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宋玉浩 《魅力中国》2010,(34):86-87
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体系中最深层的东西,它和政治现代化密切关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在人们观念形态中的反映,随着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也必然面临着传统政治文化革的。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政治现代化,必须在正确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对传统政治文化加以改造,按照一定的路径和原则实现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力图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试图说明在现代化道路的建设中无法规避的传统文化、国民性等问题,而能否正确地处理这些问题又是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与建设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3.
群众文化体现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进步与文明,具有促进经济建设,提升人们精神生活的作用。新时期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必须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着重传统文化传承,多元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4.
国际移民在促进一个国家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倚重国际移民因素。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国际移民仍然偏低,在外国人出入境本国、本国公民出入境等国际移民的12个方面,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巨大差距。我们需要把握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国际移民的发展趋势,采取肯定和倡导多元文化、推行促进移民社会融合政策和摒弃拒绝外国人才获得中国永久居留权的观念等积极措施,将国际移民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文化从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自我品格锻炼上、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等方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许多积极的促进作甩,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对现代化进程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应客观全面地认识传统文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新时期创造性转化必须把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然而外来文化的侵蚀渗透、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等困境及原因,应充分认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文化的关系,大胆创新儒家思想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在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历程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关键。为此,必须注意和解决好的问题是:首先要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在实现教育现代化与国际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具有科学的文化意识,要了解和研究各国教育的特征和改革与发展,就要了解赖以铸就各国教育特征的文化传统;再次要正确处理好三个矛盾和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选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村镇文化建设的思考高巧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五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目标,其中无疑也包括村镇文化建设。可以肯定,有...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阻挡的潮流。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必然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直接和巨大的影响。从现代化进程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及城市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如何保护的反思出发,旨在对城市化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所面临问题和困惑进行探讨和解答。  相似文献   

10.
注重道德在政治中的主导作用构成了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对中国当前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扬弃,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儒学与中国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红燕 《理论观察》2000,2(2):43-45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仍有其重要作用与意义。国内外在近现代建设与发展的实践表明现代化还需要儒学,儒学精华也确能促进现代化进程。当然,儒学自身也应现代化,即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的转型以及转型的动力问题,一直是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在以往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中,有的把它归纳为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刺激或推动,甚至把中国文化中的现代性因素,都看作是由西方文化移植而来的;有的虽然看到了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来自其自身现代化的需要,但缺乏深入揭示;有的囿于民族文化情结,强调甚至夸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性因素,却忽视了它的现代改造和应注入的时代精神,甚至根本否定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转型的作用等等。文章认为要探讨这些问题,必须深刻揭示文化转型的动力,特别是中国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蔡宇 《理论观察》2003,(4):23-25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着维系传统的社会精英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性、传承儒家文化、保持社会凝聚力的作用,但由于它禁锢人们思想,使国人无法应对民族危机和现代化挑战,改革它是完全必要的,但清末的废除科举制使社会凝聚力迅速削弱,中国文化在二十世纪出现断层,其影响至今仍可看到。回顾这段历史将给我们民族的现代化转型过程提供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面对国外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抢注的现象,进一步发掘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需要我们理性分析和积极应对。我们要科学而辩证地看待全球化的影响,积极为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现代化和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所具有的客观历史性和意识形态性要求我们在新疆现代文化建设和引领过程中,必须重视可能产生的文化安全问题。建设新疆现代文化,积极研究现代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避免文化现代化的陷阱;注重新疆区域文化特征的研究,建设立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现代新疆文化;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并举,在实现现代文化的引领作用的基础上确保新疆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文化研究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学者们关于文化的争论不是趋向共识,反而争论与分歧更多更广,而且由于理论研究上的分歧,进而导致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也极难处理一些十分复杂的矛盾,诸如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优秀文化与腐朽文化,文化与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等等许多问题缠杂在一起,稍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偏差,从而在技术层面上纠缠不清,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7.
文化民生不仅是文化建设问题,还是影响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该文在论述文化民生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文化民生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并提出了以文化民生促进现代化建设和文化现代化实现的若干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所走道路、所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不相同。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的精华,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作出过多种多样的解释,这些各有长短的理解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从事农业生产实践和管理的人们。而过去某些理解与解释的偏颇使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走了些远路和弯路,也就影响了现代化的进程。什么是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它的前景、道路是什么样的?是否存在可供遵循或借鉴的模式?山东科技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理沦、道路与模式》书,给那些"摸着石头过河"、"跟着感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大众文化,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经历了30年的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它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一起主导着当下中国文化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主要文化形态之一。这种文化形态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现代化传播技术等方面分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兴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