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5,(33):37-38
对外贸易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对推动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加速器"的作用。文章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1981—2014年云南省GDP、进出口数据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云南省GDP、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出口与GDP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并且进口是出口的Granger原因。最后根据结果和云南实际情况,对云南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广西1978~2006年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结论解释广西经济高速增长中对外贸易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广西GDP的增长与进出口的增长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进口对广西经济增长所具有的拉动作用超过出口增长时经济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广西1978~2006年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结论解释广西经济高速增长中对外贸易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广西GDP的增长与进出口的增长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进口时广西经济增长所具有的拉动作用超过出口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分析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利用中国1978~2002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中国进口增长和出口增长都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3,(13):174-175
为了验证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本文选取1978~2012年进出口和GDP数据,利用EG协整检验方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仍然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均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并且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出口略微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迅速增长和经济转型。 1978年以来 ,实际GDP年均增长 9 5 % ,人均收入增长了5倍 ,非国有企业产值达到GDP的6 0 %。经济出现强劲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开放 ,尤其是在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上的开放。实际上 ,引进外资已成为中国开放政策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区域新论》作者黄作平表示,经济高速增长的广东,继二00五年GDP总量超越了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和香港,今年还将超越台湾而真正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  相似文献   

8.
《城市问题》2015,(2):101
近日,在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度经济运行数据之后,各地也开始陆续发布"地方版"经济数据。其中令外界瞩目的一项指标是,广东、福建两省的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万美元。至此,我国已有8个省区市迈入"人均1万美元俱乐部"行列。据广东省发布的数据,2014年,广东实现GDP6.78万亿元,同比增长7.8%;人均GDP按平均汇率折合10330美元,首次超过1万美元。同期,福建实现GDP24055.76亿元,按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重要的研究课题,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改革开放30年来,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苏州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经济伴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而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回顾西方经济学关于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利用苏州市2000年到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的相关数据,构建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促进苏州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7,(2):180-186
利用中国28个省市区1990-2015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变系数面板模型以验证中国各省市区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省市区持续拉大的收入差距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初始较快的人均GDP、人力资本存量、对外贸易显著正向影响长期经济增长,无序增长的物质资本、非最优规模的政府支出阻碍了各地区经济增长。因此,应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效率和人力资本水平,充分发挥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合理控制政府规模,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国际经济地位迅速提高,但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价值增值率和经济效益均处低下水平,处于"贫困化增长"状态,为此,应重新确定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改变我国加工企业与外国品牌制造商的关系,延长国际产业链在中国的环节,调整加工贸易内部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协调发展,抓住经济一体化的机遇,鼓励加工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合作,并调整有关加工贸易的政策和监管制度,净化对外贸易环境,寻求我国加工贸易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Economic Systems》2022,46(2):100982
Economic growth is driven by numerous factors. However, traditional economic theory focuses on certain key reasons, while ignoring the impact of other factors. Since 1978, China has achieved unprecedented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faces low per capita GDP. To clarify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is situation, we used per capita GDP to represent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performed total factor analysis based on 13 variables in 7 socioeconomic dimensions using panel data from 30 Chinese provinces over the 40 years since China opened to the west in 1978. We found similar determinants in different regressions. Internal trade, privatization and investment were the primary factors driving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Surprisingly, we foun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foreign trade to economic growth (per capita GDP) was weak. Education had a much smaller contribution t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ing per capita income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to provide a robustness test, we found that China’s income distribution has not paralleled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enefits of GDP growth to citizens must be improved. China’s experience demonstrates that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requir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any factors, and that different policy preferences should be adopted to meet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
“世界工厂”东莞为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港口,是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和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创造了无数个“东莞奇迹”。但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后,东莞经济实力开始下降,受产业规模成长水平限制,产品竞争力不足,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大批厂房倒闭,外资、台资撤离,东莞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东莞要想走出困境,恢复曾经的“世界工厂”地位,就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进改革创新,成功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环境污染排放及治理同时纳入效率测算框架,在构造环境综合指数测算相对绿色GDP的基础上,采用超越对数型随机前沿模型,对1998~2008年间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FDI和对外贸易对效率改善有显著促进作用,引进外资和发展对外贸易没有使中国成为环境污染天堂;工业化进程促进了效率改善,但在环境约束下该促进作用受到制约;非国有经济成分的上升有利于效率改善;环境污染治理强度对环境约束下的效率改善具有促进作用,而不考虑环境约束时反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shows that foreign aid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average effect on real per capit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growth if, and only if, the quantitatively large negative reverse causal effect of per capita GDP growth on foreign aid is adjusted for in the growth regression. Instrumental variables estimates show that a 1 percentage point increase in GDP per capita growth decreased foreign aid by over 4%. Adjusting for this quantitatively large, negative reverse causal effect of economic growth on foreign aid shows that a 1% increase in foreign aid increased real per capita GDP growth by around 0.1 percentage point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The issue of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have been on the economic agenda for centuries. Foreign trade is a facilitator of goods and services exchange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and is an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 in a country. Moreover, economic growth is a means to improve the output,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welfare, which in turn could make a favorable impact on the positive foreign trade balance. Economic growth is also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country competitivenes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Ye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luding Iran and Turkey, by using econometrics applications (panel co-integration method and E-views software), also resting on credibl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Thus, it is estimated in the study that foreign trad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resource allocation, energy and green energy consumption,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and physical capital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建立面板门限模型拓展了基于“宾效应”的PPP方法,并实证研究了富裕程度、经济自由程度、贸易成本及经济增长速度等因素对PPP与汇率背离的影响。研究表明:(1)富裕程度与贸易成本是解释背离之谜的关键因素。(2)PPP与汇率背离程度随人均GDP的增长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3)将“宾效应”描述为倾斜的“微笑曲线”能更好地刻画价格水平指数(PLI)与人均GDP关系的阶段性特征。(4)人民币汇率在2005年及以后的低估程度平均约为18%。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贸交易越来越频繁,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应运而生,世界经济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的各行各业都与其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指明了全新的方向。基于此,论文主要以“互联网+”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作为切入口,分析探究了置身“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竞争中应该使用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够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目  赖应鹏 《价值工程》2006,25(11):158-161
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5年进出口总值达14224.4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超过70%,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初步确立了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至今已升值约3.3%。理论上,人民币升值将影响到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克莱因模型,采用1999 ̄2005年季度数据,建立我国进口、出口的自回归双对数模型,深入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实际进出口的影响,以期为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蔚  李维 《价值工程》2008,27(5):5-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外贸易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之一。尤其对于自加入WTO以来越来越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的中国来说,一方面我国正处在经济迅猛增长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一直在不断上升,此时此刻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就更加具有价值。我国应该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在汇率制度上进行创新,在政策上辅佐支持国际贸易,以使其发挥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