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介绍了国际上的两种立法模式选择,对美国、东亚各国或地区个人破产法律制度进行了梳理与比较,并针对我国目前消费信贷和个人破产立法滞后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国际上的两种立法模式选择,对美国、东亚各国或地区个人破产法律制度进行了梳理与比较,并针对我国目前消费信贷和个人破产立法滞后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5.
6.
7.
李永军 《财会学习》2006,(10):14-18
《破产法》的适用范围 在《破产法》的制定过程中,对《破产法》的适用范围这个问题主要有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8.
破产法四论     
破产法是私法,必须强调其私法精神,予以准确的功能定位。将来国企破产应和其他主体一视同仁。新的破产法构建了统一的、规范化的破产债权确认制度。基于理性考虑,不应将劳动债权置于担保物权之前。破产立法还应注意解决破产程序与民事执行程序的冲突和协调。  相似文献   

9.
新破产法与破产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7年6月1日起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新破产法)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0.
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方式主要有由法院选任、债权人会议选任、债权人会议选任和法定权力机关指定相结合、行政机关选任等几种立法模式。每种立法模式各有其特点与优劣。只有加强债权人自治权利和破产管理人的市场培育,才能够更好地完善我国的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  相似文献   

11.
《破产法》是诉讼法和实体法相结合的一部法律,创设了许多新制度,如破产重整制度和破产管理人制度等,对于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保障破产程序的公平有序进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规制。但在不良债权诉讼和破产案件中却发现,曾经寄予厚望的《破产法》在很多时候,竟然成了债务人逃废债务的保护伞。一方面,是体制和司法环境的问题,特别是某些地方政府和法院不正确的行政和司法指导思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破产法》在某些关键制度上含糊不清,即存在立法缺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杨柳 《现代会计》2007,(2):31-34
破产会计也称破产清算会计。当企业重组期结束后,如果重组失败,则企业进入破产状态,会计上选用终止经营假设基础上的处理程序和方法,在清算组的领导下,对企业破产财产、破产债权进行清理、变卖,并按破产清偿顺序偿还债权人的过程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  相似文献   

14.
陈丽 《金卡工程》2009,13(11):158-159
企业法人是商业银行主要的信贷客户群,商业银行在通常情况下也是企业的最大债权人。企业的经营好坏将直接影响银行的信贷安全。因此,规范市场主体退出的《企业破产法》与银行利益密切相关,认真分析《企业破产法》施行后对传统信贷管理模式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法律手段保护债权、提高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拟对现行破产法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出商业银行赖以实现其破产债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林伟 《理财》2006,(10):31-33
8月27日,中国最高立法机构高票表决通过新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新破产法”),该法将于2007年6月1日生效实施。新破产法在总则第一条开宗明义,即要“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尽管如此,以合规和正义的方式宣告企业“死亡”,才是新破产法所必须直接面对、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议题。与“死”字的必然沾边,新破产法对于国内那些市场形势大好、乐于“生”而讳言“死”的企业家来说,其财富本能反应是避之惟恐不及地远离和逃避,且想当然地认为破产只是那些“该死”企业的事,与…  相似文献   

16.
新<破产法>迟迟未能通过其原因在于两处根本分歧:一是职工劳动债权与抵押债权在破产清算顺序中孰先孰后;二是破产管理人是由债权人委员会任命,还是由法院任命.  相似文献   

17.
美国破产法传统上给予若干金融合约以程度不等的破产安全港保护。2005年《破产改革法》显著扩展了安全港的覆盖范围,尤其是在金融衍生产品领域,实质上由“特定保护”演变为“市场保护”。在金融合约的辨识和判定方面,破产改革法强化了业界惯例和市场实践的作用,压缩了法院自由裁量的空间。相比以前,金融合约安全港的界线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18.
《企业破产法》通过明确规定适用范围、引进管理人制度、设立重整制度、明确担保债权优先受偿原则、规制破产不当行为以及规定跨境破产等内容,确立了企业有序退出的法律制度,对于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将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破产法》在企业破产司法程序方面的创新,对银行维权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9.
保护破产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了一套程序保障和实体保障,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职工权益保障机制,从原则到责任各个方面对职工权益尽可能做到全方位的保护,但治本的方法还是我国尽快完善社会劳动保障机制,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