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杏梅 《经济师》2008,(10):86-87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合法、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重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应当在现代司法为民和公正效率理念指引下,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主要是建立“裁审分轨,各自终局”的双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来审理劳动案件;对现行法律程序进行合理调整和完善;扩大劳动争议仲裁范围;完善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遇到了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从劳动争议及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入手.分析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阳 《时代经贸》2012,(2):201-2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争议双方的关系和矛盾也变得日益复杂,劳动争议处理的范围已经不能满足劳动争议的发展趋势。因此,变革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无疑是当前急蒋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着重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进行研究,在分析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支出上提出了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使我们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4.
劳动争议仲裁在劳动争议处理中有其特殊地位,这要求它必须贯彻独立性和专业性的原则。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首先应该扩大劳动争议处理的范围,把因利益争议而产生的纠纷纳入到仲裁的受理范围中来;其次,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应当摆脱行政化的色彩,实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的“三方代表性”;最后,在劳动争议仲裁人员的选拔和任命方面应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选拔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我国现阶段频发的劳动争议,从而实现劳动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李波  张瑛 《时代经贸》2007,5(10Z):210-211
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是用来解决劳动争议的有效手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确保两者二者都能真正发挥各自的作用,是解决好劳动争议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张晓红 《经济师》2011,(5):80-81
"一调一裁两审,仲裁前置、诉讼终局"作为我国当前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制度,曾为解决劳动纠纷、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纠纷的不断增加,以及劳动纠纷产生原因越来越复杂,此种处理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不能起到及时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作用,有时还成为一种障碍。因此,完善和重构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劳资矛盾的增多,劳动争议在所难免。争议的产生有企业、劳动者的原因,也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有效发挥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试图在分析现行体制弊端的基础上,对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途径之一。虽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作出了一定的变革,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革总体上是比较盲目的,制度建设缺乏针对性的缜密安排。现行的处理机制仅能处理现实中发生的劳动争议的一小部分,劳动仲裁制度存在不足。应通过实现劳动仲裁社会化,变革仲裁前置原则为仲裁自愿原则,完善劳动争议的时效制度,建立集体法判制度,健全劳动争议仲裁的监督机制,实现对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劳动争议的特点及其解决机制的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正当程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限制和解,以调解和仲裁为主,建立独立的调解、仲裁机构和专门的劳动法庭,实行审裁分立的重构方案.  相似文献   

10.
陈凌  曹飞 《技术经济》2007,26(5):91-94
根据灰色GM(1,1)模型对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进行了预测,并且通过了检验。基本结论为: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还要增加,过高的劳动争议案件对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改革提供了现实的参考依据,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应对竞争的意识加强,企业运作机制和组织行为的调整将更为频繁,劳动争议数量迅速增加,主要表现在:体制活力不够、调整规模受限、缺少民间行业性平台、专业法律咨询渠道少。通过宏观体制改革,建立劳动事务所,作为市场化运作的行业平台,承接发生在劳动关系基层的数量众多的咨询服务和争议调解工作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劳动人事改革和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员工关系管理和劳动争议处理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特别是2008年1月1日实施了新的《劳动合同法》,企业如何正确理解适用新法,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员工关系管理,避免劳动争议,从而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士关注的重点。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引导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新的劳动法规下如何树立劳动争议的预警和防范意识,更加科学有效地建立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和技术,以避免劳动争议,防范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深入宣传贯彻,劳资双方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逐步增强,劳动争议的数量逐年增加,各类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复杂的时期.因此,对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研究与解决,将成为正确处理劳动纠纷,协调劳动关系,劳资双方走向合作,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一项十分紧迫而意义重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是指由劳动争议处理的各种机构和方式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各自地位和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一般认为,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为“一调一裁两审”制,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二种。依劳动法第19条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6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前为劳动部)的相关解释,  相似文献   

15.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我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有三种: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指在用人单位内部依法设立的,负责调解本单位劳动争议的组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16.
劳动争议处理,对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存在一下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该法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该法以专章内容规定了劳动争议调解,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争议调解制度;2007年12月25日,也就是该法颁布的前4天,东安集团公司制定实施了《东安集团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办法》。笔者认为,当前是推进实施东安集团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有利时机,应充分认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在和谐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作用,工会应发挥关键作用,对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加以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18.
劳动争议处理,对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存在一下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劳动仲裁中确立财产保全机制,是一现实亟需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财产保全制度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的现行适用尴尬及障碍进行剖析,阐明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确立财产保全机制的必要性,并进而提出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确立财产保全机制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争议(或称劳资纠纷)处理作为协调劳资双方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把劳资关系的协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现行的"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对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已经滞后于目前劳动争议的新变化,暴露出许多问题.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理论入手,借鉴国外处理劳动争议的合理做法,结合我国国情,试提出改革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