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山东平度市的调研,分析了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模式,提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注意通过转型改造挖掘传统组织资源的创新潜力,引导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机构完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若干对策建议: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和功能升级,明确实行对市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引导支持政策;加快农业公共服务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设,改革、完善农业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创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支持政策,完善对龙头企业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李颖慧  李敬 《技术经济》2020,39(1):89-98
基于劳动分工理论与超边际分析方法,构建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商品市场交易效率、农户数量规模、政府补贴和农户劳动力变化是影响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四个因素。其中,商品市场交易效率对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分布密度、政府补贴和城镇化率提高1%,改进交易效率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分别提高0.135、0.955和2.714。  相似文献   

3.
刘文桂 《当代经济》2011,(15):105-106
河南服务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促进河南服务业发展,要满足生产服务化需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积极发展现代生活性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从而推进河南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为服务业发展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农业金融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方面比较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充分发挥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应创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组织模式,大力发展农村商务服务业,促进农业科技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现代农业流通体系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和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必要性入手,探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效果与预期不一致,往往受到要素禀赋约束而导致偏离。该文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机制与约束条件,建立了以人地比例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并基于2004-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论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存在以资源禀赋为门槛的非线性效应;(2)随着人地比例扩大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呈现先负后正的"U"型特征;(3)不同地区门槛水平的分布呈异质性特征,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田孟  熊宇航 《经济问题》2023,(8):103-1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进而提升农业的发展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环。首先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然后通过构建省际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来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分地区来看,主要在东部地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中西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交互作用对东部和中西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提升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农业结构的交互作用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则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8.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它是第一、二、三次产业的连接部与粘合器。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尤为必要。我国应把商务服务业、研发服务业作为大力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行业,并完善其政策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从而不断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服务业发展的驱动力决定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基于产业关联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驱动力,结果发现中国服务业同农业和制造业的外部产业关联良性交互关系还没有很好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制造业和农业发展对服务业发展的引致效果较微弱,而且制造业产出对服务业产出的引致呈现出均质性特征,特别是没有形成对生产性服务的大量引致性需求。因此,转变服务业的发展方式,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同本土制造业和农业的产业关联程度,促进制造业和农业的产业升级,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以河南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茹莉 《经济问题》2008,(11):41-43
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全球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河南要实现向工业强省迈进的目标,也必须走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从经济基础、资源、市场等方面来看,河南已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并且面临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机遇;需要通过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服务资源集聚、大力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优化服务业结构等措施的实施,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格局,提高产业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为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增长绩效问题。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生产性服务业对GDP和就业的贡献越来越高,但是其增长模式依然是高投入、低产出模式。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度并不很高,而且增长绩效也不算突出。因此,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提高社会分工程度,放松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限制,加快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劳动力,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主产区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征,表现为粮食主产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相重合、与工业基地相重合、与农村劳动力外迁区域相重合、与农业兼业化区域相重合等。粮食主产区在城镇化进程中遭遇粮食刚性需求增加、农耕地减少压力增大、农业劳动力流失压力增大等挑战。保障粮食主产区稳产高产安全,必须在人的城镇化、土地资源利用、发展农村经济、城乡互动、保护资源环境、提高承载力等方面做足功夫,实现绿色城镇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需求结构及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投入产出法与比较分析方法,对典型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需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生产性服务业性质、制造业性质四方面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需求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四要素发展特点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需求的国际发展态势,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由对制造业需求显著转为对自身需求显著,而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由以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逐步转向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导。结合我国现状,本文最后提出了推动我国两类产业互动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辉 《经济论坛》2010,(1):105-107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拓展农业外部功能、提升农业产业地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切实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发展以粮食产业为突破口的外向型农业,是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保护和提高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内陆粮食大省湖北省为例,在阐述发展以粮食产业为突破口的外向型农业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湖北外向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确立湖北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提出了以粮食产业为突破口,发展湖北外向型农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粮食主产区是中国粮食生产的主体,对于实现全国粮食的总量平衡和区域平衡,保证粮食市场的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中国粮食主产区,保证粮食安全与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从决策者的视角出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率为着手点,形成一套解决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系统方案,探索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农村服务业的联动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农村服务业的定义及其内涵农村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实现产业耦合的产物,准确地说是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农村服务业,拓展了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尤其是农业科技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潘锦云(2009)指出,受传统产业理论的影响,一般人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为制造业服务,所以现有的研究较多地是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实证关系上,而忽略了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的改造作用。他  相似文献   

18.
全面认识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差异的空间特性,为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启示。本文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入时间变量的熵值法测度2003-2018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揭示其发展的区域差异大小及其来源,并采用多种收敛方法考察其收敛性特征。结果显示: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在波动中呈总体上升趋势;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其差异在波动中呈总体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与区域间差异交替成为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备典型的收敛和收敛特征,分区域和分时期的收敛性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因此为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缩小区域差距,需要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农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并通过“追赶效应”和“以高带低”拉动机制,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跨区域协同提升。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协调发展机制不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抑制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外资制造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等方面,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河南的政治使命,这也是中原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之一。而滑县是农业大县,连续十九年保持全省粮食总产第一位,优质小麦生产规模全国县级第一,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九连冠,素有豫北粮仓之称,可以说是河南的缩影,将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要牢牢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安濮鹤"联动发展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战略机遇基础上,在新起点上,滑县将如何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针对此问题,主要采取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咨询论证四种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是农业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