.
《乡镇论坛》2010,(24):42-43
经营食堂应该是最简单的小生意,假设你是食堂的小老板,怎样才能有效防范食堂采购中的贪污问题?有人可能说,如果我是食堂的老板.食堂采购就是我管理的重点。必要的话,我老婆或者我的亲信亲自去买.可是这样一来你不就成个体户了吗?你的食堂还能做大吗?如果再有第二个、第三个食堂你怎么管?  相似文献   

16.
人只有十个手指,怎么可能什么郁抓得件呢?做企业也一样,特别是对于成长阶段的企业,如果什么都要求完美,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利于企业成长的。抓什么?不抓什么?老板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丁弘彬 《中外管理》2011,(11):65-65
家族企业传承,创二代,创在哪里? 老一辈打天下,他可以打到把企业传承给下一代,这说明他做企业成功了。到了第二代,如果是创二代,他也必须能打天下!你不能打,还叫什么“创”呢?但是,如果第一代在培养孩子接班的过程中,就没有重视“创”的话,你怎么期待小孩子当创二代呢?  相似文献   

18.
《科技与企业》2011,(4):18-18
想做老板吗?老板生来就是老板吗?肯定不是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老板都是从销售员做起的……当今社会人人都想当老板,你离老板的距离有多远呢?要想做好老板,请先做好销售吧!因为销售员离老板最近.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更是如此.因为一切的产品在于销售,对于创业期的老板来说,你是第一销售员,老板在没有能力招聘优秀员工时,唯有靠自己做销售.  相似文献   

19.
一、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毕竟不多."如果不是他有某些重大的缺点,他不会总是经历失败,又怎么能肯定下次一定会成功.  相似文献   

20.
所有的战略都应当注意一个聚焦点。我们的战略聚焦点往哪聚呢?就是要形成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你这个企业、这个国家、这个地区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竞争将必败无疑。那么这个核心竞争力是谁完成、谁提出的呢?是人才。 西方学者检测一个城市、一个企业有没有战略,不是在书本上,而是存在于我们头脑里面。比如我们问一个企业:你有战略吗?你有人才战略吗?他们回答说:有的,我给你念一段。别念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