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永清 《经济论坛》2005,(19):41-42
一、房地产市场现状,目前,房地产业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之一,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杨世杰 《经济师》2008,(2):247-248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房地产税收逐年大幅增长,已成为地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分析房地产业税收管理现状,强化房地产业税收管理,对促进地税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论政治经济因素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郭瑞中国房地产市场缺位了几十年,而今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迅速发育,走向成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个消失——缺位——重建——发展的过程。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看,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新兴产业。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与全国同样,银川市这些年来城镇房地产快速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银川市城镇房地产业发展中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并着力予以解决,从而有效地促进银川市城镇房地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银川市城镇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市场体系不健全,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 1.二、三级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一般,…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泡沫是指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偏离了理论价值,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适度的泡沫对活跃经济、促进竞争、推动房地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是有利的。但房地产价格严重脱离,就需要对房地产发出预警信息。本文就房地产泡沫预警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房地产市场预警体系的规范过程,以此促进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房地产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房地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市场中介,房地产中介是房地产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介机构及其中介活动是否健全、规范直接影响到我国房地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本文就我国目前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一、我国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从外部环境方面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些中介行业政企不分,从而导致中介行业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从…  相似文献   

7.
吴超 《经济师》2009,(11):239-239,241
文章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目标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保持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是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的,保障居民的居住福利是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根本宗旨。并进而提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以规避风险为契机,采取灵活而审慎的宏观调控措施,推动房地产业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应以房地产税改革为引导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华 《经济师》2008,(10):186-186
国家虽多次出台宏观调控措施来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还是只能靠税收、市场的调节。文章对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收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应以房地产税改革为引导方向。  相似文献   

9.
城市房地产信息系统是城市数字化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房地产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房地产信息是加强市场监测、科学判断房地产市场和经济形势,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就此对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倩倩 《时代经贸》2007,5(10X):112-113
自1998年开始,我国住房制度改革逐步深入,特别是随着福利化分房的结束,住房商品化的开始,房地产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山东省房地产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影响GDP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也连续快速攀升。本论文以济南市为例,在收集整理大量有关房地产泡沫资料的基础上,得出了自己对于济南房地产市场的判断:总体发展健康,但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防范措施避免泡沫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9,(3)
我国房地产业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借鉴发达国家对解决住房问题上的经验,国家意识到建立健全更为完善的住房供给制度才能更有效解决当前社会问题。因此,租购并举的住房供给制度在近两年提上了议事日程。商业银行也开始着手将金融服务目标聚焦到了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租赁领域。因此,银行依赖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盈利模式将被重构。在文章中,全面论述了商业银行进军房屋租赁市场重构住房金融服务体系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采用合成指数法探究杭州房地产周期波动情况基础上,对杭州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日本和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波动.本文认为杭州应根据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在有危机出现或有危机征兆出现时能提前作出反应,预先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措施,使房地产周期性危机平稳渡过,维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及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协调.  相似文献   

13.
李桥  孟卫东 《经济前沿》2005,(11):25-29
近年来,房地产业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审慎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基本走势,找出结构失衡的症结,制定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业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房增投资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过度,区域发展不均衡,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在开发投资制度上的一些弊端,提出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我国房地产业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中来,房地产市场普通出现了过热的趋势.在这种过快繁荣的表象下,我国房地产业存在许多问题,这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设计,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机制,为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江苏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总体上看,江苏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健康有序的。但是,由于市场需求偏大,部分地区投资性和投机性购房增加,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开发建设成本提高,以及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等原因,导致一些地方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价格过高。近期国家和江苏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对今后一段时期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相关情况,对江苏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确保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不仅有助于抵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而且可以作为预防通胀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复苏这段时期内。国家将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结构优化,以达到房地产市场和谐稳定发展的目标。本文分析了近期我国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并结合相关部门的研究,对我国经济复苏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在许多地方还是支柱产业。因此,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承载体,是社会再生产和各种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经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发展。本文就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以此促进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近年来,房地产业发展旺盛,处于高位运行阶段,但也存在非理性的一面,危害到行业本身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定程度冲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此,笔者提出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分析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房地产市场,促使房地产健康、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低,导致产业内企业规模不经济,阻碍了房地产市场结构的优化。该文用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研究发现,市场规模扩大过快、房地产企业进入数量多、规模障碍系数低是房地产业集中度低的主要原因;并以房地产行业市场集中度作为房地产市场结构主要衡量指标,采用集中率(CRn指数)和赫希曼—赫佛因得指数(HI指数)两个指标考察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状况,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应进行适度集中的结构优化,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及实际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般要占20%左右。我国目前房地产业只占2%,可见我国房地产业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即使只占有2%的份额,在我国却出现了房地产市场低速徘徊销售困难局面。 一、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概况和原因分析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1992和1993年快速发展,近几年出现了低速,从供给角度看,据1995年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