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民事执行是查明被执行财产状况的发现程序。查明执行案件的事实,有赖于证据的科学运用。在对执行案件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中,应当坚持主动调查规则、有限调查规则、权利保护规则、当事人参与规则,以保证案件事实认定的准确性,提高执行效益。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将视听资料列为证据之一。视听资料是指以图像和声音形式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包括与案件事实有关的录像、录音、照片、电子计算机内存信息等。视听资料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在当前的刑事诉讼活动中,视听资料已经被普遍认识并广泛运用。视听资料与其他证据相比,具有客观性强、信息量大、精密度高,动作、形态具有连续性等特点。因此,其在七种诉讼证据中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运用视听资料查明案件事实,是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它对于司法人员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正确运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具有极…  相似文献   

3.
推定探略     
在审判实践中,法院认定某一案件事实往往是根据查证属实的证据进行证明而完成的.一般情况下,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则因证据不足而不能使法官支持其主张的事实,进而导致败诉的不利结果.但证明并非是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唯一途径,这是因为,认定案件事实除了运用证据证明这一最令人信服的方法以外,还可另辟蹊径,这就是推定.推定虽然不是直接的证明案件事实的方法,但却一直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一个重要手段存在于司法审判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周海 《重庆与世界》2013,30(2):48-50
在任何案件的审理中,查明案件事实关键都在于证据。证据提交法官后由法官按照法定程序审查,对符合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证据予以采信,即具有可采性的证据,这些被法官采信的证据是法官对案件事实作出判断的根据,被称为定案证据。定案证据有别于证据,两者在概念、外延、证据属性、所处诉讼阶段、使用主体等方面存在差别,但两者又存在必然联系,定案证据来源于证据,证据与定案证据的使用目的都是证明案件事实。  相似文献   

5.
仇金 《重庆与世界》2013,(8):29-32,45
司法证明原理是证明活动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性的内在原因和基本规律。缺乏对证明原理的认识,就难以得到准确可靠的事实认定结论。证据之所以能够证明待证事实,是由于证据中蕴含着案件发生时留下的事实信息。证明原理就是从证据中获取案件的事实信息,经过提炼得到证据事实,再结合全案情况以使待证事实得以证明。  相似文献   

6.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对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出庭公诉提出了更高的案件质量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为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杭州市H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诉前会议制度,以此全面审查案件事实和证据,强化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构建良好的控辩关系,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  相似文献   

7.
正检察技术工作是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依法收集证据、审查证据、鉴别证据,以查明案件事实的一项专门性工作,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检察技术工作发展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其为检察业务部门提供技术保障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紧紧围绕检察业务工作,突出抓好检察技术工作,大力加强司法鉴定、文证审查、技术协助等检察技术应用,进一  相似文献   

8.
在量刑程序中,为保证量刑证据最大程度的呈现,原则上应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来分担证明责任:控诉方应当就其所主张的量刑事实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对于从重、加重的量刑证据由控诉方提供:被告人应就其所主张的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等事实提供证据予以证明;被害人方可提出有利于或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法官不得因被告人未提供相应的量刑资料而对其处以较重的刑罚,根据需要,也可以主动查明量刑事实.  相似文献   

9.
税务稽查证据,就是税务稽查实践中,能证明税务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与税务案件或其他待证事实有联系的客观事实,都是税务稽查证据。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查处各种涉税违法行为的重要手段,在税务检查中取得的各种证据则是支持行政处理结果的最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哲 《魅力中国》2013,(20):9-9
新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由此可见,新刑诉法实施后,非法证据排除将贯穿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侦查监督部门作为检察机关依法对侦查活动合法性进行监督的职能部门之一,如何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怎样解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适用过程中的问题,对在侦查监督工作中正确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普通程序简化审仅是简化了庭审的相关环节,并不能较好的实现提高诉讼效率的目的,对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认罪案件作出当庭宣判,才能提高诉讼效率,为此需要在审查起诉阶段构建被告人认罪程序.本文首先分析了被告人认罪的具体含义及审查判断的标准,再从案件范围、提起主体和程序的固定三个方面详细阐述被告人认罪程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应当将提高诉讼效率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因为限制当事人提交给法庭的证据数量,可以提高行政诉讼的效率。但我国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律,对当事人可以提交给法庭的证据没有作出任何限制性规定,这不利于行政诉讼效率的提高。在我国,对行政诉讼证据进入法庭审理程序的资格作出必要的限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法律可以根据证据的形式、证据的取得时间、证据的提交时间,对行政诉讼证据进入法庭审理程序进行限制,并且可以明确规定某些证据与案件事实不具有关联性,从而将其排除在法庭审理程序之外。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释了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理念的含义,并基于重树的人权保障理念,从人权保障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刑事诉讼的立法宗旨和程序设计、证据展示制度、保障律师享有单独会见权和侦控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律师的在场权等方面阐明了如何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郭艳玲 《魅力中国》2010,(26):140-140,144
推定作为一种证明方法,转移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的证明责任,已成为通说。证明责任转移会严重影响刑事被告人罪责刑的承担。根据证明责任分层理论,推定转移的是“提供征据责任”还是“说服责任”,学者争论不一。本文将从推定与证明责任的关’系和刑事诉讼基本理念出发,论证推定只能课以被告人“提供证据责任”。  相似文献   

15.
陈晓云 《魅力中国》2009,(19):188-188
证据是刑事案件中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和依据,对认定犯罪事实具有决定性作用,审查证据在审查批捕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正确审查证据是确保检察机关准确定性、批捕犯罪嫌疑人的前提条件。本文就审查批捕工作中的证据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任栋 《魅力中国》2010,(29):133-133
近年来,经媒体披露的冤假错案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死刑案件。目前,在我国尚不能废除死刑的情况下,在既定的死刑制度和政策下,如何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让有罪之人死得“明明白白”,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这是我国法学界及实务界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就如何在无罪推定的指导下完善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制度做简要的分析,以期对我国死刑案件的证据研究做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7.
裴红霞  陈富强 《魅力中国》2011,(10):364-364
受贿案件的证据具有单一性、隐蔽性、易变性、间接证据的决定性等诸多不同于其他案件的特点因此.侦查人员更应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客观全面、深入细致地收集证据:在审查证据时,必须紧紧围绕证据的属性即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并注重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对案件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8.
胡佳 《重庆与世界》2013,(7):46-48,75
证据是诉讼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料,证据的完整度和真实度决定着案件事实情况被还原的程度。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收集手段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定案证据来源于证据,但并非所有的证据都能成为定案证据,只有经过举证、质证、认证以及审查判断后的证据才能最终成为判定待决案件的定案证据。二者的范围和含义不同,在法律上的地位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扩大了人民法院受理刑事自诉案件的受案范围,将修订前的《刑事诉讼法》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增加到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侵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的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并对被告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事案件。这样人民法院大大增加了刑事自诉案件的数量,这对没有侦查权的国家审判机关提出了许多新课题。针对刑事自诉案件认定事…  相似文献   

20.
张义榕 《魅力中国》2014,(8):319-319
随着法治的进步,司法机关由过去的查明案件转为证明案件,证据的证明力大小也就成为案件成功与否的重点。因为,法律事实必须需要相关证据的予以证实。证据本身厦其取得、使用的合法性决定着案件办理和结果的是否合法,本文将从对非法证据的诉讼监督和法律适用问题两方面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