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冬 《科学决策》2007,(5):11-12
我进入百度第一天就说,我们主要的责任是让合适的人找到他们最想找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魏成杰  伍竞艳 《魅力中国》2012,(32):123-123,125
自从高校扩招政策施行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生要想找到一份理想合适的工作是越来越难。本文从大学生自身、用人单位、学校,以及政府的角度,探析产生就业难的原因。同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危机的厄运中苦苦挣扎的日本,l0年来一败再败,至今没有找到让经济起死回生的良方。因此,一年以来日本舆论大肆鼓噪人民币应该升值,甚至希望让中国人犯他们过去已经犯过的错误,这样经济此消彼长或许对提高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但这只能是日本一相情愿的事,至于我们怎样完善自己的汇率制度,那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我们要自己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模式完善人民币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4.
黄甜 《魅力中国》2014,(22):169-169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日趋增大。而我国高校目前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因此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重点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的方案,希望能改善我国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会计学本科专业毕业生人数较多,竞争压力更是不言而喻,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其特有的企业文化深受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欢迎追捧。本文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例,对会计专业人才就业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其结论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求职规划和会计教育改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会计人才市场供需矛盾相当突出,一方面大量会计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又招不到所需的人才.这一现象引起我对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我们的会计教育重视的是人才显性部分知识的培养,而隐性部分职业能力的培养没有到位,显性部分知识不能适应动态的会计环境,所以企业不愿招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的会计教育要注重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能随环境的变化转化成最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新疆财经大学会计专业2010届-2012届毕业生为样本,在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财会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网络信息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第三季度为招聘淡季.毕业生就业意愿与现实期望有偏差,其就业压力较大;毕业生就业的部门主要为企业,且用人单位对本科层次的毕业生需求量较大.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为:思想品质、专业素养、专业证书和合作精神等.对用人单位的调查访谈表明:新疆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综合素养均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而且今后被调查单位仍会以会计专业毕业生为主要招聘对象.  相似文献   

8.
韩红莲 《魅力中国》2014,(3):194-194
社会经济越发展,人才竞争愈激烈。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如何在社会中完美定位,如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这将我们职业学校的教育改革提上了日程,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处于中心地位。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培养的是经济管理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应具有较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办学方向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因而教育体系中的课程也必须充分适应这一要求。会计专业针对教学需要,需进行“教、学、做、悟、用”五位一体立体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董锦红 《新西部(上)》2007,(8X):190-190,127
随着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市场化,如何加强就业指导,使毕业生顺利地走向就业市场,挑选到合适的工作单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因此,高校应以突出指导,强化服务为宗旨,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中辉 《魅力中国》2011,(8):326-326
博弈下的竞技型体育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是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难以平衡的关键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体育院校都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平衡好竞技体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本文以用人单位的招聘意向为根据,分析了高职会计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框架,并对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职会计专业建设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职会计专业建设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培育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是每一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所需要探讨的问题.文章针对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设计及其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3.
SPAC 中小企业上市“第三条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更多地是为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服务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资本,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rporation)是IPO、APO之后更适合国内中小企业的海外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朱艳 《辽宁经济》2004,(10):104-104
人们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一是在职业生涯开始之前的选择,如果选择得好,就可避免今后走弯路;再就是在职业生涯开始之后,通过选择可以创造和找到比现任职业、职务和职位更合适的更好的机会。因为人们在一生的不同阶段中,可以从事不同的职业、担负不同的职务和职位,可以在不同的组织单位中工作。对美国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大学毕业后的5年内至少有50%的人已经变更了工作单位,甚至变更了工作职业。这种变更均是为了寻找更合适的更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及经济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目前高校的会计教学普遍存在着缺乏系统性、理论性过强、与社会需求脱节等诸多问题,每年高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都存在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经验较少的问题,毕业后往往要通过很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才能胜任出纳、会计等工作,导致出现单位招聘人才难、毕业生就业难的两难困境.尽快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达到企业的用工标准是目前高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首要目标,所以会计体验式教学的探索和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目前高校会计教学的现状,分析了高校体验武教学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同时提出了建设会计体验式实验中心及创新会计实践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6,(18):12-12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像中国这么庞大的银行和保险业网络,其扩张的速度也十分惊人。在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中国金融业的规模达到了举世无双的程度。著名的安永华明会计公司对中国金融业进行分析后指出,中国缺乏高级金融管理人才、缺乏能跟踪银行业务、必要时亮出红牌的会计。中国高等学校每年有四百万毕业生,要找到合适的金融人才却很困难。  相似文献   

17.
《中国MBA》2004,(7):70-71
又是学生毕业的季节,每年一到这时,毕业生找工作就成了高校里的一件大事.而各种招聘会上人山人海的情景也异常壮观.为了让毕业生找到自己称心满意的工作.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及人生走向提供帮助.学校负责职业发展的部门也都使出各自高招。作为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国内顶级院校——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近日面向社会推出了实习生计  相似文献   

18.
吴杨 《新西部(上)》2014,(12):106-106
本文阐释了就业见习制度及其发展,分析了高校会计毕业生见习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策略.要明确政企分工;实现工伤保险保障;加强会计专业毕业生见习基地与高校的有机对接;建立学生见习管理档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而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备受关注。为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深入挖掘、分析各方原因,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主动性,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市场化,如何加强就业指导,使毕业生顺利地走向就业市场,挑选到合适的工作单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因此,高校应以突出指导,强化服务为宗旨,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