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旨在协调统一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目标、鼓励经营者关注公司长期发展的激励计划,已成为上市公司长期激励工具。我国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制定激励方案和界定激励对象及确定行权价格等方面主要是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还不够明确,都有待进一步细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参照国际通行做法,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及其会计规范,使有关股票期权的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利用股权激励促进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与持续发展,鼓励经营者关注公司价值,规避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实行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或不完善之处,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或修正。  相似文献   

2.
股票期权激励作为一种对公司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模式被全球广泛应用。针对国有控股企业不同于非国有控股企业的治理特征,分析股票期权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探讨如何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为相关部门及上市公司建立、完善及推广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股票期权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寻求对企业市场管理者产生长期的激励效果,在西方股票期权风起云涌并取得成效的同时,国内许多上市公司针对自身特点,将西方股票期权制度进行变通,制定出适合本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例如:北京的股权激励方案是一种股票化了的奖金,经营者的持股额随着经营者出资额的多少而成比例变动;武汉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是年薪制和股票的结合,实际上也是将奖金的大部分转做了股票;上海在激励计划中引入了虚拟股票的概念,规避了政策障碍;深圳实施的是经营成果换股权的方式,将经营者的收入和企业的效益相连。  相似文献   

4.
在推行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无论是承包制,还是年薪制,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而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有效激励方式,越来越引起各地政府部门的重视。 一、股票期权的概念和特点 股票期权是企业资产所有者对经营者实行一种长期激励的报酬制度。所谓股票期权,是指经营者享有与企业资产所有者规定的期限内(如3—5年)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力。即经营者在任期内以公司的净资产值或股票价格购入一定比例的股权,离任后再将这些股权兑现给经营  相似文献   

5.
李辉  王化民 《技术经济》2000,19(8):19-21
1 .引言。经理薪酬制度是现代公司理论的重要内容。经理股票期权计划在大公司中的广泛实行 ,一方面表明长期报酬在经营者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 ,另一方面也表明这种薪酬制度在激励经营者上收到了很大的成效 ,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近年来 ,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在积极试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度 ,但政策上还存在一些限制 ,如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 ,上市公司不得从二级市场回购流通股 ,不允许预留新发行股份等。因此 ,有必要探索如何在目前的环境下实行这一薪酬制度 ,以促使经理人员从切身利益上关心企业长远发展。2 .经理股票期权计划的…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激励机理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营者股票期权是国外企业普遍实行的针对经营者的一种长期激励手段。文章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分析了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激励机理及其产生的利益趋同效应 ,剖析了我国当前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措施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静华 《时代经贸》2013,(2):125-125
股权激励主要着眼于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建立对经营者的长效激励机制。在我国,股权激励尚处于起步阶段,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本文从人力资本产权的角度对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明晰了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之上,分析了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的必然性,并得到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有效途径这个结论,由此认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仍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金乐清 《经济师》2000,(8):27-2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目前部分企业开展的经营者持股试点给予了明确的肯定 ,并鼓励企业继续探索和试点 ,及时总结经验 ,形成有效的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时间 ,有关股票期权的讨论成为理论界热门话题。作为对企业经营者的一种激励机制 ,股票期权制度在近 2 0年以来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企业中被广泛地应用。据初步统计 ,美国几乎 10 0 %的高科技公司、大约 90 %以上的上市公司都实行了股票期权制度。反观我国的企业 ,面对经历多次改革之后仍然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短期化行为…  相似文献   

9.
吉家欣 《经济研究导刊》2012,(34):74-75,106
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经理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现代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矛盾。经理股票期权计划作为一种长期的激励机制,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某些企业进行股票期权激励的试点,但从目前实行的情况看,股票期权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且从总体上讲实施也很不规范。随着中国经理人市场的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加之我们对股票期权制度认识的不断深入,相信这一制度必将对中国的企业改革和经营者的长期激励产生更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亮 《中国经济评论》2006,6(2):51-55,64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效激励机制,其有效运行可以将经营者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真正统一,从根本上解决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实现低成本的“工效挂钩”,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现状,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实际,就股改前后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理论及实践基础进行分析,揭示我国上市公司选择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自80年代以来,股票期权(ExecutiveStock Option)作为一种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方式在西方国家企业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据统计,全球前500位大工业企业中有90%的企业已向其经营者或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了股票期权的薪酬制度。股票期权是指企业给予其经营者在特定的期限内以规定的价格(行使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普通股股票的权利。在股票期权的有效期限内,当股票市价高于行使价格时,经营者行使权利,就可以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购得股票。而当股票市价低于行使价格时,则可暂不行使或放弃权利。随着我国薪酬制…  相似文献   

12.
孙烨 《经济视角》2002,(9):37-39
经营者激励性股票期权是以股票期权为手段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的一种制度安排。企业给予经营者在一定期限内按照某个固定的价格(执行价格或行权价,它是股票期权合约的约定价格)购买  相似文献   

13.
刍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来,股权激励制度在中国上市公司中迅速普及。文章在分析了股票期权的激励原理和股权激励制度实施条件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度存在着证券市场有效性不够、公司行权条件门槛过低后和公司内部监管不力的问题,进而对改善中国股权激励制度提出相应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产生于 2 0世纪 70年代未的美国 ,在 2 0世纪 80、 9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它旨在解决投资方与主要经营者之间的利益矛盾 ,建立对经营者的长效激励机制。 2 0世纪 90年代初 ,我国开始引入股票期权激励制度 ,至今仍然处于试点阶段。但股票期权制度是否适合我国国情呢 ?本文将就我国企业建立和实施股票期权制度所涉及的若干要素 对其在我国面临的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股票期权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企业经营者的长期激励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的大问题。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在企业经营者中推行股票期权计划是解决经营者激励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企业界进行大胆且有益尝试的同时,理论界围绕着股票期权计划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概念和特征1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概念经营者股票期权亦称经理股票期权(ESO),它是把金融衍生工具上的“股票期权”概念借用到企业管理中而形成的一种制度,是指企业经营者在与企业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享有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对于管理者股票期权的概念,虽然具体的表述有所不同,但理论界几乎不存在什么争议。  相似文献   

16.
管军  段兴民 《当代财经》2003,(8):122-125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的一般程序出发。建立了一套评价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借鉴因素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分析和评价了被审计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效果,从而为改进被审计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股票期权激励的意义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会琦 《经济论坛》2000,(14):34-34
股票期权是规定经营者在与企业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享有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具有较强的长期激励与约束作用。通过对美国 150家大公司总裁薪酬构成的分析表明,在总裁的总薪酬中, 48%为股票期权,其他股票薪酬形式占 11%,业绩奖金占 23%,基本工资占 18%。可见,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美国是较普遍、较重要的形式。 20多年的中国企业改革,尽管企业经营者激励制度的设计也不少,如承包、租赁、奖金等,但这些制度都是着眼于短期激励。短期激励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经营者…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措施,期权正在为全世界的很多企业所用。美国是这方面的先行者,期权成了美国企业解决“代理问题”的主要武器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股票期权作用机理的剖析,发现其良性循环假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修正,最后得出对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经理股票期权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王劲潇  都星汉 《时代经贸》2012,(16):204-205
随着我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相互分离,并由此产生委托代理成本。股权激励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建立利益的桥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委托代理问题。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发展。但是,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效果却受到质疑。本文从伊利实施股权激励的案例出发,分析导致伊利股权激励失效的原因是企业违背了股东权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相互分离,并由此产生委托代理成本.股权激励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建立利益的桥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委托代理问题.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发展.但是,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效果却受到质疑.本文从伊利实施股权激励的案例出发,分析导致伊利股权激励失效的原因是企业违背了股东权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