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潘迎春 《水利经济》2012,30(4):16-18
为使水利防洪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更趋客观合理,需要对城市防洪工程所带来的土地增值效益进行量化研究。分析在有、无防洪工程情况下土地价值的差异,建立了防洪工程对土地价值的增值效益模型。以钱塘江标准海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水利工程为例,应用该模型分析防洪工程对该区域土地增值效益的作用,结果表明,钱塘江标准堤塘工程的建设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具有增值作用,开发区土地增值总效益达23.11亿元。  相似文献   

2.
《广东土地科学》2006,5(5):F0004-F0004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成立于1988年,其身前土地管理专业创办于1985年。目前,土地管理系设有土地资源管理(含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本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济学2个硕士专业,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刻画、分析土地资源空间错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指出缓解土地资源空间错配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路径。研究方法:面板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资源空间错配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损失效应显著存在,土地供给相对短缺城市的损失效应明显大于土地供给相对过剩城市。(2)结构效应、技术效应、规模效应三个维度的作用机制都显著成立。(3)对于全部城市,结构效应、技术效应相当,规模效应相对次要;对于土地供给相对过剩城市,结构效应更为重要;对于土地供给相对短缺城市,技术效应更为重要。研究结论:减缓土地资源空间错配程度,并分别针对性地避免制造业低端锁定效应、创新能力削弱效应在中西部、东部城市的负面作用,有利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深圳河防洪工程规划的航运效益分析叶林宜(珠江水利委员会)1航道及营运收入现状1.1航道现状深圳河位于珠江口东侧,是深圳、香港的边界河流。河长37km,河右岸是深圳市的罗湖、福田两区和龙岗区的一小部分;左岸属香港九龙新界,河流集水面积312.5km2。...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通过对河道整治工程对沿江(河)工业用地地价影响的机理分析,建立河道整治工程对工业用地地价影响的量化模型,为国内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和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有无工程对比效益分析法。研究结果:河道整治工程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长江南京河段二期河道整治工程对南京市沿江工业用地地价的增值效益达2.77亿元/年。研究结论: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操作性,并对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回报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利工程防洪效益计算分析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规定的原则,在分析防洪效益特点的基础上,对合理计算防洪效益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建议:a.将防洪工程正常运行期各年防洪效益(计入洪灾损失增长影响)的平均值作为多年平均防洪效益的代表值;b.用有、无防洪工程情况下土地净收益的差值计算防洪工程建成后可增加的土地开发利用价值;c.要重视和合理计算间接防洪效益;d.对采用系列法计算多年平均防洪效益时的大洪水年用经验频率法进行处理;e.敏感性分析中增加大洪水年出现的时间对防洪效益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房地产税、地方公共支出对房价的影响。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房地产税对房价有抑制作用,而地方公共支出对房价有促进作用,两者对房价的净影响为正;(2)房地产税对房价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且各房地产税种对房价影响不尽相同;(3)地方公共支出对房价的影响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研究结论:(1)房地产税收和地方公共支出预算相互配套的政策组合能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2)中国房地产税对房价的调控能力不强,应改革现行的房地产税制,开征物业税。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快捷、高效、节能环保的大容量城市客运交通方式,而且对于沿线房地产的开发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本文定性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机理,并采用地价影响函数模型,对武汉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地价影响函数相关参数进行了标定,定量研究证实了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的拉动作用,最后提出了武汉市轨道交通与房地产联合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
城市房地产证券化有利于房地产市场交易,作者对如何建立房地产证券市场作了描述,作者认为,发行房地产投资债券、发行房地产公司股票,建立房地产投资经济信托基金、拓展房地产抵押业务、组织房地产有限合伙是城市房地产证券化运作的主要方式,作者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城市房地产业证券化势在必行,对此,国家应采取一些措施,以加速城市房地产证券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面板数据的省会城市居住地价的差异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基于2000 — 2006年面板数据,分析省会城市居住地价的差异、主要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程度。研究方法:混合OLS估计方法、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省会城市居住地价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2005年及以后地价增长明显,且东部地区地价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将城市间居住地价的影响因素分为全国宏观经济因素、区域整体差异因素和城市个体因素三个层面,并基于引致需求理论,构建更具实效性的城市居住地价影响因子体系;(3)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均GDP、国际旅游收入、2004年8月31日之后土地供应方式的重大转变(正向关系)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向关系)对居住地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面板数据模型是中国城市间地价问题定量分析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浅议安徽省行蓄洪区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家先 《水利经济》2005,23(5):46-46
行蓄洪区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做好行蓄洪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确保大江大河防洪安全,实现区内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针对行蓄洪区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管理法规、调整安全建设的规划思路、研究适应性经济产业政策、鼓励人口外迁及建立稳定投入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防洪除涝工程偏离城市,缺少统计资料,国民经济后评价缺乏规范程序和实际操作性较差的特点,介绍并分析了防洪除涝工程国民经济后评价的适用方法和计算步骤,并以河南省临淮岗淹没影响处理工程为例,采用实际发生年法和稳定增长法分别对防洪效益和除涝效益进行分析,对该工程进行国民经济后评价,结果表明,该工程经济效益良好,敏感性分析表明工程规模合理、抗风险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伊清岭 《水利经济》2012,30(1):40-43
漳卫南运河是海河流域南部防洪骨干水系,担负着保护京津的防汛职责;而素有"神京门户"的德州市,扼据漳卫南运河四女寺枢纽及其下游的减河、岔河、南运河三条河流。采用辩证思想,论述在城市化进程中,既要利用原有河道美化城市,更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防汛思想。就漳卫南运河德州市城区段在利用河道美化城市的过程中,出现的人河争地、跨河工程、景区建设以及防汛队伍建设等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从信息工程、分洪工程、堤坝工程等工程措施和防汛队伍建设、防汛安全宣传教育等非工程措施方面寻求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市房地产业和城市环保业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展,有必要从政府、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居民等4个不同的角度,提出控制与房地产业相关的城市污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结合我国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在总结大江大河防洪效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山洪灾害防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和内容,初步建立了一套山洪灾害防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分析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减少防洪损失、解决区域排水纠纷问题,在界定排水权内涵的基础上,研究得出排水权具有强制性、排他性、可交易性、可变性和紧迫性。利用WSR系统方法论构建了排水权分配的WSR分析框架,认为排水权的分配受物理因素、事理因素和人理因素的影响,并分析了多种因素在分配过程中的角色,进一步构建了排水权分配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研究有利于实现排水权有效配置驱动因素的系统化、层次化梳理,为实现排水权的合理分配与防洪决策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有效依据,对于保障防洪安全、实现社会公平与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防洪减灾治理中的非工程措施——以瓯江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覃琼霞  黄笛 《水利经济》2010,28(1):8-10
通过对瓯江流域洪涝灾害的特征与防洪减灾非工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管理现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瓯江流域防洪减灾非工程建设应在采取工程措施修建各种水利工程的同时,积极采取非工程措施:加强管理系统、应急预案和防汛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各类防洪预案,加强洪灾风险管理;加速防洪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群众性防洪减灾制度,做好水利法规和防洪减灾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防洪意识,发动全社会参与防洪减灾工作,达到管理洪水、利用洪水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首先立足于大城市郊区林地的发展,阐述实现林地功能兼容开发的重要性,并结合笔者对上海郊区林业发展的实地考察,提出大城市郊区林地功能兼容开发的主要任务,分析与旅游业结合、与农业其他产业结合、林业产业化开发和与房地产开发结合的四种林地兼容开发模式,并对郊区林地开发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选用22个主要省会城市的统计数据,确定合理的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指标,构建房地产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研究结果:从城市宏观经济、房地产市场、基础设施和区位条件4方面初选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城市的投资环境优劣进行分析,剔除导致排序结果偏差的指标,避免了评价指标选择的盲目性;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房地产投资环境的多指标综合评价公式,以此计算22个城市房地产投资环境的综合得分,其排名符合实际情况。研究结论:所构建的房地产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评价方法简洁高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Urb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engine of moder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appears to b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huma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round the world. However, China’s unusually rapid urbanization rate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Ou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understanding the country’s real estate market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country’s rapid urbanization. The booming real estate market represents a major source of funding for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has accelerated the migration of rural residents to cities. We describe how four typical Chinese cities supported urbanization b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aspects of a real estate market to illustrate real estate’s role in Chinese urbanization, thereby providing examples and cautions for urbanization both in China and in other parts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