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分析指出,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是跨国公司和中国开展加工贸易的主要动因,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是加强中国加工贸易比较优势,并导致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出现了分化,而且,利用外资、进口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也对中国加工贸易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工贸易增长原因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怀民 《经济师》2005,(4):38-39
文章主要分析了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加工贸易之间的关系 ,指出我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领域中的分化 ,是由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造成的。而且 ,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领域中的一支独秀 ,都是我国实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姚大鹏 《经济研究导刊》2012,(9):162-163,172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视角对中国加工贸易进行论述,分析比较优势战略在中国加工贸易中的不适应性,提出中国加工贸易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对策,以此促进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面临着及出口的压力还有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虽然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但是中国的加工贸易优势正在不断弱化,迫切的需要进行转型,但是如何转型也是目前加工贸易型企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查日升 《经济师》2010,(2):72-73
加工贸易是国际分工的产物,发挥了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并伴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而不断发展。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遇到了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层次低、国内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逐步削弱、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资源环境日益得到重视的挑战。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能力不足、利益格局难破、转型升级成本高企和基层干部群对转型升级存在诸多误区等障碍。后危机时代,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在:推进来料加工企业转三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着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强化加工贸易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助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能否持续、如何挖掘与升华,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合理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够实现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良性互动,强化劳动力比较优势发挥与升华的效应,进一步实现"公平与效率兼容"的效应.为此,中国政府需要结合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扮演积极的角色,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挖掘和提升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吸收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对制度变量的讨论,建立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市场与二元劳动力”模型,并用以解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本文认为,政府的强制性制度障碍导致“S型的人力资本投资曲线”的产生,从而使城市居民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政策和人力资本优势;作为对福利制度缺失的替代,“隐形补贴”等诱致性制度创新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成本优势。这一模型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中的特殊现象有较好的解释力,对于我国城市化战略和我国一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工贸易战略转移是东西部协调发展的良策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加工贸易向西部转移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转移论”论者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论进行评析,结合运输成本理念,提出了西部可持续发展加工贸易的建议,指出在重视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廉价劳动力等传统比较优势的同时,更应将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高等要素的培养和科技创新放到战略的高度,并由此得出结论:建立在梯度发展战略和传统比较优势战略基础上的加工贸易由东向西的战略转移绝不是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良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发挥自己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在国际分工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加工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并发展壮大,对我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仍然存在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经济与金融二元结构下的非国有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芪 《当代财经》2000,(6):25-28
在中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出现了经济与金融的二元结构,由于这种结构的影响,使得中国的金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都产生了严重的分割,从而导致了资金与劳动力这两种要素价格的扭曲,非国有经济在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价格过高的不利条件下,充分利用其劳动力市场上的相对优势进行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非国有经济结构开始转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经济与金融的二元不对称性日益严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成为了各国竞争的焦点。研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形成和转换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从服务贸易总量、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贸易结构三个方面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总量增长迅速,远超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总体竞争力低,结构不平衡。运用1982—2006年的数据,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影响因素的多要素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FDI对服务贸易出口显著正相关。其中,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最大,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次之,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较小,从加大教育投入、增强技术创新、吸引外国投资方面提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转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比较优势演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深化与国际贸易形式的演进,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全球价值链成为了当今国际分工的主要发生形式,对各国的价值创造体系持续进行着重构与深化,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仍停留在价值链的分工中低端,而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从比较优势的演化入手,讨论了比较优势如何演化以及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三者的联动关系,分析了中国产业的三大基本特征,认为中国产业升级必须走比较优势非线性演化与线性演化并重之路,促进生产要素的高级化、推进产业模块化、实施产业集群,枸建区域联动的国内价值链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后疫情时代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加剧的“比较优势陷阱”,中国亟需通过国内价值链省域比较优势的互补协同提升整体国际竞争力。在价值链产品内,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框架,兼顾增值能力与劳动生产率两个维度,使用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设计一个评测国家内部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真实比较优势的新指标。结果表明,东部沿海省域比较优势强度与广度最为显著,内陆省域比较优势集中于上游能源型部门;制造业部门比较优势凸显,服务业部门比较优势相对薄弱;比较优势高省域集中度与低省域集中度的产业部门中,均存在整体比较优势强弱差异,其中,高省域集中度产业部门比较优势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检验了我国1987-2008年间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均对我国生产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加工贸易进口的正向技术溢出效果远大于一般贸易进口的正向技术溢出效果.同时,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虽然长期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生产率的增长,但这种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在短期内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加工贸易进口在租金溢出效应、竞争效应与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上的优势使得加工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与加工贸易——基于中国各省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增艳 《经济问题》2008,(11):119-122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从产品层面延伸到了产品内不同工序层面,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解释这种新型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作为产品内分工的表现形式——加工贸易目前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以2000—2005年中国各省市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样本,利用Egger(2005)的方法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得出比较优势仍是加工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escalating U.S.–China trade conflicts have increasingly shadowed the outlook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aims to achieve its strategic goals including reducing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promoting the U.S. manufacturing sector, and curbing Chinese high-tech industries by waging the trade war against China.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and the declining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the U.S. are mainly driven by its internal structural factors, such as low saving rates, high labor costs, and rising service sector, rather than by the import competition from China. Moreover, the trade war further deteriorates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and erode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it forces China to invest more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human capital, and thus promote its progress in high-tech industries. Thus, the U.S. will not be able to achieve its strategical goals and eventually lose the trade war.  相似文献   

17.
杨小凯和张永生在《经济学(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发表的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中声称比较优势说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四大命题已经被否定,断言分工才更本质地确定了贸易结构.该文的文献综述发现并非如此,而且,在其他著作中,杨小凯(2001)也认为贸易结构和分工是由各国的技术和要素禀赋的比较利益决定.该文证明分工可能会提高生产效率,但并不改变要素禀赋与技术比较优势决定贸易结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国内价值链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经济危机导致的外需萎缩使中国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面临新的挑战: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低价出口的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弱化。加工贸易产业通过产业升级与转移可以突破困境。已有的研究表明,FDI主导的加工贸易并不必然导致技术外溢,进而有助于本土企业完成升级。内生的自主研发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以扩大内需为载体的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对于东南沿海加工贸易产业的成功转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李嘉图模型为基础,分析了贸易开放对提升中国劳动生产率的效应。本文使用1994-2005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就贸易开放对提升中国劳动生产率水平所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两个重要的分析结果:第一,贸易开放可以通过比较优势来确定一国专业化产品的生产,如果一国的比较优势存在于干中学系数较大的部门,贸易开放将提高劳动生产率;但若一国的比较优势存在于干中学系数较小的部门,贸易开放将降低劳动生产率;第二,本文将贸易开放度分解为自然开放度和政策导向开放度,结果发现,当自然开放度较小时,政策导向开放度的增加将降低劳动生产率;当自然开放度较大时,政策开放度的增加将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  相似文献   

20.
贸易理论的历史演进表明,比较优势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动因。古典、新古典和新贸易理论分别从劳动生产率、要素禀赋、生产规模等不同视角论证了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进而可表达为"相对生产成本不等式"。随着制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要素在国际贸易中日趋重要,使用制度要素所形成的交易成本、使用生态环境要素所形成的环境成本、耗费"可持续性"要素所形成的代际成本也逐步成为比较优势的成本基础。于是,可将使用或耗费广义要素的代价理解为"全成本",它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