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魏杰同志在《论储蓄政策的内容》(《经济研究》1990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一些人对“储蓄率的提高和储蓄存量的增长心存疑虑”是没有根据的,提出“我们应该选择最大限度地促进储蓄总量增长的储蓄总量增长政策,从各方面保证储蓄率的稳定提高”。我认为此论有失偏颇。在我看来,储蓄总量“最大限度”地增长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好事。因此,无条件地选择最大限度地促进储蓄总量增长的政策是不适宜的。本文重点研究与居民储蓄有关的问题,对企业和政府储蓄存而不论。第一,由“虚幻货币”增加的储蓄存款虽然缓解了现期通货膨胀,但却构成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因素,一旦出笼,通货膨胀马上会由隐性变为显性,严重冲击市场。所谓“虚幻货币”是指那些缺乏物质担保已经大大贬值的货币。近年来我国大量增加的居民储蓄存款已经具有这  相似文献   

2.
<正> 储蓄是否是待实现购买力,它是否会随时出笼形成现实购买力?它对经济增长起何作用?它对通货膨胀近远期效应如何?这几个问题,在经济学界一直存在着分歧。宫希魁与魏杰的两篇文章(《经济研究》1990年第5期与第2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两种不同观点。下面简略谈一些我的粗浅看法。一、储蓄总量是否是待实现购买力?它是否会随时出笼形成现实购买力?我认为不能笼统以总量来回答。就一定考察期而言,必须将总量区分为存量(结余量)与增量。增量并不是什么待实现购买力,而是现实购买力,只不过这种购买力从居民手中以银行为中介转到了企业手中。而存量是否会出笼形成现实购买力,那要取决于考察期的增量是正值还是负值。若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有两个与储蓄有关的计算公式和一个衡量标准。一个是关于可供消费品和劳务与社会商品及劳务购买力的平衡公式,一个是国民收入实现额与使用额的平衡公式,以及市场供需平衡的比例关系与具体数据。它们的指导思想明显地是把储蓄始终放在消费基金之中,从而引出一系列结论,对此我认为是值得探讨的。(一) 关于计算当年可供消费品与劳务与当年社会商品及劳务购买力平衡计算公式: 当年货币收人总额也即社会商品与劳务购买力(下文用①表示)=当年社会商品可供量+文化生活服务可供量(下文用②表示) 如果①减②不等于零,则被认为有结余购买力,则为供求不平衡。当年结余购买力(下文用③表示)=当年新增储蓄余额(下文用④表示)+当年新增手存现金(下文用⑤表示)  相似文献   

4.
截止1995年12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了3万亿元大关。巨额游资是一只能量非凡的笼中虎,社会各方面都关注它的流向。而面对1952亿元的国债发行额度和55亿元新股的大规模扩容,支持金融证券市场平衡的  相似文献   

5.
市场是趋于稳定?抑潜在危机?是“笼中虎”,还是“在役牛”?议论纷纷。我们认为,这是治理整顿初期效应的稳定表现,“笼中虎”不会破笼而出,它实际是“在役牛”。一、市场疲软是综合整治的效应反映,也是产业结构畸曲,消费结构趋于正常的必然表现! 近几年来,经济界对市场疲软现象的原因看法不一,紧缩效应论、供给失衡论、需求不足论、储蓄分流论、抢购滞后论、同向预期论、慎购趋缓论、投资不足论,决策失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我国尚有7000亿元的结余购买力,这其中包括1335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剩下的货币如果除去2000亿元的流通货币,也还有3500亿元以上的货币由个人持有。据“陕西省西安市人民银行最近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32。07%的储户预计今后收入不会增加太多,多存些钱好;有5。52%的人认为生意难做,不如把钱存起来。……人们手持现金的数量不大,而且绝大多数是多用于日常生活需要的,持现金50元以下的占46。  相似文献   

7.
<正>1、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储蓄工作的重要性。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储蓄和证券这两种筹资手段的完美结合,才能担当起为经济建设筹措资金的艰巨任务,单靠其中一种手段而偏废另一翼都会对筹资带来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兴起探索时期、管理办法、发行交易方式、有关法规尚待完善,证券发行交易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仍有一个较长过程。以专业银行吸收储蓄的间接融资仍是融资的主体,因此,抓好储蓄工作不仅是专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证券市场发育和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必须拼弃那种把储蓄视为“笼中虎”的模糊认识,充分发挥储蓄具有安全、保密、方任、基础好的优势,积极发展好居民储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一直呈高速增长的趋势,其形成的巨额居民储蓄存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拉我国货币传导和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通过研究国外储蓄替代型证券品种的发展状况,提出借鉴国际经验,以积极推进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作为有效解决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当前超额货币供应与潜在的结构性通胀压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1995年我国超额货币供应持续增长,同期平均通胀率并不高,麦金农称之为“中国之谜”,原因在于随着我国经济货币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货币化吸收了过多的货币供给;在近几年我国货币化水平已很高的情况下,又一次出现了超额货币供应与低通胀率并存的局面。笔者认为,除证券市场分流有限资金外,超额货币供应是导致储蓄存款过度增长的重要原因,在目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将形成潜在的结构性通胀压力。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分流巨额储蓄,避免经济发展重新陷入“怪圈”之中。  相似文献   

10.
齐晓安  杨继国 《经济纵横》1992,(11):12-14,55
<正> 一、我国居民储蓄变化的特点改革以来,我国居民储蓄进入发展新阶段,储蓄存款、储蓄结构和储蓄性质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征.(一)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大幅度增长.1979——?年间,居民储蓄存款迅速增长,年平均增?度高达30%以上,截至1991年底,银行储蓄存款余额已达9110亿元,与1978年的210.6亿元相比较,13年储蓄存款增加了8899.4亿元,增长42.3倍.储蓄存款的巨额增长,使其占银行信贷资金增加额的比重不断提高.1979年的13.78%,上升到1991年的70%左右.储蓄存款已成为国家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和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储蓄增长中包含着不稳定因素最近几年,城乡储蓄增长速度很快,远远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这引起人们的关注。储蓄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过多的社会购买力,缓和了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并增加了信贷资金来源。从这个角度看,储蓄的增长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1984年储蓄增长速度为34%,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令人不安的。过去一段时间消费基金膨胀,城乡居民的貨币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形成对消费品市场的巨大压力。在此期间,储蓄存款吸收了一部分社会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市场供求的矛盾。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居民储蓄过高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近7万亿元的居民储蓄是否太多?在全国年“工资总额”9000多亿元的情况下,居民储蓄年增长达七八千亿元,这种增长态势是否反常?在目前低工资的情况下,本文认为居民储蓄总额提高到12万元水准,会使社会比较安定。  相似文献   

13.
<正> 1.“货币幻觉”与“价格幻觉”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某一阶段,如果公众(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集团)只考虑所得到的货币量而不考虑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因而在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按同一比率提高时,会产生一种只注意名义收入变化而忽视实际收入变化的心理判断上的错觉。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谓的“货币幻觉”现象。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是指强调“对货币所作的心理上的估价而忽视了它的购买力”。它的另一层引伸含义是指公众、企业、尤其是政府对货币寄予过高的期望而忽视了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在西方经济学中,也把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卢卡斯提出  相似文献   

14.
到2003年2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10.0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增长幅度是1998年以来最高的。对此一些媒体开始讨论所谓的“超储蓄现象”。其实储蓄是居民将其不用的货币存于信用机构的一种信用关系和各种投资的经济行为,从来就没有个量度规定。当前提出“超  相似文献   

15.
居民储蓄是一国经济循环过程中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居民储蓄可以转化为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而经济增长使得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居民储蓄的增加.但居民储蓄的增加却相对降低了自身消费的比重,进而又抑制了经济增长.从长远来看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储蓄,但又不能有过量的储蓄,储蓄需要有一个适度的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张立宏 《经济师》1994,(7):19-21
试论通货膨胀与储蓄挤兑张立宏当人们在为14746亿元储蓄业绩而津津乐道之时,似乎健忘了储蓄“笼中虎”的肆放压力。其实通货膨胀这个引起储蓄挤兑的幽灵时刻在缠扰着我们,从1988年至1993年短短6年时间内,我国银行就经历了因恶性通货膨胀而遭到两次储蓄挤...  相似文献   

17.
现金投放回笼直接决定着现金在市场上的流通量。目前储蓄增长与储蓄回笼现金的不同步甚至有背离态势;储蓄回笼现金与现金投放、回笼的不规则的波动,储蓄回笼现金增加,(但总的现金回笼不一定增加)有时反而现金呈投放态势。这势必影响货币购买力的增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讀了王积业同志的《货币购买力的測定方法》一文(載《经济研究》1964年第5期)后,觉得有一些理論問題值得商榷。下面分两部分談談我的看法,以就教于王积业同志和其他同志。一货币购买力是不是由货币充当流通手段机能产生的? 王积业同志在給货币购买力下定义的时候說,货币购买力“是货币的相对价值的实現”。我认为,这种說法是不妥当的。货币购买力是货币的实际交換能力,这种交  相似文献   

19.
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CIA模型与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内生增长的CIA模型",讨论了货币供给、国民储蓄意愿以及经济增长潜力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当货币供给速度变大时,经济增长率会因此降低,通货膨胀将升高;但是国民储蓄意愿和经济增长潜力比较高时,可以在货币扩张过程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由于我国的国民储蓄意愿和经济增长潜力都比较高,相应地引发通货膨胀的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临界值也高,因此会出现"高货币供给-低通货膨胀"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居民储蓄-准货币之主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的主旨是探求广义货币中之准货币部分与居民储蓄行为间的关系。本文利用分析时序数据的经济计量模型,建立和估计出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行为关系,用以推算居民的储蓄潜力。再用居民储蓄潜力来解释银行城乡储蓄总额,最后用银行城乡储蓄总额来解释广义货币中的准货币部分。建模试验结果表明,居民人均储蓄行为具有相当的规律性,而且储蓄与准货币供给之间也存在着相当稳定的关系。本文还就利率、利率差、收入及收入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做了各种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