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城镇人口数据,构建了城镇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评价模型,划定了城镇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度的分级标准,对安徽省城镇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城镇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协调性较弱,呈现土地快速扩张态势;土地显著扩张是安徽省城镇发展的主要类型,全省共有8个城市表现出土地显著扩张,3个城市表现出土地明显扩张,3个城市表现出人地基本协调,仅有2个城市表现出人口明显增长;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地显著扩张和土地明显扩张城市主要集中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人口明显增长城市的分布重心则相对北移,主要集中在皖北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人地基本协调城市主要集中在"两淮"资源型城市。基于上述结果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内涵,针对如何实现城镇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理论角度对城市增长进行探讨,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城市增长边界,并提高城市中各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讨论了土地消费内生化的城市增长模型,导出居民具有StiglitzDixit型消费函数时的居民土地消费量,得出土地消费随着到CBD距离的上升而增加、单位面积城市土地租金随时间的增长而上升、居民用于土地消费的支出增长速度慢于收入的增长速度等定量结论;并在理论上推导出城市人口密度下降的结论,和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上大多数以私人汽车为主要交通模式的城市蔓延现象吻合。随后,在对比分析具有竞争性使用和非竞争性使用两种公共物品的成本函数基础上,通过政府地租最大化求出最优城市增长边界所需满足的条件。模型分析发现最优城市增长边界高度依赖交通费率,印证了交通设施对城市蔓延的作用,为通过基础设施投资策略来管理城市增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发现此情形下最优城市规模大于土地外生模型下最优城市规模,进一步说明对城市增长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城市人口密度关系着城市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在2000年、2005年、2011年三个时间断面数据的支持下,以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市辖区人口密度为对象,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进行了统计描述,分析了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格局及变化类型,并探讨了影响城市人口密度及其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十余年间全国的城市平均人口密度呈波动下降趋势,但不同地区、不同人口规模、不同行政划分的城市平均人口密度及其变化均存在差异;黄河下游流域与长三角是城市人口高度集聚的主要区域;人口密度变化类型包括五类,其中"一直升"型的城市数量最多,且在中部地区、四川盆地成片状分布。  相似文献   

4.
城市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合理性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且就问题的本质——城市间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却鲜有研究,更缺少相应城市协调发展路径的进一步研究。为此,基于2005—2015年中国275个地级城市的有效数据,从城市间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新视角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样本城市间资源配置效率呈下降趋势,即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并未趋于合理,具体表现为大城市及以上城市规模偏小了,因为规模越大的城市综合要素生产率更高。同时,不同规模城市应有不同发展路径:特大与超大城市应适度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发挥土地生产率优势,适度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高质量高效益的投资规模;大城市应继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强劳动力规模扩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加强投资效率的管理和提升;中小城市应谨慎扩张建设用地规模,应加大投资和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加强产业发展实现城市规模扩张。  相似文献   

5.
应用异速生长方程并结合城市人口密度分析方法,对1990年以来山东省城市人口和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5年间,标度指数b值总体趋向减小,说明山东省大城市相对于中小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断提高;2006-2010年间,b值总体趋向增大,说明大中小城市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趋同。同时,在标度指数b值固定的情况下,比例系数a不断增大,表明1990年以来山东省城市用地的扩张快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并且城市用地扩张呈加速的趋势。此外,指出异速生长分析结果与城市人口密度、集中指数和不平衡指数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山东省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劳动力、土地面积以及科技教育支出等作为投入变量,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职工工资总额等作为产出变量,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中国287个城市的经济效率进行了研究。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各城市紧凑度综合得分,并将城市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分别与城市紧凑度和城市规模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规模与规模效率、城市紧凑度与纯技术效率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小规模城市边际规模效率较大,大规模城市边际规模效率较小。  相似文献   

7.
<正>城市化首先应该是人口的城市化。因为城市往往意味着更便利的交通、更好的医疗条件、更高的教育水平等等,所以城市化的发展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但与此同时,城市人口的增加也会带来城市面积的扩张,更多人口的涌入,带来更多的需求——对居住的需求、对教育的需求、对医疗卫生的需求等,所有这些需求最后都会导致城市面积的扩张,即土地城市化。中国各个大中城市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盲目扩大城市范围,但相应的医疗、教育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中国城市缺乏土地,因此不能快速城市化,这是缺乏依据的。一平方公里一万人的人口密度,是花园式城市的标准。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市的人口密度在3000人/平方公里左右,常说没有土地的东部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西部还低。我的测箅表明,中国城市人口的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6。这些事实表明,我国城市利用现有土  相似文献   

9.
印度,一个土地面积不及中国土地1/2的国家却拥有同中国接近的人口,如此一来,势必加剧了单位土地供应的压力.孟买,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由于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2%,2015年孟买大都会区的人口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人口收入的不平等与贫困问题、城市住房的恶化、城市规划的历史四个驱动因素综合起来,构成了孟买的贫民窟的原因.孟买政府就贫民窟.  相似文献   

10.
社会     
《数据》2004,(12):6-7
北京市行政区域面积1.68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867人/平方公里,但人口分布过于集中在城区,城乡人口密度差距很大。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八区8.15%的土地面积上居住了61.4%的常住人口,人口密度高达6529人/平方公里,其中四个城区以0.5%的土地面积容纳了14%的人口,人口密度高达2.3万人/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1.
A model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functions is proposed that uses all available data on densities in urban areas. "This model postulates that population density at each census tract in each city is determined by city size, transportation costs, land supply, income and age of city."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data on cities in Israel.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nalytical urban system equilibrium model for optimizing the density of radial major roads in a two-dimensional monocentric city. The proposed model involves four types of agents: local authorities, property developers, households and household workers (i.e. commuters). The local authorities aim to maximize the total social welfare of the urban system by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density of radial major roads in the city. The property developers seek to determine the intensity of their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land market to maximize the net profit generated from the housing supply. The households choose residential locations that maximize their utility within a budget constraint, and the commuters choose the radial major roads that minimize their individual costs of travel between home and workplace. A heuristic solution procedure is developed to find the urban system equilibrium solution. A system optimum model is also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density of radial major roads that maximizes the social welfare of the urban system. The proposed model can endogenously determine household residential distribution and land values across the city, along with the housing market structure in terms of housing prices and space. Numerical 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es of congestion pricing and road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dding a new radial major road) are carried out together with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service level of radial major roads, urban population size, and household income level on the urban economy.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安全问题上引入"脆弱性"这一概念,初步构建城市脆弱性的研究框架: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城市规模、密度和形态,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应急管理水平,是影响城市脆弱性的结构性因素。突发事件是城市脆弱性产生的主要胁迫因素。城市规划和建设应以安全为基点,将城市脆弱性分析作为新依据,建立城市规模、密度和形态三位一体的关系,做好城市安全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增强城市突发事件的综合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人口规模预测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结合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了多方案、多角度的预测与校核,并针对现状问题和城市发展目标提出了相应的人口发展策略和空间布局建议,为科学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用地布局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模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正  郑勇  韩骁 《城市问题》2012,(5):29-33,49
利用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规模与居民主观幸福度的关系。结果显示,二者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居民主观幸福感先增加,当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居民主观幸福感将降低。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velops a new open-city urban simulation model capable of showing the urban form and energy consumption effects of variation in city size. The model is able to consider city size differences caused by wage and amenity differentials, both with and without housing and land use regulation. The surprising conclusion is that per-capita energy use is relatively invariant to city size when growth is driven by wages but falls modestly with growth induced by rising amenity. Common land use policies, specifically density limits and greenbelts, can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affect both city welfare and energy use.  相似文献   

17.
紧凑城市理论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指导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土地利用理念和思想。针对紧凑城市理论与实践,梳理了现有的主要研究文献并剖析了荷兰、日本和我国香港三个典型以紧凑为导向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案例,分析了紧凑城市理论的主要内涵和实践特点,重点探讨了紧凑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理念和特征。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指出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应借鉴紧凑城市发展理论及土地利用的核心理念,以提升我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水平,推进新时期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中国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化规律和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从耕地保护的角度提出了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导,各级城市城镇全面发展的城镇化战略;主张推行一系列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最低容积率控制,严格限制土地密集型开发项目的审批,发展山区的交通和农业机械化,放宽对流动人口入籍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9.
Two sets of negative exponential functions, one for urban residential density and the second for land price, are estimated. The parameters of these functions are then employed in an econometric model of land use and urban form in 71 Japanese cities. Several variables are determined, including average land price, gross population density, housing size, and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a connection is made between urban population size in the presence of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and the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 It is shown tha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optimal size of the population is finite and that collective action are transferable concepts from the theory of clubs. The model is also solved in a closed format, i.e., including rent payments as part of total income, under two redistribution schemes. It is shown that the optimal size of the population is independent of the mode of ownership of the urban residential land, when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function is lin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