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利用资本产出比这一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并对影响资本产出比的因素进行探讨。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内生增长模型比新古典模型更适用于解释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投资率在中国经济转轨的两个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长期来看,投资率的变化不会影响中国的资本产出比,FDI的增长提高了资本产出比,而人力资本的增长有助于促进资本产出比的下降,从而得出了:维持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源泉在于人力资本和自主创新的内生技术力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1、引言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产出量与人均产出量的持续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劳动力数量增长和素质的提高、资本存量的增加及其配置状况的改善、自然资源的数量增加和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科技进步的加快等。根据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率取决于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分别带来的增长率之和。经济增长方式采用效益型指标——集约程度进行测度。2‘经济增长方式测度的基本原理2.且产出总量——生产函数模型的建立总量生产函数反映了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投入生产的资本要素(K)和劳动要素(L)与产出总量(Y)之…  相似文献   

3.
资本投入、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一个同时包含物质资本、教育资本、健康资本和R&D资本的拓展的MRW模型,根据我国31个省份1998—2007年的数据,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资本投入对我国不同地区人均实际产出水平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投入对我国人均实际产出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而在西部地区,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认为,各地区资本投入力度以及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可能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重新估算1978~2011年中国30个省区市资本、劳动与实际产出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了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各省区市各年度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各年度资本与劳动要素份额等变量及其变化情况,并测算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各阶段TFP增长及其子项目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TFP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及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979~2011年期间,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主要作用的是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恶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着抑制作用,技术进步是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中、西部相对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相对东部地区的持续恶化,是导致中、西部与东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随着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增大,许多地区的TFP增长率甚至绝对水平下降,特别是纯技术效率恶化,经济增长日益依靠不断扩大的资本投入。TFP增长的波动与GDP的波动高度相关。而TFP增长的长期趋势与资本增长率的长期趋互补,分别与GDP的长期趋势即潜在增长率保持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由于2008年以来,许多省份的潜在增长率开始下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只有不断通过制度改革、技术研发等方式提升技术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TFP增长水平,才能保持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5.
基于递归优化理论建立了包含资本折旧率和贴现因子的最优消费模型,通过猜解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得出了消费效用最大化的值函数、策略函数、最优消费和资本累积序列。通过分析最优消费和资本累积序列发现:当资本产出弹性等于单位弹性时,AK模型的资本增长率更大,资本不收敛;当资本产出弹性小于1大于0时,AK模型的资本增长率更小,资本收敛。通过分析值函数发现:消费—投资比与社会效用成反比,贴现因子与社会效用成正比,折旧率与社会效用成反比。基于中国1978~2010年的消费和资本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中国的值函数受到经济增长阶段的系统性影响,当经济处于较低的起飞阶段时,消费—投资比与值函数成正比,即与理论模型预期相反;当经济处于较高的发展阶段时,消费-投资比与值函数成反比,即与理论预期一致。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资本形成的演变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主导型模式、转轨体制下银行主导模式和市场经济下多元化阶段。我国的资本形成比率和经济增长率形成了显著的剪刀差,资本-产出比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一个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出现这个负相关关系的主要原因是资本的形成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不敏感。这意味着,缺乏一个有效率的投资体制和金融体系是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我国人才资本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人均物质资本增长率、人均人才资本增长率与人均产出增长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人才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测算了各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8.
改革以来,中国制度变迁的一个显著特征——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市场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显著。利用2001—2005年间中国的省域数据,分析了市场化对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及对要素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此样本期间,各省域的市场化程度通过对提升技术、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而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市场化程度对资本产出弹性的影响程度最大,对劳动产出弹性和技术产出弹性依次减小。在以后一段时间内,推进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增加资本投资及扩大劳动就业是保证中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9.
周建  汪伟 《财经研究》2006,32(2):78-89
文章根据1978~2004年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使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模型以及动态相关系数等方法对公共资本、私人资本与产出增长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实际产出增长率、公共资本增长率和私人资本增长率之间体现出较强的当期相关性,具有影响关系上的近似对称性;改革开放以来,三者具有类似的波动模式,它们之间存在稳定的影响关系和影响方向;为了增强公共投资率的产出效应,应该适度改善目前的投资结构,积极诱导和鼓励私人部门在具有产出生长点的项目上进行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在刺激国内有效需求的同时,应加强供给管理并提高供给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河南省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本文利用柯布一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作为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对技术进步和河南省乡镇企业产出增长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在分析中,本文剔除了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规模损益对河南省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影响,考察了技术进步对河南省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绝对拉动作用和相对贡献份额,最后提出了加快技术进步速度,保证河南省乡镇企业持续增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由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由单纯的追求经济效应,向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自然生态效率相统一模式演进,就是由追求长期经济增长向持久性经济增长方式演进.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by proposing an R&D accumulation law for an economy with an expanding number of firms, I seek to reconcile the following three facts: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action of income allocated to R&D expenditure and growth;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firms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knowledge as a non‐rival and non‐excludable good. There are scale effects because of the public nature of knowledge, but the economy also grows in the absence of population growth. I find that population growth explains one‐fifth of market income growth but only one‐sixteenth of efficient income growth.  相似文献   

13.
Climate and Scale in Economic Growth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introduces new data on climatic conditions to empirical tests of growth theories. We find that, since 1960, temperate countries have converged towards high levels of income while tropical nations have converged towards various income levels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scale and the extent of the market. These results hold for a wide range of tests. A plausible explanation is that temperate regions' growth was assisted by their climate, perhaps historically for their transition out of agriculture into sectors whose productivity converges across countries, while tropical countries' growth is relatively more dependent on gains from specialization and trade.  相似文献   

14.
A growth model is developed for an open dual economy. The economyexpands owing to a higher growth rate of labour productivityin the modern sector through the Kaldor–Verdoorn channeland higher effective demand through a Keynesian channel. Themodel incorporates a retardation mechanism affecting the slopesof productivity and output growth schedules as labour surplusand economies of scale diminish. A wage-led or profit-led regimeand initial conditions may give rise to: de-industrializationin terms of both output and employment; a growth trap sustaininga situation of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or sustainable employmentand adequate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成长:理论内涵与成长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业银行成长过程中,除了市场竞争、技术进步等一般因素外,资本约束、公司治理、管理能力、银行战略、综合化经营、金融创新、银行家和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对商业银行成长具有决定性影响.商业银行成长的边界不仅包括外部的规模边界,而且还包括内部边界和寿命边界.商业银行的成长路径主要有自然成长、购并成长和跨组织成长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在金融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背景下,购并成长、跨组织成长对商业银行成长的意义更为显著.评价一家银行的成长性,不仅要考虑规模和速度,更要考虑成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突出。此项研究通过对地区经济差异的统计描述,并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在传统的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要素和制度要素两个变量来考察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得出了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South African manufacturing sectors, from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panel data estimations, we find that the evidence tends to support Schumpeterian explanations of productivity growth for a panel of countries including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 panel of South African manufacturing sectors. By contrast, semi‐endogenous productivity growth is supported for a panel of OEC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sectors. However, we also report evidence that suggests that sectors are not homogeneous. For this reason, time series evidence may be more reliable than panel data. Time series evidence for South Africa suggests that prospects for the sustained productivity growth associated with Schumpeterian innovation processes, is restricted to a narrow set of sectors. For the OECD manufacturing sectors, both semi‐endogenous and Schumpeterian growth finds support. Schumpeterian growth is present for a larger number of sectors than for South Africa, and is most prevalent in the North American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8.
丁任重 《经济学家》2005,3(4):11-19
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尽相同的。工业化早期阶段所带来的种种破坏性后果,引发了人们时生态与环境问题的严重关切。1972年《增长的极限》一书所引起的世界性的争论,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资源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科技进步能不断发现新的能源与资源,但在每一个特定的人类社会阶段,能源与资源危机总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改变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9.
Using various indicators of innovative activity and product variety in the OECD countries over the past century, this paper tests first- and second-generation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 The estimation results give evidence in favour of Schumpeterian models, while the semi-endogenous growth theories are shown not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data.   相似文献   

20.
本次年会暨专题研讨会以我国企业持续成长为主题。与会代表就企业持续成长战略、环境及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指出了我国当前企业成长中面临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实证分析为实践探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