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我国现阶段的垄断主要是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与WTO规则严重相悖不利于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利于政企分开和转变政府职能不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中国加入WTO之后应按照国际贸易规则的要求着眼于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国家核心竞争能力正确处理政府企业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解决好反行政性垄断问题现阶段行政性垄断的特征及其治理概要现代市场经济一般将垄断分为市场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对于行政性垄断一般认为是由法律或政府行政权力直接产生并受到行政权力支持和保护的一种市场力量及其限制的行为行政性…  相似文献   

2.
垄断者所具有的市场势力一般而言将导致高价,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不仅如此,在我国,由于行政性垄断行业较高的工资福利所导致的收入分配效应也是极大的,即它可能拉大社会各行业职工的收入差距。本文通过对1997—2005年我国行政性垄断行业的福利损失的测算,以及这一研究区间行政性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职工收入差异的分析,实证检验了行政性垄断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危害,进而强调了打破行政性垄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作者结合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对产业组织政策的内容、作用、现实意义以及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指明研究和制定产业组织政策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需要的同时,作者强调,由于双重体制下形成的行政性和企业性的双重垄断比任何单一性质的垄断危害更大,所以我们要充分估计到新旧体制转换中产业组织不合理的状况和可能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及早研究和制定产业组织政策。作者指出,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不能盲目效法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类似政策,我们既要大力发展企业间的各种横向经济联合,打破过去的行政性垄断,又需要防止在一个行业内过度集中的状况,防止新的企业性垄断窒息企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竞争、垄断与合作是工业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具有的三维行为特征,其中,企业的垄断与竞争是这一时期产业组织的基本范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普遍,并日益成为企业的一种基本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由此导致产业组织的垄断、竞争范式转变为竞争、合作范式。产业组织合作范式的确立,对于现阶段中国产业组织调整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管制与改革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的管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大课题。传统的政府管制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应该由政府直接投资、垄断经营。对我国电力、电信、公共交通及自来水等自然垄断产业,政府事实上长期实行着严格的管制,同时也为之付出巨大的政府管制成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自然垄断产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变化,必须对政府现行管制体制进行改革。  一、政府管制与管制成本  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的控制,一是出于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考虑,二是出于对产业发展的正确引导,三是出于政治上稳定的考虑。  政府的管制…  相似文献   

6.
后产业组织时代的市场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平 《中国工业经济》2005,21(6):46-51,119
“抑制规模垄断、促进市场竞争活力”是各国产业组织政策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也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结构学派和效率学派的主要分歧正是在抑制集中度,重视结构绩效和忽略集中度,追求行为效率方面各有侧重。今天,经济全球化和活跃的技术变革,改变着市场边界和市场竞争关系,单纯的大规模不再构成市场垄断的主要力量,我们进入了后产业组织时代。新时期的竞争关系和市场垄断特征,应该是我国正在制定中的反垄断法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础设施产业的股份制与股票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经济产出需要基础设施供给,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供给离不开基础设施产业,有效率的基础设施产业需要破除传统的基础设施行业垄断,引入竞争,基础设施产业的股份制运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股票市场实证了这一观点。当然对股票市场来说,基础设施产业的股份制运行无疑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自然垄断产业改革:走出分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我国正兴起一场声势浩大的“伐垄”运动,以至有人称中国新世纪开年为“反垄断年”。反垄断是必要的,但关键是确定反垄断的什么方面,是反垄断结构还是反垄断行为。目前,理论界和政府部门都在大张旗鼓地主张自然垄断产业进行分拆式改革。对此,笔者心存疑虑,认为要慎重动用分拆措施,以避免自然垄断产业走入一拆了之的误区。1 自然垄断产业多为网络性产业,必须考虑其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和统一兼容性质,决不能一拆了之电信、电力、铁路、邮政等产业,均属网络性产业,必须有一个完整统一的网络才能提供社会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垄断性产业的行政垄断及其管制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行体制下,中国垄断性产业除存在自然垄断外,还同时存在行政垄断,这是中国垄断性产业垄断的二元性。行政垄断又可分为合理行政垄断和不合理行政垄断,这是行政垄断的两重性。为从根本上打破行政垄断,需要根据垄断性产业垄断的二元性和行政垄断的两重性特征.制定有效的分类管制政策。  相似文献   

10.
在微观经济学里,按厂商之间的竞争程度,市场被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相应地,企业类型、产业类型可以分为竞争性行业、垄断行业和垄断竞争行业。所谓垄断行业,即只有一个厂商经营的行业,如国家邮政、国家电网等;寡头行业即只有少数几个厂商,如移动通讯等;垄断竞争行业厂商数量较多,但一些较大的厂商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如家电、汽车、电脑、化纤原料等行业就是这种情况。除此之外,一般的行业都是竞争性行业,即单个企业的进入与退出以及市场行为对整个市场和社会造成冲击的行业。在垄断产业与高度竞争产业之间的中间层次,即垄断竞争产业,竞争程度主要与厂商的数量有  相似文献   

11.
产业规制的宏观交易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规制作为政府经济性规制的一种手段,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本文针对以自然垄断理论为基础的政府产业规制行为,在概要评说产业经济学关于自然垄断之于产业规制的有关论述的基础上,认为产业规制会引致宏观层面上的厂商和消费者的交易成本。论文依据厂商是直接还是间接受产业规制影响的事实,将厂商划分为两大集群;认为这两大集群厂商与消费者集群一起共同承担着由产业规制引致的交易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对这种交易成本的宏观表现形式及其效应进行了分析。本文的主旨在于说明政府产业规制行为导致宏观交易成本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成本曲线的重新理解,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自然垄断理论进行了部分修正,进一步压缩了自然垄断产业管制的范围,剔除了新自然垄断理论中“进入无障碍、企业无承受力”情况下管制的必要性。这一结论有利于我国当前对行政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3.
管理腐败新特征与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管理腐败一般表现的基础上,认为国有企业管理腐败呈现出从以侵吞国有资产为主的国有企业领导人个人腐败逐渐减弱、以行政垄断腐败为主的国有企业群体腐败日益严重的新特征。本文进一步提出,相对以前单纯以改善国有企业效率为改革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而言.现在必须强调在打破行政性垄断的前提下改善国有企业效率,我国进入了一个以解决垄断性产业改革问题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处于寡头垄断下的有限竞争状态。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表明,由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及规模效益显著等特点、寡头垄断是石油石化产业在市场和法律作用下的必然选择。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竞争超越国界、强强联合和跨国兼并成为国际大公司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中国已经加入WT0、而我国企业在经济实力、管理水平、营销水平、科技水平和运营体制上同跨国公司都有较大差距,加之力量相对分散,使我国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强势竞争面前陷于被动,进一步整合国内石油石化产业是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我国在制定《反垄断法》时,要充分考虑到加入WT0后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新情况,要以国际竞争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提高“国家队”的国际竞争力为前提,以克制行政垄断和地区垄断封锁为重点,防范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形成垄断,而不要对有益的产业重组设置障碍。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日前指出,我国将大力推进探矿权采矿权市场的培育工作,努力提高以市场来配置探矿权采矿权的比重。今后凡能进入市场配置的,原则上要停止行政性无偿授予。同时要加强探矿权市场管理,规范出让转让行为。寿嘉华在不久前举行的国土资源管理市长研讨班上说,长期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基本上行政配置,主要矿业由国家垄断经营生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力培育和规范探矿权采矿权市场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他指出,在矿业权市场培育中,政府要真正垄断矿业权一级市场,通过垄断一级市…  相似文献   

16.
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三种模式 从行业特征来看,电信、电力、铁路运输、邮政、自来水、煤气供应、航运等基础设施产业被公认为自然垄断产业。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战略部署看,国有经济也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航运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自然垄断行业将会由国有经济主导。  相似文献   

17.
产业关联与能源工业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从横向产品关联、纵向产业关联以及国内外市场关联三个方面分析了能源工业内部的产业关联及其对能源价格体制、市场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能源产品是替代关系时,某一能源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使其他能源行业也获得涨价的收益:对某种能源价格进行控制,可能会引起能源供需结构的失衡。当能源产品是互补关系时,无论是上游垄断还是下游垄断,都会影响上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而且会加快竞争性产业走向垄断的速度,并使政府的价格管制处于被动。能源工业的对外开放是第三种产业联系形式,它促进我国能源产品市场的国际化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但是产品市场融合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只会提高能源工业的生产集中度.而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能源工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能源工业市场化改革要整体推进.协调进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盈利能力与竞争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中国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企业盈利能力现状及提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近几年我国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我国工业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伴随了工业领域垄断程度的降低及进入壁垒的降低;除少数资源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产业(企业)外,总体上看,我国工业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确实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表现,而非由于垄断程度的提高。中国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一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提高;三是投资收益增加;四是职工工资的一部分转化成了企业利润。  相似文献   

19.
自然垄断产业中,由于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价格规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制约,而制度背景和经济发展程度是设计一个适合国情的规制定价机制必须考虑的前提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制度特征如何影响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定价机制激励强度的权衡。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适合我国目前制度特征的电信产业规制定价总体模型——基于收益率规制并加入动态激励因素的规制定价模型.最后对未来的规制定价机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行政性垄断由于造成资源配置扭曲、社会福利损失、收入分配不均以及地方保护和区域市场分割等问题而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07年11月19日在山东大学召开的“转轨经济中的反行政性垄断与促进竞争政策”国际研讨会对反行政性垄断的理论与政策问题进行了集中交流与探讨。本文介绍了与会专家学者对于该问题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了反行政性垄断研究的新进展以及该领域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