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断改进高校的思政工作是一项长期又重大的政治任务。深入挖掘食品类专业核心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当下高校食品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热点。本文就食品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以及思政育人元素与专业课融合的路径进行了探讨,旨在挖掘食品类核心专业课中潜在的思政教育依托点和实践点,为实现“学科知识内化+思政元素外显”的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学模式之一,根据食品工艺学的课程特色,结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系统挖掘思政元素,从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及思政元素的融入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对教学手段、教学目标等进行改进完善,建立专业知识与政治素养、国家民族复兴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以期为实现课程思政目标教学路径的开拓以及其他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针对食品类专业核心专业课程"食品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施进行探讨。阐述了"食品化学"课程在德育育人中发挥的作用,以线上线下联动的培养教育方式,凝练和导入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工作生动而实在地融入衔接到教育教学中,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人格和品质的塑造全方位结合育人。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是对课程德育的政治提升。同时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也是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文章以通化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粮油加工及制品工艺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门课程结合课程思政的教育意义并基于课程特点探讨了课程思政实现路径,为"粮油加工及制品工艺学"课程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同时也为高校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需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实现专业技能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结合。以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高级财务会计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讨,以期达到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高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税法》课程思政是将税法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其教学改革与探索将有助于深入贯彻立德育人的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农林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背景下《税法》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围绕教学的理念、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农林高校《税法》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培养出具有依法纳税、节税的良好意识和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及“三农”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育改革的新模式是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培育税务会计人才,然而目前在线上教学模式下有效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面临较大困难。本文剖析线上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在教学环节中,通过重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挖掘课程思政要素及创新点,拓展新媒体新技术教学模式,助力线上课程思政教学高效开展,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8.
思政育人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在一流课程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下将传统课堂打造为知识传递与思想碰撞的新平台,是当下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提档升级的重要工作。在充分阐释一流课程融入思政育人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归纳二者深入融合嵌入的现实意义,并以《林业经济学》一流课程为例,总结其在开展一流课程建设的不同环节如何有效融入思政内涵的实践做法,并对实践成效和经验启发进行了提炼。最后,提出了一流课程建设要优化教学大纲、建立思政教学案例库及改建课程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融入思政育人的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食品分析课程特点,采用学习通的在线辅助功能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初探。通过挖掘各章节中的主要思政元素并与专业知识无缝衔接,利用超星学习通课前发送“学习资料+相关知名故事”,课中进行主要知识点融入思政元素的案例设计,课后进行讨论并统计学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分析的能力,有利于增强食品人才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0.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为贯彻党中央思想,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组迅速成立思政改革团队进行深入改革。自改革开始,课程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会计学院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得知当前会计行业以及会计课程教学均无法满足社会的思政化需求,存在着诸如课程思政重视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考核机制不够丰富、思政实践教学不够突出等教学问题,课题组以此为基础对设立课程思政改革思路及目标进行探索研究,试图从授课主体、授课客体及授课内容三方关系出发,达到课程培育、人才培养、行业培育的目标,为思政改革提供新思考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工学结合”为特色的课程标准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烹饪专业的教学中。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为进一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本文结合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现状,提出教学改革途径,以期实现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发酵工程课程作为喀什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专业集群的建设课程,不仅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点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本文基于学院的专业现状,根据专业特色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体系。结果表明,优化课程内容,更贴近专业发展;改进教学方法,理论课教学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实践课由课堂实验逐渐向企业靠拢,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导向;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对课程重新定位,客观评价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地勘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这成为制约地勘单位发展的原因之一,因此提高地勘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地勘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措施:(1)严格执行会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2)从高校选拔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充实到地勘会计队伍;(3)加强和完善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4)建立会计人员竞争淘汰机制;(5)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培养;(6)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马昕 《现代食品》2020,1(2):72-74
随着时代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而掺伪食品检验课程作为当代各大高校、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等方面存在多种问题。本文首先从职业院校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掺伪食品检验课程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并立足实际提出多元化教学方法、改革试验教学机制、优化考核模式等教学改革建议,希望能给相关教育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理念、道德取向、行为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调查者在对成都理工学院 3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走访了学校十多个网吧,召开了“我与网络”的学生座谈会,对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影响和评价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如何加强和改进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食品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传统的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探讨,阐述了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试行全实验教学方法、实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在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上结合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的优势进行制定,突出粮油食品特色,将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把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旨在培养具有粮油食品特色的专业创新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