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永昊 《会计师》2012,(2):20-20
目前,一些企业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发放补贴或提供非货币性福利,并在职工福利费中核算。  相似文献   

2.
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的核算看似简单,但在会计实务工作中仍有些问题的错误处理,会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本文就通讯费补贴、交通费补贴、误餐补贴是作为职工薪酬核算还是作为职工福利费核算,福利部门人员工资是否应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中,在节假日对离退休人员进行慰问的支出能否作为福利费列支,返聘离退休人员支付的报酬是否作为工资薪金核算四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出企业的错误处理会造成哪些纳税风险,应如何防范。  相似文献   

3.
徐静 《时代金融》2013,(20):122-123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小企业的职工薪酬主要有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等内容。本文围绕职工薪酬的主要内容的会计处理逐一介绍,旨在帮助小企业会计人员做好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4.
<正>企业工会经费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渠道: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的经费及政府补助等。按时足额拨缴工会经费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企业工会组织依法加强经费核算和管理,是确保工会资金安全的重要举措。《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职工薪酬》)将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纳入职工薪酬进行核算,新《工会会计制度》自2022年1月1日实行,这些都带来了会计处理方式的改变,企业会计人员和工会会计人员应及时顺应变化,做好工会经费的核算与列支。  相似文献   

5.
曹玉芹 《中国外资》2008,(11):76-76
一、新准则下职工薪酬的定义及范围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它相关支出。包括职工丁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  相似文献   

6.
常梅 《会计师》2011,(1):37-38
<正>一、新准则职工薪酬的计量新准则将职工薪酬界定为: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新准则将企业职工薪酬分为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包括物质性福利和教育性福利。此外,新准则参照国际惯例引入了辞退福利,相当于辞退了员工或者为鼓励员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7.
一、应付职工薪酬明细科目的汇算清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明确: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等,对于以上明细科目,实务中应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会计核算反映的是实发工  相似文献   

8.
释疑解惑     
《财会学习》2008,(3):I0001-I0018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职工的范围应如何理解?职工薪酬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职工薪酬,包括为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所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同时,还包括给职工的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所提供的福利等。  相似文献   

9.
问:本市国营工业企业试行工资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办法后,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答:企业的会计科目中应增设“502工资基金”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工资基金和工资增长基金。相应,取消原在“专用基金”科目下增设的“工资包干基金”明细科目和“432应付工资”科目。“502工资基金”科目应设置“应付工资”和“工资及工资增长基金”两个明细科目。 “应付工资”明细科目,核算应付给职工的各种工资、津贴等。医药费、福利补助、退休费、合理化建议和生产发明技术改进奖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10.
夏慧 《会计师》2012,(6):22-23
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将职工福利费纳入了职工薪酬的范围,但其核算方法以及核算内容同职工薪酬的其他核算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职工福利费一般用来核算职工就医的医疗费、生活困难补助,如果企业自设医疗机构、学校、浴室等集体福利设施,那么与这些机构相关的人员工资以及计提的资产折旧也应当计入企业的职工福利费之中。  相似文献   

11.
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属于非货币性福利,根据企业领用自产产品用于职工福利的用途,可以分为个人福利和集体福利。企业将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个人则属于个人福利,企业将自制成品用于内部的集体福利事项(如企业内设的福利部门)则属于集体福利。《企业会计准则一应用指南2006》明确规定:“企业以其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还应结转产成品的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一、会计实务与税收征管实务的认识分歧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贝第9号——职工薪酬》(财会[2006]号)中明确了非货币性福利属于职工薪酬范围。据调查,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和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人员、税收稽查人员,对于发放给职工的非货币性福利在收入确认和纳税申报上存在认识分歧.企业财务人员坚持将发放给职工的非货币性福利(如将自产产品发放职工抵职工薪金)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成本+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一些企业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发放补贴或提供非货币性福利,并在职工福利费中核算。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信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并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信补贴,以及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等,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而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  相似文献   

14.
张彤 《会计师》2009,(5):24-24
<正>职工薪酬,包括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在一般企业中,职工薪酬费用在成本费用中所占比重较大,所以在审计中显得十分重要。随着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职工薪酬业务中进行舞弊及掩饰的可能性已经减少,因为有效的职工薪酬内部控制,可以及时揭露错误和舞弊;使用计算机编制职工  相似文献   

15.
苏小荣 《中国外资》2013,(12):111-111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主要包含职工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辞退福利,非货币性福利以及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八部分。个人所得税法中对这些核算内容提供了相应的税务征收规定。  相似文献   

16.
王文竹 《会计师》2011,(6):40-41
<正>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将企业的职工福利费核算纳入到了职工薪酬的范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财务通则》都对职工福利费的列支作了新的规定,这使得运行了多年的职工福利费的核算方法发生了实质性变革。一、职工福利费的会计规定新准则下正确核算职工福利费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明确了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新的《企业财务通则》(2006)对职工福利费的列支范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企业不得承担以下支出:属于个人的健身、娱乐、旅游、购物、招待以及馈赠等的支出;购买证券、股权、商业保险、收藏品等的支出;购买住房以及支付物业费等的支出;由于个人行为导致的赔偿、罚款等支出;由个人承担的其他支出等。财企  相似文献   

17.
一、职工薪酬准则的内容和特点职工薪酬准则对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进行了规范。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但准则不涉及以股份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邹红 《会计师》2009,(3):55-55
<正>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年薪制,即工资薪金为每月固定,同时年终根据考核再一次性发放年终奖金。在年终奖会计处理中,很多人认为其为福利费。但是根据新会计准则,年终奖属于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范围,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如果应付福利费出现负数,在年终时,一般将负数金额转移  相似文献   

19.
职工薪酬,对一个公司的发展影响很大,它关系到公司招贤纳才的能力、员工的工作态度等等。新中国会计史上对于工资的核算也不尽相同,会计科目从最初的“工资”,到“应付工资”,再到现在的“应付职工薪酬”,相关科目核算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在新会计准则出台以前,我国对这样重要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框架。比如,对职工薪酬一般仅指工资和福利费,理解比较狭隘,而且不同企业对薪酬的界限也往往不同,此外,涉及的会计科目也比较分散,例如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他应缴款、其他应付款等。  相似文献   

20.
新准则从薪酬的本质出发,规定凡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所给予或付出的所洧代价(对价),均构成职工薪酬,多方位、多角度地规范了职工薪酬的内容;无论是货币性还是非货币性薪酬,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后薪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