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广播界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运用重播效应的丰富经验,为广播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发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积极的重播效应可以增加受众对广播的接触机会和次数,使受众加深对节目的理解,引起和培养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兴趣,使传播效果达到一个新境界.因此,广播在追求自制节目时间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应该保持重播节目时间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许晓明 《经济论坛》2005,(18):138-139
广播诞生于20世纪初,是一种收听率不确定、信息传播迅速、编辑制作周期短、时间灵活但只限于声音传播的媒体。随着这种媒体的出现,一种以收音机为物质基础的广告形式——广播广告应运而生。广播广告是利用声音广播这种媒介来向受众传播劳务或商品信息的广告。它诉诸于人的听觉,是有声广告的一种,或在专门的广告节目中播出,或在各类节目的间隙插播。由于声音传播容易被理解和记忆,所以广播广告可以很好地将广告商品的形象塑造于受众心中。在广播刚出现的时候,广播广告随其红极一时,并创下了辉煌的广告业绩。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传媒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存发展,要想在竞争中赢得受众的亲赖,达到传播致效,作为传播者的媒体就必须在了解受众的同时优化传播环境,讲求传播技巧。而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活动(广播和电视媒介)中,语言无疑是播音员与主持人选到传播效果的有力手段,所以作为联系媒介与受众的它们就要充分结合各自的传播环境,运用各自具有特点的语言与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拉近观众与传媒之间的距离,这样才更有利于受众接受传媒发布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播与现代远程教育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传播学的理论来指导开展远程教育。使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能够在一个有规律的轨迹上前行。本文拟以现代远程教育中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为主要背景。利用传播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对远程教育的传播者、受众及传播效果等进行分析和探讨。力求使远程教育的实践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并企及传播学理论能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大众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众传媒是农业科技传播系统中的子系统,在农村的不同社区和同一社区的不同媒介,其作用有差异,影响大众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来自受众,传播内容,媒介自身和传播环境,通过农业科技传播系统的整合可以有效提高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更好发挥大众媒介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传播学角度去分析,春晚无疑是一场有着广泛社会关注度的文化传播活动。基于受众心理和传播效果的分析,春晚从精心的策划到最后的传播效果评估,都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值得深入研究的传播文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好声音》的第一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其成功背后新媒体营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受众易接受新媒体的信息,使得传播更深入;同时,运用明星微博的裂变效应,让更多的大众有了解节目的冲动;再加上话题和争议,使节目完全成为一个社会话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进步和公众对新闻媒体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新闻工作也越来越成为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当前新闻媒体在民生、民情、民意等公共服务类传播中存在的传播效果问题入手,提出了优化社会各项管理制度,增强新闻监督的公众性;转变典型传播理念,加大受众接纳力度;传播聚焦民生工程,深化公众关心参与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软式排球运动的推广需要媒体利用各种社会渠道进行大力宣传,进而扩大其影响。广播、电视是所有大众传播媒介中传播速度最快、占用传播对象时间最少最为廉价的形式,特别是电视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强的特点而使宣传效果更佳。电影、录像、幻灯也是软式排球运动宣传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使所需要的信息长期保存、反复再现,使家庭获得信息的时间更加自主、方便。报刊、书籍具有定时性、广泛性、深入性和储存性的特点,人们可以通过它们了解最新的软式排球动向、优秀队员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
广播通常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信息的具有多功能的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工具。传统的理解为:一类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无线广播,一类是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有线广播。广播是最先出现的电子大众传媒,广播的发展是动态的,是在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目前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调频广播技术,还有少量的中波广播、短波广播。作为广播技术工作者,一定需要把握当今的技术发展潮流,这样才更有利于广播产业的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1.
在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和电视分众化传播时代以及浅阅览时代到来的背景下,电视健康节目不断涌现并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这其中存在着电视节目娱乐化趋势明显、传播者专业水准欠缺等问题。在今后节目的开办过程中,应注重提高电视制作者和主持人的专业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传播观念;同时还应提高约请专家的专业能力并将专业术语简单化,这样才能传播更多的健康知识,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法制普及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相关媒体对于法律知识相关宣传不断推动,人们对于法律节目的认识和关注在不断增加。广播法制节目的大量涌现和快速发展成为法律节目发展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这不仅对法律宣传和普及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而且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因此,我们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949交通广播《说法》为例,对于广播法律节目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3.
一、播音主持创新。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要求广播电视创新是指通过对广播电视的体制、管理、机制,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技术等整个系统进行不断革新,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受众需求所采取的开发手段。就播音主持艺术而言,播音主持艺术创作自身的矛盾运动以及它所处的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发展,要求它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创新。具体来讲,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落实到广播电视传播上,必然导致传播工具的更新、传播条件的改善、传播媒体的增多、传播方式的变革,必然导致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媒体管理的产业化、媒介运作的市场化、传输方式的集团化、传播人员的职业化、受众需求的多元化、沟通方式的交互化等等。  相似文献   

14.
一、广播社教节目的定义及概述(一)广播社教节目的定义广播社教节目是对听众进行社会教育、文化教育的一类节目样式。这类节目寓教育于娱乐,寓教化于服务,寓宣传于信息、文化知识的传播之中。题材广泛,节目设置、编辑、播出手法灵活多样,是集中体现电台水准的一类节目。  相似文献   

15.
广播通常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信息的具有多功能的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工具。传统的理解为:一类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无线广播,一类是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有线广播,广播是最先出现的电子大人传媒,广播的发展是动态的,是在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全国存在的广播电台有1000多家,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调频广播技术,还有少量的中波广播,短波广播,作为广电行业技术工作者,一定需要把握当今的技术发展潮流,探索和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广播技术会怎样发展,这样才更有利于广播产业的更上一层楼,本文利用详尽的材料,联系当今的最新技术动态,认为未来广播的发展方向是数字音频广播(dab),网络广播和同步调频广播。  相似文献   

16.
政务微博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公共治理手段,是现代民主社会对公民知情权的一种网络回应。当前,我国政务微博传播机制存在着诸多缺失,需要我们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引发了社会信息化,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人们进入信息化时代,生活方式也随着信息化的到来而改变.难以想象在生活中没有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的生活,信息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媒介传播对生活的影响,人们关注信息,但是信息却以来与媒介的传播,大众传媒如今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达到企业目标的管理行为,在企业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下,现代媒介传播对人力资源管理又有着怎样的影响,接下来笔者会从现代媒介传播的概述,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文化是每个国家不可推卸的国家责任.媒介相互融合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渠道,新的展示平台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传播渠道的更新、传播方式的不同、受众精准化等特点,促使民族文化传播结合民族特色,建立文化自信,适应媒介变化,在变动中寻找平衡点,以创新的内容吸引受众,积攒文化底蕴,从而达到可持续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创造有吸引力、说服力的广告,使你的目标消费者接触、关注、理解并记住它,这是所有广告成功的金玉良言。它几乎全方位地隐含了传播理论中的受众、媒介、内容和效果课题。本文采用模式分析的方法,以受众(消费者黑匣子)分析为起点,探讨如何通过对媒介和创意的控制,来达成广告效果的实现。应当指出的是,模式的描述有可能使多彩的、复杂的世界变成简单的线性关系,它仅仅勾勒了广告作用于消费者过程的基本轮廓,因此,需要你将它和缤纷的消费者行为联系起来,才不至于对模型的理解发生偏颇。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广告与促销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事件营销,事件营销在带来巨大效果的同时也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同质化事件营销降低了投入产出效果,一味追求重大事件会使得企业陷入困境。文章从喜剧和悲剧对观众的影响力角度探讨灾难事件营销的传播作用,利用消费者认知原理,悲剧可能比喜剧更具震撼力,悲剧事件营销更能令消费者高度涉入,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