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工业化和城市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的途径。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各区域间呈明显的阶梯状分布,东部较高,西部较低,中间居二者之间。西部城市化发展滞后,严重阻碍着西部经济发展,形成工业化与城市之间的相互掣肘。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是推进工业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贵州耕地资源进行了评价,分析了贵州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人均耕地增减的相关性,并提出贵州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的耕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城市化率的深层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经济发展过程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进的过程。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有一定的相关联系。在本的分析中,中国统计资料计算得到的城市化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显得滞后,其中差异在于大量未能纳入统计资料的“农进城”就业人口的存在。只有将这部分隐性的人口也算为真正意义上城市化人口,才能真正显示事实上我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本认为人口城市化不应予以政策的限制,而应当配套以相关改革并适应经济规律的应用,真正达到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经济和人口分布重心向城市转移,城市数量和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加强的历史过程。城市化的发展也将推动一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分析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入手来说明要加速今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将是一条必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和速度快慢采用城市化率的指标,但城市化率并不能完全反映城市化的总体状况。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密切相关的对应关系。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不可能实现巨量农村人口与工业化相协调的速成的城市化。提升城市化水平,首要任务是推进工业化;其次,适度集中,实施正确的城市化道路;最后,以科学的管理和规划推进城市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讨论了关于城市化的三个问题。(1)从工业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乡结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国际比较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城市化水平,提出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50%的判断。作者认为,我国不存在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2)提出从人口密度、城市密度、城乡人口结构三个方面观察城市化现象从而得出东西部城市化存在较大差异的见解。认为,从效率更高并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合的要求出发,西部城市化宜采取大城市与城市圈结合的战略。(3)中国的城市化也要走一条非均衡协调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对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发展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贵州现实的客观要求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对资源型企业进行新技术改造,从制度安排、产权置换、资本运营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实现资源开发的规模经营;二是发挥“三线”企业的技术优势,激发技术型企业的创业冲动;三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城市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市场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灵魂,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一条捷径,信息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力杠杆。“乡镇企业+小城镇”极大地推进了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但其“分散性、不规模”倾向与现代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集中化、规模化”趋势不相一致,直接导致了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间接地又发展和固化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县城为中心发展重点小城镇”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国家要加大投入,城镇注重发展实业,努力建设“农民城市”,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并把软环境建设放在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全国发展后进的省份之一,由于城市化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农村人口所占比重特别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势必对经济制度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等问题产生不利的影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小视的阻力,如何加快农村城镇化改革和发展,是贵州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能否赶上发达地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经济发展的同时,积聚的环境问题,破坏生态的恶果.以爆发的态势纷纷浮出水面。水环境的危机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