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紧缺状况日益严峻,而德州市水资源利用却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德州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充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节约、利用、保护.具体措施是:制定水资源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自采水价格、污水处理费和排污费,调整回用水价格.促进污水处理和回用;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工农业用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的水平,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寻求高效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张掖地区水资源概况,分析了张掖地区用水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要通过农业节水来完成,而且要在当前情况下,积极实现用水结构的调整,将宝贵的水资源分配到更有价值的产业,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构建节水型社会。作者就此提出了今后张掖地区基于水资源条件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丘陵区降水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水利设施与管理手段落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尤其是农业用水效益低.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丘陵区农业用水现状、降水资源化和综合评价体系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在四川盆地丘陵区优化配置农业用水.四川盆地丘陵区可采用集水节灌综合措施,主要是通过修建小型水利工程,就地拦蓄降水,提高区域蓄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实现降水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机整合.农业用水综合评价体系为农业用水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保障,使农业用水优化配置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水资源缺乏的困扰 ,保护水资源 ,调节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逐步实现农业用水向城市工业用水的分流。依法治水 ,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是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业节水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水资源是发展生产力十分重要的非生物资源,农业水资源短缺是21世纪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开展农业节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高效用水农业,是解决未来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使用是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根本。新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应注重节水,注重生态用水,提高水资源高效集约的利用能力,同时切实治理水污染,实现水资源和其它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7.
王克强  邓光耀  刘红梅 《财经研究》2015,41(3):40-52,144
文章基于多区域CGE模型,利用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模拟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政策和水资源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可以节约各区域的生产用水量,并且有利于经济增长;对农业部门征收水资源税的政策也可以节约各区域的生产用水量,但是不利于经济增长;从节约生产用水量与促进经济增长角度来看,与水资源税政策相比,农业用水效率政策的效果更好.另外,模拟结果还发现:同一种政策对各区域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方向也可能不一样;对生产用水需求来说,农业用水效率政策对东北、华北、黄淮海和西北区域的影响较大,而对长江中下游、东南、华南和西南区域的影响较小;农业部门征收水资源税的政策则对东北、西北、华南和西南区域的影响较大,而对华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区域的影响较小.因此,中国在实施同一种农业水资源政策时,应该考虑到这一政策对各区域带来的不同影响,各区域也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农业水资源政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的水资源供需状况。根据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国民经济增长预测,我国水资源需求总量将快速增加。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受各自发展趋势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用水增长特征。用水区域结构则表现为将有更多地区出现用水紧张。要顺利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就必须改变已有的用水模式,通过一系列措施突破水资源短缺瓶颈,确保水资源安全。一是要切实加大水利投资力度;二是要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是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四是加快优化水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因此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宁夏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在近期宁夏黄河水资源总量难以增加和地下水资源贫乏的情况下.探索解决宁夏工业和城市发展.调整用水结构。大力推进灌区节水。在确保生活用水、粮食安全和基本生态用水的前题下.改变现有水资源利用格局。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益、高效率方向转移。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优化配置。即实行水权有偿转让,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此。本刊记就水权有偿转换专访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赵廷杰。  相似文献   

10.
改善中国农业用水管理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低效率状况,指出了我国农业用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即设计节水激励机制、改善水利工程管理、完善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11.
喻晓才 《经济视角》2013,(10):69-71
我国水资源重短缺与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普遍共存,每年因缺水给农业和工业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水的区域性、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应对水危机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是应对水危机的根本出路。本文从分析节水型社会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着手,重点阐释了当前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理论基础,从而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政策措施,即在积极培育和强化公民节水意识的基础上,建立以水权与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用水水权交易体系,建立供水管理与需水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政府调控、水价调节、市场引导、法规制约、公众参与的市场运行机制,使水资源在全社会各个环节都能得到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利用2000—2016年京津冀产业用水数据,分析了京津冀不同时期用水量、产业用水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北京总用水量(34.3亿~40.5亿m~3)与天津总用水量(19.1亿~27.2亿m~3)先减少后增加,河北总用水量(182.6亿~212.2 亿m~3)呈下降趋势。京津冀农业和工业用水总体呈降低趋势,城市用水呈增加趋势。天津、河北主导用水产业是农业,北京主导用水产业由农业(43.90%)变为城市用水(74.48%),主要受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京津冀产业结构向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升高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会影响用水量和用水结构变化。研究可为京津冀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及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业在云南省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部门是主要的用水户,农业用水管理对于解决云南省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方法基础上研究去除气象因素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因为不同的气候条件以及水肥条件是引起不同区域间农业产出差异的主要原因。改进后的评估方法使得平行比较成为可能,按照计算结果将云南省各州市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分为三个梯队。使用面板数据中的随机效应模型研究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因素。针对不同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节水护水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旱作农业生产力要素改造创新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福生 《经济问题》2001,(12):37-40
旱作农业地区、资源制约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以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实施对旱作农业生产力要素的改造创新和要素组合的结构调整,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关键环节,也是旱作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洞庭湖区农业用水供求矛盾日益凸显,提升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对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19年农业水资源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项影响,2011—2019年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均值为0.583 2,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人均GDP和政府农林水事务支出增加可以促进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人均水资源量增加会降低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经历上升—下降—上升三个主要阶段,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基本同步。最后提出了洞庭湖区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市场失灵及其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水市场来配置水资源是一种高效的水资源配置方式,但由于受水市场外部性、水资源公共产品属性以及传统文化和地方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失灵市场现象。通过加强和改善国家对水资源的宏观管理和加强对水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大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水权法律制度等.能够减少水市场失灵带来的水资源配置的低效.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农业水资源配置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而且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大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用水短缺问题,与此同时,我国还是一个水资源浪费严重的国家,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大约为0.4,这意味着有60%的水被浪费掉。要想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就要从农业水资源配置制度这个根本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18.
宋春明 《经济师》2008,(8):279-279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恢复山西山川秀美的自然环境,必须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和社会,根据提高用水效率的要求,逐步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增加天然降水蓄存量,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开发的敏感性较强,水资源短缺是城镇化发展的瓶颈。论文通过构建灰色模型,预测2017—2021年天山北坡城市群城镇化率、用水总量和废污水排放量指标值;利用多变量结构突变模型,判断2001—2021年各城市用水总量、废污水排放量的结构断点;以城镇化率与用水总量、城镇化率与废污水排放量的拟合系数作为胁迫强度,分析断点前后水资源对城镇化进程的胁迫强度。得出:2013年以来,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作用减弱,政策效应明显;2010年以来,天山北坡城市群废污水排放量对城镇化的胁迫作用减弱。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城市的生产用水效率低,并呈下降趋势。最后,提出持续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广农业、工业节水设备和技术,加大生活和工业废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必要性 农业用水问题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经济问题,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增长不仅仅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还取决于水利这个命脉,保持水资源,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已在全社会达到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