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失能老人等相关概念的界定,从法律、资金、服务整合和社会关注等四个方面分析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对策建议,以期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问题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推进我国"政府、机构、社区、家庭"四位一体的长期照护服务制度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失能老人的"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新疆728名援疆汉族失能老年人的调查数据,应用Multinomial Logistics回归方法分析失能老年人选择居家长期照护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多数失能老年人受"恋家情结"的影响而选择在家中接受照护,其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来疆时间、来疆原因、失能时间及失能程度对失能老年人选择居家长期照护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我国在老年长期照护方面已经并将长期存在供需非均衡问题。供需非均衡的存在不仅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巨大损失,而且更与数量庞大的需要长期照护的老年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以化解老年长期照护供需非均衡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了中国老年长期照护多支柱保障模式,并从价值目标、制度架构以及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对这一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中国老年长期照护多支柱保障模式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李杰 《生产力研究》2014,(12):40-42
长期照护制度筹资问题,这是存在于当前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立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面对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一步步加深,分析长期照护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及其投资体系的完善路径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制度实施的必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长期照护制度筹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多元化长期照护制度筹资体系建立途径,从多个方面探讨完善长期照护制度筹资工作的举措,希望以此促进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制度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患慢性病和失能人群也快速增长,从而对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急剧增加,使得家庭负担加重,也给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长期照护服务带来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
于新亮  左雅璇  冯霄汉  李倩  于文广 《财经研究》2021,47(10):95-109,139
受累于繁重的家庭照料负担,女性的劳动参与意愿、工作时间和收入水平长期受到抑制,在职业选择和工资待遇等方面也容易遭遇多重歧视.文章建立了包含老年照料和长期照护保险的世代交叠模型,发现长期照护保险不仅能够促进劳动力供给,而且能够提高劳动力收入.文章利用2010-2018年中国196个城市面板数据,基于济南市长期照护保险典型试点实践,首次采用合成控制法量化评估了长期照护保险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照护保险对女性就业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长期照护保险的实行使得女性就业率提升了5-15个百分点,月收入增加了426-556元,日工作时间提高了0.3-0.6小时.长期照护保险在试点期间主要是通过减轻女性家庭老年人照料负担来提升其劳动力供给,而通过发展养老护理及其相关产业进而增加女性劳动力需求这一作用的路径仍很微弱.进一步研究表明,长期照护保险在促进男女就业率平等和城乡女性收入平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长期照护保险的实行使得女性与男性就业率比提高了5-7个百分点,农村女性与城市女性收入比提高了15-36个百分点.文章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激励女性劳动参与和促进就业权益均等化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失能老年人规模越来越大,急需建立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以应对。长期护理保险作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核心,在中国还没有建立。探讨在中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分析长期护理服务的费用规模,介绍发达国家长期护理保险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提出中国长期护理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8.
耿晋娟  刘晋 《生产力研究》2014,(1):95-100,111
由于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变迁,老年长期照护M题已经从家庭走向社会,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长期照护保险(LTCI)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降低长期照护问题所造成的冲击而推出的。在研究消费者对于LTCI的投保行为之前,有必要对LTCI产品的社会需求展开探讨。现有对老年长期照护需求的研究着重于定性分析,侧重于特定区域内的微观影响因素。文章通过选取十类宏观数据建立对数模型,分析各类宏观因素对于LTCI需求的影响机制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变迁,老年长期照护问题已经从家庭走向社会,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长期照护保险(LTCI)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降低长期照护问题所造成的冲击而推出的。在研究消费者对于LTCI的投保行为之前,有必要对LTCI产品的社会需求展开探讨。现有对老年长期照护需求的研究着重于定性分析,侧重于特定区域内的微观影响因素。文章通过选取十类宏观数据建立对数模型,分析各类宏观因素对于LTCI需求的影响机制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威斯康星州长期照护改革的核心就是家庭照护,实现"就地养老"。老年和残疾资源中心为老人获得赡养服务提供便捷入口;照护管理组织提供以参加者为中心的服务,让老人对照护服务有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利;重新设计的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目标成果的实现。该州的改革经验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为应对日趋严峻的高龄化,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满足国民多层次养老需求,建立了以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为基础的,通过社区内生活支援中心将医疗服务与长期照护服务相结合的,为国民提供无缝对接式的医疗、护理与支援服务的综合支援网络.此网络服务的对象从建立初期的高龄者,扩大到所有的居民,形成了全世代、全对象型地域综合支援网络.地域综合支援网络形成后不断创新发展,其中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不断升级完善,医养结合理念和措施的不断衍变,初始阶段密集型支援团队在社区内的运行机制等都是日本特有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中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全面铺开,社区养老服务援助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以及为失智群体及其家庭提供预防、管理与援助服务的养老服务平台搭建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的老年照护模式存在着老年家庭照护日渐衰退,老年机构照护力量薄弱,老年社区照护刚刚兴起、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城镇化进程中我国老年照护面对农村留守老人、城市空巢老人增多的局面,半城镇化的阶段现实现同时给农民工未来老年照护带来巨大隐忧.“以人为核心”的新城镇化解读,城镇化和高龄化并轨现实,老龄人口变动结构变化凸显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为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是中国的重大战略任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家庭小型化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体系迫在眉睫。我们要正视老龄社会潜在的巨大压力,把老年照护服务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和神圣事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失能老人照护者在失能老人照护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照护者的压力问题是无法避免的.照护者的压力除受自身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还受经济状况以及生活质量高低的影响,另外现有社会支持也有很大影响,包括政策支持以及资金支持等.因此,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支持,以缓解照护者的压力,进而有效解决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铁路春运票价上浮方案在2001年出台并开始实施,这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争议。大家对这一政策的态度不一,大部分还是表示反对。本文从铁路春运票价上浮的热点问题出发,分析了其出台的原因及失效的原因,最后提出自己针对火车票价浮动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长期照护,这个直接从英文Long-term Care翻译过来的专业术语,一般是指为失能人群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社会交往和临终关怀等综合性、专业化的服务,也有人翻译成长期照料或长期护理等等。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产销增速大幅回落,价格水平持续下跌,供大于求的市场矛盾日益加剧。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鼓励性政策的集中退出和前两年部分需求提前释放。导致今年需求增长后劲不足。目前乘用车市场有短期自我调整的要求,这种调整是必要的,未来几年我国乘用车需求依然处于较快增长阶段,针对本轮调整国家不宜出台大力度的刺激政策,而应着眼于调整和优化长期制约乘用车市场增长的制度与机制,为市场良性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社会投资、地方财政、国家税收、银行信贷等方面对房地产过度依赖,房价房租已经远超百姓有效支付能力。其原因,从供给看,主要是地价成本高、税费成本高、资金成本高、公关成本高、房企利润高和中介费用高,并且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复杂、价格扭曲;从需求看,主要原因是市场投资投机行为严重,居民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尽管我国多次出台房地产政策调控,但均未能有效抑制房价过度上涨趋势,主要原因是:关键政策不出台,重要政策不对路,部分政策相掣肘,执行政策不得力,基础数据不清楚。我国房地产调控已进入深水区。今后我国房地产调控应着力把握几个原则:目标兼顾,政策协调,分类推进,逐步解决,强化执行。解决矛盾问题,短期看,应采取加大土地供应、热点城市限购、实施住房财产登记等十项政策,重点解决地价房价房租过快上涨问题;长期看,应采取城乡建设用地同权同价、逐步降低房企税负和建立统一保障房制度等十二项制度机制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制度、供地结构、公平分配、房产税实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资产评估在定位和类型选择上存在分歧直接影响了我国资产评估准则的出台。在资产评估中选择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有很多优点。首先,评估人员能清楚评估条件与评估结果的关系;其次,评估结果采用的依据及约束条件很容易让报告使用者理解。客观地总结影响我国资产评估基本准则出台的原因,要进一步做好资产评估基本准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是什么影响了我国资产评估的出台。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近几年出现的宏观失控现象,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体制不完备的原因:又有决策的原因;既有对经济规律认识问题,又有价格体系不合理问题。总的看来,连年出现宏观失控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特别是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备。1、宏观决策体系不完备,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首先,现阶段我国经济处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两种体制并存,任何宏观政策的制订、出台都要充分考虑这一特殊性,既不能照搬西方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又不能完全启用过去产品经济的一套行之有效法宝,而近年我国出台的有关宏观政策对此研究不够、政策的针对性不强、漏洞较多,尽管用心良苦,但事倍功半。第二,宏观政策决策出台前应事先广泛征求地方和企业意见和专家意见,尽可能获取最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