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金融安排是影响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选取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金融安排、外源融资和自主创新之间的整合模型。结果发现,金融体系规模、金融配置效率对自主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现行的金融体系结构即国有金融的垄断性对自主创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外源融资在金融体系规模与自主创新、金融配置效率与自主创新之间分别起完全中介和部分中介作用,而在金融体系结构与自主创新之间不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金融体系的资本积累功能、资金配置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有助于促进自主创新,但中国金融体系在此三个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金融结构与创新主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融资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不协调,自主创新融资困难;金融信息揭示功能不健全,资金配置效率不高;经济及金融存在体制性缺陷,金融风险管理功能不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金融体系比较与演进: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直接融资(保持距离型融资)和间接融资(关系型融资)在一国金融体系中比重的大小,我们可以大致将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简单的分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和金融中介(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关系应该采取动态的功能主义观点进行考察;两种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机制发挥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极端型的金融体系稳定性较差,混合型金融体系稳定性较好;民法法系国家容易形成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普通法系国家容易形成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金融中介与市场的竞争、银行经营制度、经济国家转轨是影响金融体系演进的重要因素,金融体系的演进符合路径依赖理论,金融体系的设计应该采取整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1994—2011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中国正规金融体系改革对降低企业内部资金的乘数效应进而对企业总资产增长产生的影响。本文发现不同的改革阶段对企业增长的影响不同:在金融市场化改革初期1994—2000年,金融部门的规模、效率和相对结构变化均对企业资产增长产生正向作用;2001年之后银行的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成长,而股市对企业资产增长的作用不明显,金融体系的结构变动对企业增长的影响不大。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直接影响着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模式中,金融体系的规模特别是银行部门的规模扩张起了主要作用;调整金融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金融体系促进企业资产增长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面板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1998-2008年我国31个省域的金融支撑体系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我国省域金融支撑与自主创新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支持是自主创新的Granger原因,并且落后地区自主创新的发展对金融的依赖性要大于发达地区。从短期来看,金融体系的不同方面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却大相径庭。其中金融规模对自主创新具有正的短期效应,但这种短期效应具有时滞性,一般在3年后才开始显现出来。而金融体系的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对自主创新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济研究》2019,(8):4-20
本文创新性地利用金融运行效率和金融配置效率对金融体系效率予以定量刻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以探究金融体系效率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体系效率下降会推高金融系统自身的融资成本并造成金融资源错配,导致民企融资难融资贵和地方政府债务高企;而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反过来又会加剧金融系统和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从而金融体系效率与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紧密的循环关联性,并且两者交织合力导致民企融资难融资贵。反事实分析显示,由金融运行低效率导致的经济下行,单纯依靠"债务驱动"发展的治理模式是不可行的。福利分析表明,金融体系效率下降会造成整个经济体福利水平下降。据此,本文认为应加强金融与财政协同改革,破除问题背后的制度性根源,以市场化为导向提升金融运行效率和金融配置效率,并进一步推进优化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晋升体系等一系列综合深层次制度性改革,才是打破民企融资难融资贵与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关联困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郭金录  喻平  付争 《经济纵横》2023,(6):117-128
本文利用5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科技对金融体系结构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金融科技对金融体系的赋能可以促进不同融资模式下的融资者信用等级分层;金融科技通过赋能信贷模式,推动金融结构向市场主导型方向发展,但金融体系内部对金融科技的赋能有双向调节和对冲功能,可以抑制金融科技“新中介”与技术改进后的“再中介”银行体系之间的竞争与分化,促进金融体系协同发展;金融科技对金融体系赋能的着力点在强、弱政府组织力国家中有显著差异。为促进金融科技与金融体系深度融合,银行部门要推进金融科技在提升信贷审批精准度、降低不良贷款率方面的应用,加强金融科技对银行信贷的赋能。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季红 《经济导刊》2004,(12):2-2
信息技术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使金融服务业发现了新的、更有效率的功能实现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功能的变化成为金融创新、金融体系制度安排进行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跨时空的配置经济资源,在商业银行的创新过程中,金融功能不断分化和重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完善与发展,直接融资越来越简单易行,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信贷占据优势的经营核心发生了转变,商业银行融资的中介作用——由增加负债扩大资金,获取利差收入转为如何在资金成本浮动变化的风险基础上确保经营利润的最大化。为应新的竞争形式,银行个人…  相似文献   

9.
一、关系型融资与主办银行制的成因简析 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银行业培育着同顾客的长期关系.工商企业与金融中介之间的融资关系可描述为"关系型融资(relational financing)",该方式主要是用于描述银行业与工商企业之间的融资行为,另外则把市场直接融资方式称之为"保持距离型融资(arm's lengh financing)".现代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与古典企业有所不同,比如说面临的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融资结构方面也比后者更依赖于外源融资.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里,金融中介的优势在资本经营领域,工商企业的优势属于产品经营领域.如果从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现代银行产生、存在的理由,就在于它节约了企业外源融资中运用资金价格机制的交易费用,即银行的内部组织成本小于企业融资的市场交易成本.在市场经济环境里,金融中介与工商企业双方互为约束条件,各自发挥优势,追求利润最大化,存在一个"最大化选择"的行为准则.在这个行为准则的指导下,决定了参与金融交易的金融中介与工商企业双方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金融中介是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之一,在间接融资领域吸收发放贷款,在直接融资领域为筹资者和投资者牵线搭桥。我国的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发展联系应放到整个金融体系中去研究,二者的发展目标都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分散管理风险的金融功能。为了共同的目标,二者相互协调,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具体表现形式的发展联系。  相似文献   

11.
金融发展水平是区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9~2016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规模、效率、结构三个维度分析金融发展对城乡协调发展即城乡公平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金融发展规模差异和城乡金融发展结构差异越大越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是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传导因素.因此,应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施区域差异化金融发展战略、优化金融体系资源配置功能,以实现城乡公平和效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构建金融发展指数及其结构指数(金融中介发展指数和股票市场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开展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研发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金融发展能够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效率的提高;但金融中介发展的作用显著高于股票市场发展,且金融发展对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作用和研发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改善我国金融约束政策环境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利于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融体系目前正在向市场主导型转变,这个过程中社会融资规模的总量与结构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探究社会融资规模是否能作为货币政策的合理中介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社会融资总量的规模和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计量分析工具对社会融资规模及货币政策目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将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检测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和执行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13—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3 062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随着金融结构的变化呈现演化特征。融资约束在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之间产生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结构市场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果,受空间区域和企业所有制差异的影响。积极向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转变,注重直接融资中股权融资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制度建设,可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5.
金融增长表现为金融资产规模与金融机构数量的扩张,而金融发展涉及的是金融质量的提高,因此,金融发展的质量便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已有的金融和经济增长文献研究大多集中在金融体系的规模,很少涉及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差异的金融中介质量调节。本文运用我国中部、东部、西部部分地区经济和金融中介发展的数据,分析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银行效率评价,提出了对经济增长存在巨大影响的金融中介调节质量的方法。本文的分析表明金融发展质量调节的改善促进了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金融代理的成本,增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成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金是企业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投入要素,资金获得的难易程度和使用成本受金融结构的影响。总的来看,中国的金融结构基本上是一种以间接融资和银行体系为主、直接融资和金融市场为辅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本文利用中国1991~2009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市场需求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人力资本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最快。中国金融结构对企业自主创新有显著影响,但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时滞。加强金融市场的发展,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和规模更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7.
金融发展规模、效率改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金融体系效率纳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框架,运用基于松弛变量效率测度模型(SBM)对我国1995—2008年29个省市区金融体系效率进行测度,并利用面板协整检验考察了金融发展、金融体系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金融体系效率整体上呈波动型上升趋势,且依次由东部、西部、中部递减,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体系效率呈近似倒U形关系;整体上我国金融发展的规模与效率改善对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但其促进作用在区域层面上具有门槛效应:东、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金融体系效率对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且在东部地区金融体系效率的经济增长效应更为显著,而西部地区其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王晓芳  卢小兵 《经济经纬》2005,53(6):126-129
笔者立足对金融在经济增长中配置资金和提供服务这一核心功能进行考察,通过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实证检验和分析发现,以银行中介和资本市场划分的两种金融结构各有优势,只要能够满足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的金融结构都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必对金融结构进行人为的割裂,我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转化投资的高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这样一对突出矛盾。主要的原因是金融资源的配置失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对金融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革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9.
普惠金融是国家金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值得深入探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和使用SFA-Malmquist效率测度方法,分别测算了中国31个省份2007-2017年的普惠金融指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研发投入为中介变量实证检验了普惠金融对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 发现:普惠金融通过缓解企业研发创新融资约束、释放创新活力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研发投入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效率这一分解因子上.进一步研究表明,该中介效应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中国西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政策对重污染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抑制了重污染企业的债务融资和替代性融资.此外,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效果在产权性质、企业规模方面存在差异,对国有重污染企业、大型重污染企业非流动性负债的抑制作用更强,对非国有重污染企业、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