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胡烨佳  黄彬 《时代经贸》2014,(6):321-322
基于丽水市养生养老的发展前景和丽水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乡村旅游在生态休闲养生养老产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从保护生态环境,完善相关政策,采取适当的营销手段和经营方式等思路,来研究乡村生态休闲养生养老旅游。  相似文献   

2.
沈琪红  黄彬 《经济师》2015,(5):182-184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近几年,它优良的生态环境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作为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丽水市的区域产业发展问题值得研究。文章主要通过分析丽水市总体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将丽水市区域产业发展现状与衢州市比较,并总结了丽水市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全面地分析丽水市区域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老人乡村休闲养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松柏 《经济地理》2012,32(2):154-159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都市圈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季节性移居乡村休闲养老,这种发展趋势是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养老资源不足和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两个乡村休闲养老目的地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休闲养老目的地的形成可以分为在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上的自发模式和企业投资促成的“联众模式”两种;乡村休闲养老者群体主要是低龄老人,选择乡村休闲养老目的地时主要受目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休闲养老配套设施、生活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和目的地形象等因素的影响。季节性移居乡村休闲养老不仅可以缓解老龄化背景下都市圈不断增大的养老压力,而且可以解决乡村休闲旅游设施淡季的闲置问题,推动乡村环境的改善,促进当地村民的就业致富和城乡文明的交融与传播。都市圈具备条件的乡村可以把满足周边城市乡村休闲养老需求作为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4.
生态旅游的发展条件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发展生态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被许多欠发达地区看好,但是如何真正做到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是欠发达地区在实际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以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丽水市为例,通过对丽水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保障模式的分析研究,阐明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企业、个人等各开发主体和开发目标的关系,以保证地区发展在空间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绿色发展是解决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矛盾的必选之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政策支持三个层面,构建了区域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对甘肃各市(州)的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陇东、陇东南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最高,陇中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较高,河西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次之,甘南高原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6.
追求健康是21世纪人类的主题,休闲文化性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养生旅游作为旅游发展中的一种新业态,将旅游与养生相结合,迎合了人们追求健康以及休闲旅游的契机,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时尚潮流和新趋势。我国养生旅游起步相对较晚,但市场需求大,开发前景广阔。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对养生旅游市场进行需求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昆明市养生旅游市场需求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昆明市养生旅游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城市休闲旅游的发展应规划建设好城区和城郊两大休闲旅游区.城区体闲旅游区建设应以"特色街区"为载体,以"娱乐游憩"为导向,在"文化"上做文章.在"休闲化"上下功夫,凝聚城市文化特征,构建休闲产业与文化产业双链结构和休闲产业与商业双链结构,促进城市休闲化和商街休闲化.城郊休闲旅游区的建设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休闲养生"为宗旨,在"山水"上做文章,在"体验化"上下功夫,近郊重点建设郊野休闲中心,实现乡情体验和娱乐休闲化,远郊重点建设专项度假景区,发展山地休闲旅游,实现养生休闲化.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走绿色发展之路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内在要求,是有效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的必然选择。本文从西部地区现存发展模式的困境出发,对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机遇进行了研究,对西部地区实现绿色发展的条件和挑战做出了总结与分析,并对西部地区实现绿色发展的模式及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西部地区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不是单一的,而是有机统一体,包括微观绿色产业格局的形成以及绿色发展制度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首先,采用超效率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法评价中原城市群2007—2018年的绿色发展效率。其次,分析绿色发展效率的协同提高机制。进一步地,在协同提高机制中嵌入区域、省份、资源禀赋等多种类型的异质性分析。最后,提出中原城市群绿色发展的优化路径,以期为加快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值整体水平偏低;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增长速度缓慢。(2)重视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政府干预和科技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积极作用,降低产业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利影响。(3)东部地区绿色发展的推动力弱于中部地区;中心省份与外围省份的绿色发展大体一致;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推动力强于非资源型城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吉林省将经济发展与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有机结合,不断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并取得一定成绩。为进一步发展绿色经济,吉林省应继续构建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打造绿色发展的产业结构;开拓绿色生产方式,加强技术创新;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绿色经济发展已成为解决环境保护,协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但由于我国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探索不成熟,仍然面临着固有的体制机制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科技创新能力缺乏、绿色就业高端岗位相对较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立和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和政府为走出一条顺应社会文明进步,更新传统养老观念,增强社会保障功能。实现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解除农民后顾之忧,进而推进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新路子。建立和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关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森林保健旅游的基本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人们休闲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健养生的重要,旅游无疑是保健养生的一条捷径,保健旅游这个概念应运而生,而森林保健旅游被认为是保健旅游的主体之一,在对森林保健功能阐析的基础上,提出福州森林公园森林保健旅游开发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宋玉茹 《经济论坛》2022,(12):90-106
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下亟待关注的重要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党中央多次强调要通过多种途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绿色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随后对这种影响进行效应分解,最后引入门限回归模型,检验市场化指标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存在一定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二,绿色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表明绿色金融发展能够成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路径,并且在绿色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中,空间溢出效应比直接效应更明显;第三,在差异性市场化水平之下,绿色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质量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具有显著的市场化门槛特征。  相似文献   

15.
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形式和形象概括,与可持续发展观一脉相承。与传统经济发展相比较,绿色经济发展有与众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这就是作为绿色经济发展载体的绿色产业、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绿色文化等,要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无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还是运用科技创新等手段,最终都要落实到发展载体上来。进行绿色经济发展载体的分析,对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丰富绿色经济内涵,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针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现实要求,提出了长株潭绿色经济发展的载体优化方式。  相似文献   

16.
吕树明 《商周刊》2016,(6):56-57
莱西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靠产业升级提升新能源、新材料和田园休闲等支柱产业水平,走出了绿色发展的新路子,释放出强大的“绿色能量”。江北最大石墨烯新材料项目德通纳米千吨生产线投产;青岛市第一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举办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带动休闲产业乘势兴起……莱西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靠产业升级提升新能源、新材料和田园休闲等支柱产业水平,走出了绿色发展的新路子,释放出强大的“绿色能量”:环境空气优良率73%,捧得“全国最佳环保示范城市”等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17.
都市圈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主体形态的都市圈,是经济发达地区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有效空间载体。都市圈地区具有人口密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等特点,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特点、规律和比较优势。文章提出了都市圈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即都市型模式,并就都市型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发展的方向与路径选择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丽水市百货大楼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水百大"),是一家组建于50年代的国营百货总公司.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鳞次栉比的商店出现,尤其是各种新型零售业态的兴起,外地大型连锁超市纷纷进军丽水的严峻挑战面前,这家老企业却呈现出一派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丽水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零售企业,并先后荣获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卫生先进单位"、连续四届"执行物价计量政策法规优秀单位"、"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省级示范店"、市、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丽水百大缘何常青?  相似文献   

19.
马晓冬  胡颖  黄彪 《经济地理》2022,42(4):159-167
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建立乡村绿色发展指数测算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泰尔指数、莫兰指数等方法,探讨2007—2017年江苏省乡村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构建回归模型揭示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10年来,江苏省乡村绿色发展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逐步缩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内部差异大是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2)研究期内,省域乡村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分维指数呈现出苏南—苏中—苏北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但绿色生态指数呈现反向递增的空间格局;乡村绿色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态势,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低值集聚区分布在苏北地区。(3)经济发展、农村人力资本含量等对江苏省乡村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城镇化、工业化以及财政支农力度对乡村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乡村绿色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乡村绿色发展但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郝静 《广东经济》2016,(14):225-22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21世纪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此历史进程中,只有实现人的自身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全面和谐.休闲经济在时代的潮流中应运而生,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以绿色、可持续特点为主的休闲经济,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休闲经济对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探讨休闲经济的重要价值,并对休闲经济的发展走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