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乡规民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时刻浮现出国家政权的身影,在乡村社会与国家政权自身的合力努力下,国家政权实现了从"禁断者"到"唱和者"再到"首倡者"的角色转化,这种角色的嬗变对于传统乡规民约自身发展乃至整个乡村社会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它有力地推动了乡规民约的规模发展、增强了乡规民约的合法性、强化了乡村社会组织在乡村社会的统治权威;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乡规民约性质蜕变、认同感降低、乡村社会组织影响力下降、乡民"自治"意识与能力削弱等消极影响,并最终导致了对乡村社会管理失控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
在"政权悬浮"的传统乡村社会逐渐消亡的情况下,新的"制度嵌入"没有完全形成和稳固现代化社会资本,导致乡村治理受到掣肘——乡村治理的主体与场域、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村干部等的疏离化。随着国家权力的上移及政治现代化的诉求,以新型乡贤精英、乡规民约和乡村社会组织为代表的内生性力量在乡村治理中重获发展空间,此时要整合村民自治制度、法治规范及基层自治组织等外生性力量,融入到现代乡村内生性力量的培育和形成过程,打破"制度嵌入"对内生性力量形成的障碍,形成"内外联动",引导乡村内生性与外生性力量真正融合,提高乡村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杨萍 《农业经济》2020,(4):49-51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的重要主体,不仅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丰富了旅游形式,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地方政府和农民主体很难完成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明晰各类社会力量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社会责任,吸引更多的精英、旅游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加入。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提出明确要求。乡村振兴离不开人,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顺应民意、鼓舞人心。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瓶颈,关键要搞清楚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支撑。谁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主要的力量有以下几类人:一是新型职业农民。多年来,国家在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培训和培育,但有一项基础的工作没有做,就是建立职业农民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乡村治理的历史叙事中,传统乡村社会形成了"县政绅治"的秩序逻辑与治理模式。清末民初,日益深重的帝国危机与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促使清政府全力打造一场以"新政"为肇始的大规模制度变革,成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开端。"新政"改革进程中的科举之废与新学之兴,直接中断了传统士绅的常规继替,并引致乡绅阶层的流变。乡绅阶层流变,解构了帝制时代超稳定的"县政绅治"秩序,引发了近代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的第一次系统性危机,具体表现为民间统治精英的异化、乡村治理模式的僵化,以及"国家政权的内卷化"等。乡村治理危机呼唤着秩序的重建,也孕育着革命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生产受到政权管理模式的重大影响。据人民公社时期联民村水稻种植的考察,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规划和安排。水稻种植各个环节以农民自身行动呈现,却也无不体现了国家和集体组织的力量。在生产技术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对产量的高度需求造就了密集劳动的场景。国家技术和权力推进能力的有限性、农民和乡村文化对于国家权力调适的有限性以及土地承载的有限性,既塑造了人民公社的成就,也衍生了许多不良后果,形成了特殊的乡村景观。  相似文献   

7.
传统乡村演剧之所以绵延不绝,具有持久的韧性,主要是因为它在乡村社会拥有稳固的生成机制。虽然演剧与乡村社会之间的被需要和需要关系,是这种生成机制的一个重要层面,但其更值得注意的一个层面却是,围绕乡村演剧形成的关联网以及乡村"精英"在这一网络中的权力竞逐。某种程度上,正是乡村"精英"在演剧"文化网络"中的权力竞逐推动了传统乡村演剧的持续生成。传统乡村演剧给新旧政权都带来了挑战。国民党旧政权在应对这一挑战方面总体是失败的,因为传统乡村演剧得以生成的机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触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通过发展农村剧团并在其形成的关联网中不断添加规范和政治元素,更新了乡村演剧的生成机制,从而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使乡村演剧与新社会相适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晋陕地区地处典型的欧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偏少且呈明显的季节性分布,农作物生长、丰收对人工灌溉的依赖很大。明清时期,伴随着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和官方对水利事务管理的收缩,晋陕两地农村水利事务呈现出以乡绅为领导核心的民间管理趋势,水利规约成为民间水利事务管理的制度形式。民间水利事务管理模式的运行,减少并弱化了成员在用水过程中的投机行为、降低了水利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和水利纠纷的诉讼成本。但是,监督体制的缺失和普通农民参与管理的能力不足,使得这种管理方式的效用发挥是有限度的。因此,以史为鉴,协调好国家政权、乡村精英和普通民众的关系,重视民间力量,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民阶层的水资源自主管理作用,是解决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鉴于农业农村的基础性地位,政府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借助公共政策及制度设计发挥了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有效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活力。但是单靠政府效能推动乡村振兴缺乏可持续性,难以解决根本性问题。乡村产业的兴旺、要素资源的激活、生态环境的宜居、农民的增收等除了靠政府的大力扶持外还必须遵循市场逻辑,发挥市场创造财富的力量,只有在有限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中才能真正建立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王先明 《中国农史》2003,22(1):79-8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绥边区还保持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原貌。中共晋绥边区民主政权对于地权关系的调整、改革,就在这一历史场境中展开。以减租减息为主的调整农村土地关系的政策,是在保障佃权和改善农民生活前提下实施的,虽未触及地主土地所有制,但它也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1946年5月,晋缓边区开展土改运动。田家会村和吕梁四区土改个案表明,土改所导致的乡村社会变革既是剧烈的也是深刻的,由此形成的乡村社会阶级和权力关系的结构性变动,将持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路向。“新富农”是土改后乡村中出现的新阶层,由此产生的“不平均化”和两极分化,将是共产党政权必须面对必须做出历史回答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保护养育乡村精英的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乡村精英的流失瓦解了内生乡村治理机制。乡村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包括两个层次的内涵:一是公众参与,主要是引导鼓励所有农民表达不同意见;二是形成决议并执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千家万户分散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绝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决议并执行。这个过程必须有乡村精英参与才能够完成。乡村精英流失之后,农民分散意见不能达成统一,造成治理失效。如何再造乡村精英群体是当前推动基层治理的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保护养育乡村精英的土  相似文献   

12.
在大历史的线性叙事下,近代乡村社会环境演变同样呈现出一定的地方路径。张在其横跨半个世纪的日记中展示了晚清民国时期浙南温州乡村社会环境的部分实态。与废科举之于乡村士子"毁灭性"打击的概念化表述不同,废科举、兴学堂之际,张等人积极接纳和推进这一重大制度变革。常认为,清末新政以降,国家政权下沉致使乡村社会权力异化,但直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张依然享有旧式权威并承担相应职责;国民政府治下,国家权力渗透使旧时的乡村精英退场,却并不意味着土豪劣绅的继起,而是强势国家权力对乡村资源的直接榨取。从张氏日常生活历程来看,直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这里的乡村世界还属于传统的"田园生活",此后,"黑暗""乱世"几近成为他表述乡村社会环境的全部修辞。张的个人生命史从个案演绎了国家权力作用下浙南乡村精英的时代命运与他们视野中政权合法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人才资源提供支柱力量。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体制机制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是什么,进而解决为什么用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途径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以及如何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体制机制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包括创新培育体系,创新管理机制和创新培训模式在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乡村精英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断到城镇就业、创业和居住,导致从乡村不断流失。这直接导致农村人口素质下降、人力资源不足,难以找到合适的致富带头人,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尽快遏制乡村精英流失的态势,吸引乡村精英回流,并完善现有的致富带头人选育制度,以其带动乡村居民共同致富增强,为乡村带来希望,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农村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在于解决城乡二元体制下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困境,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在传统乡村社会管理过程中,由于乡镇政府不恰当的行政干预、驻村干部的选择性回应与社会组织的不在场,使得村支两委任务繁重、乡村精英流失与村庄集体行动弱化。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应通过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差异化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培育农村社会组织、"村支两委"回归自治以及培育新乡贤精英与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在提升各主体责任意识的同时,也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乡村治理被纳入到了重点治理工作中,乡村治理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与乡村治理组织能力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乡村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根据目前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建设美丽乡村,既要发展乡村经济,还要提升村民整体素质,规范村民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乡村制定了村民守则公约等制度性条款。从乡规民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作用展开分析,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乡规民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国有粮食部门是为农服务重要力量,长期根植于农村,服务于农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要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落实国家富民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积极创造条件,让农民卖粮更方便,让居民吃粮更安全,满足人们对优质放心粮油食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与农民“取”与“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国家与农民“取”与“予”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国家利益与农民利益之间的关系 ,是农民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再分配问题。“取”是指国家通过政权力量 ,利用税收、价格与购销政策等方式取得农民所创造的部分剩余产品或收入。“予”是指国家利用其分配职能 ,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 ,给予农民的物资产品或货币资金。国家为了统筹安排财政分配资金 ,保证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 ,需要向包括农业、农民在内的所有产业和纳税人征税 ,必要时 ,还通过其他方式来筹措资金。同样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业劳动力的"精英转移"造成农业非点源污染严重、可持续农业发展受阻、生态系统恶化等系列生态负效应。这主要是因为农业优质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加剧了化学农业效应,且阻碍了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克服农业劳动力"精英转移"的生态负效应应采取利益刺激、政策引导、培训提升等"柔性"措施,吸引农业劳动力精英回流,强化生态型农业人才培养,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以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生态农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