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子且 《魅力中国》2011,(21):279-280
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而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除督促孩子学习学校安排的课程外,还会送孩子去业余培i/ll~校上课,他们不辞辛劳地接送孩子,省吃俭用地交纳学费,然而,尚有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的语言学习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家长应怎样认识、引导孩子的语言学习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家长们才能以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学好语言。  相似文献   

2.
胡言  张曦 《中国报道》2010,(2):108-108
姐夫休假在家,正要午睡,收到儿子班主任发来的短信。短信说学校要举办艺术节,希望各位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长,督促并协助孩子进行艺术创作,按时提交作业。  相似文献   

3.
择校收费,市场火热。家长趋之若骛,无怨无悔。校方半推半就,亦喜亦忧。政府明令禁止,暗送秋波。是耶非耶,谁人能说得清──  相似文献   

4.
陈琼  龚琴 《中国西部》2013,(30):50-53
有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说过:“做教师,一辈子没有当过班主任,会是一种遗憾。”的确,班主任是和学生、家长接触最多,对其影响最大的人,影响着整个班级学生的成长。而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孩子入学时已经不再盲目择校,而是更注重为孩子选择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因此,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培养优秀的班主任队伍成为了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社会而言,孩子的教育永远是热门话题。在射阳,这个话题又多了个内容:让孩子上公办学校,还是进民办学校?  相似文献   

6.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教育环境,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如何和家长进行必要的交流,引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我结合自己的班级实际情况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试探。  相似文献   

7.
曾经有一位家长对我说过一句话:这些孩子对你们老师来说,只是你们教的成百上千学生中的一个,但对我们家长来说,那就是我们家族的一代人啊。是啊,一个孩子,是一个家族的一代人,这一个个孩子加起来,不就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一代人吗?  相似文献   

8.
轻松职场     
《中国经济快讯》2012,(14):78-78
微型家长会 儿子说:“爸爸,星期五下午您有空吗?”爸爸说:“什么事啊?”儿子说:“学校要开微型家长座谈会。”爸爸说:“什么叫微型家长座谈会?”儿子说:“就是只有班主任、你和我参加。”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化资本理论分析家庭教育的效果,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一是体制化文化资本的利用方面,即有的家长有丰富的知识,却没有教育孩子的智慧;家长视自己是家中的权威,缺乏与孩子交流沟通;家长把自己当成标准,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合理。二是具体化文化资本的利用方面,即一些家长没有尽早有意识地教育孩子,错过孩子道德培养的敏感期;教育中重智育,忽视道德修养践履;家长言行不一,言传重于身教。三是客观化文化资本的利用方面,即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物质满足有余,精神关怀不足,以及家长消费文化的不良影响。搞好家庭教育要充分利用家庭文化资本,家长应把自己变为智慧型家长,重视以身作则,并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等资源来丰富自身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10.
张辉梅 《科学决策》2008,(12):38-39
马克思说:“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家长是孩子天然的第一任老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家长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家庭教育、家校合作也有相当大的发展,但是在实践领域,家庭教育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误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还存在较大的反差。本文从教育导向、教育态度、教育措施、教育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二者之间存在的主要反差,并兼论了家庭教育的误区以及家庭教育应如何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11.
<正>对教育心存敬畏,对学生成长心存敬畏,不让学生因对教师的喜欢或者不喜欢而做出轻率的选择。教育不能浮于表面,需透于心、融于心,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近日,遇到一位家长,她的孩子我没教过,但曾在我教书的学校就读,而今在一个自认为并不理想的二本大学学习,遗憾之情溢于言表。这位家长说,孩子不适合读文科,念理科可能好一些。我问,为什么当时就没有学理科呢?家长认为原因是孩子不喜欢高一时的班主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9月起,宁波市所有有托管服务需求的小学都已开始实施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这一新政的全面推开,无疑是解决"三点半难题"的一剂良药,堪称金秋学期家长们收到的"政策大礼包"。国内像北京、广州等地,已较早试水校内托管服务,但从媒体报道来看,家长们和学校方对这一"好政策"褒贬不一。有的家长倍感欣慰,感谢新政解放了自己,还管好了孩子;有的家长略显失望,托管时间"一刀切",问题解决差强人意;有的家长有不同的需求,陷入新的纠结,学校只托管不培训,托管效果不如校外的培训机构。至于学校方,也大多硬着头皮上,托管任务和正常教  相似文献   

13.
于霏 《中国西部》2012,(12):18-19
在教育急功近利的大背景下,"慢养"孩子成为热门话题。而慢养考量的是家长的耐心、信任、目光长远。如何"慢养"孩子?话题发起人阿桃:"慢养"的前提是耐心。家长不能急功近利,让孩子得以享受童年的快乐,给孩子体验挫折与失败、自己找到正确方向的机会。风中的歌:"慢养"孩子的过程,也是在不断修正家长教育方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杨一一 《今日重庆》2008,(11):143-143
2008年10月,晚上已能感觉到秋天的凉意,记者打电话给南坪中学的饶世勇老师约时间见面,但几次都是“该用户正在通话中”。“我在和一位家长谈她孩子在学校的事。”见面后她说,这学期留给家长的是小灵通,接电话就不怕影响家人了。  相似文献   

15.
黄鉴古 《中国西部》2014,(32):74-75
<正>我们这里有一句流传已久的俗言俚语:男服学堂女服嫁。前半句是说男孩子生性顽劣调皮,家长不易教好,必须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去教,他们才能"成人"。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的提高,关于子女教育,人们又有了新的、完全相反的说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男服学堂"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表明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家长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  相似文献   

16.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家长也要成为素质教育的支持者,配合学校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儿童得到早期开发,使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形成初步的伦理道德观念、审美观念和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说,家庭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前提和补充。学校开展素质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有力配合,那么,家庭教育能否打好基础,家庭教育能否和学校教育保持协调一致,家庭教育能否对学校教育进行必要的补充,关键…  相似文献   

17.
对于昆明女中学生卖淫案,女学生、嫖客、家长、学校、老师,都有责任,我们不应该逃避。因为逃避的结果,很可能是嫖客愈加猖狂,学生卖淫之风愈演愈烈,而最后,你我的姐妹,女儿走上这条路。这不是耸人听闻,因为女中学生总是有父母亲人的,父母总会伤心,关键是伤心的人会不会是自己。鲁迅先生的呐喊再次响起:救救孩子! 今天,我们要说:“救救少女!”  相似文献   

18.
<正>又是一年七月季,幼童入幼儿园、适龄儿童上学、小升初等关系孩子终生的大事困扰着许许多多的家长,家长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只为让孩子上一所"心中的好学校"。然而传统的"优质学校"毕竟是少数,远远不能满足所有家长的需求。尽管在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各地纷纷涌现出一大批新兴的"新优质学校",但它们还不能完全被家长们所认可和接受。于是,"品牌"与"学校"再次相遇了,并产生了化学反应。有部分教育界人士希望通过打造学校品牌的方式让那些曾经的"弱势学校"被更多的家长了解与认可。但也有反对者否定了这一说法,他们认为,"品牌"属于市场化概念,将学校进行产业化运作,违背了学校教育的社会担当和使命,是错误的!也有中立者表示,要慎重提"学校品牌"这一概念,他们不否定"品牌"本身,但强调一定要注意"品牌"的出发点,真正分清"为学生"与"为扬名",不能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19.
《新财经》2010,(7):11-11
《北京日报》报道:6月8日,昌平区工业幼儿园门口,为给孩子报名入园,上百名家长排成了长队。排在第5号的已经排了8天。据家长们说,几天来,他们曾试图与园方沟通,希望了解具体的招生时间和招生数量。  相似文献   

20.
霍君英 《魅力中国》2011,(15):287-287
选择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让自已的子女身心能够健康全面发展?大多数的家长们都将目光盯向那些有点“知名度”的学校。其实小学阶段的教材都非常简单,不同学校的老师的差距也不会太大。孩子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培养学习习惯,可以选一个相对好的班级和负责的老师。无数家长和老师的经验是:小学阶段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大大超过一所好的学校。丽且除了学校,小学家长需要配合的方面多一些,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